"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鸮心鹂舌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3-03-19 13:3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鸮字【释义】: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现在用来命名鸮形目猛禽,该目猛禽均为夜行性鸟类,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地,现存约140种,其中体型最大者是雕鸮,常见的种类有长耳鸮、短耳鸮、仓鸮、草鸮、雪鸮等。
心字【释义】:心,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心是本体,就是说心是心脏,这个心脏参与整个身体的运行;第二说的是心的意识功能,在中华古代,把心意识功能称之为禅,也可以这样说,中华文化就是禅的文化,心的文化。另外佛家的禅心说法只是沿用和传承了中华古文化而已,不是佛家创造出来的。心,xin,象形字。作为哺乳动物,从受精卵发育出来的第一个器官,心脏是伴随着生命开始和结束整个过程的唯一器官;同时,心脏是一个接收外界信息、并形成同步善恶(促进与伤害)判断、继而做出相应的意识调整,的最重要器官。心,是引领人获得生命高度提升的器官。(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2) 同本义 [heart]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语出于《古文》:“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诗·小雅·杕杜》:“日月阳止,女心伤止。”
鹂字【释义】:鹂,鸟名,羽毛黄色,从眼边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嘴淡红色。鸣声动听悦耳。
舌字【释义】:舌,读音:shé,从干从口,〈名〉(1)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2) 同本义 [tongue]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说文》兑为口舌。——《易·说卦》舌是口腔中随意运动的器官,位于口腔底,以骨胳肌为基础,表面覆以粘膜而构成。具有搅拌食物、协助吞咽、感受味觉和辅助发音等功能。
鸮心鹂舌【拼音全拼】:rén xīn lí shé
鸮心鹂舌【五笔码】:NGT
鸮心鹂舌【拼音码】:XLS
鸮心鹂舌【解释】: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鸮心鹂舌【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二回:“这绍闻当不住鸮心鹂舌的话。真乃是看其形状,令人能种种不乐;听其巧言,却又挂板儿声声打入心坎。”
鸮心鹂舌【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鸮心鹂舌【英语】:An owl`s heart and a bird`s tongue
鸮心鹂舌【成语接龙】:
鸮心鹂舌--舌挢不下--下笔风雷--雷击墙压--压山探海--海外扶余--余杯冷炙--炙凤烹龙--龙楼凤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晏河澄--澄思渺虑--虑无不周--周游列国--国中之国--国步多艰--艰食鲜食--食方于前--前合后仰--仰屋兴叹--叹观止矣
鸮的【成语接龙】,鸮【相关成语】:
0、鸮鸣鼠暴:鸮鸟鸣叫,老鼠肆暴。比喻恶人气焰嚣张。
1、鸮鸟生翼: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负义。
2、鸮啼鬼啸:像鸮鸟啼叫、怨鬼呼号。形容声音凄厉幽怨。
3、鸮心鹂舌: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4、鸮心鸝舌: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心的【成语接龙】,心【相关成语】:
0、心奓体忲:奓:通“侈”,奢侈;忲:通“泰”,过度。心志放逸,身体骄纵。
1、心奓体泰:奓:通“侈”,放逸;泰:安泰。指养尊处优者心情放逸而身体舒泰。
2、心安理得: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3、心安神定:心神都很安定。
4、心安神泰:心神安宁,泰然自如。
5、心谤腹非: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6、心比天高: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7、心病还从心上医: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8、心病还将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9、心病还须心上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10、心病还须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11、心病还用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才能解决
12、心病难医:医:医治。思想上的病不好医治。
13、心不二用: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14、心不负人,面无惭色:负:亏欠;惭:羞愧。内心没有对不起人的对方,表情也就会很坦然。
15、心不两用:指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16、心不应口: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指为人虚伪。
17、心不由己:不出于自己的本意。
18、心不由意:指不出于本意。
19、心不由主: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鹂的【成语接龙】,鹂【相关成语】:

舌的【成语接龙】,舌【相关成语】:
0、舌敝唇焦:敝:破碎;焦:干枯。说话说得舌头都破了,嘴唇都干了。形容费尽了唇舌。
1、舌敝唇枯:形容费尽了唇舌。同“舌敝唇焦”。
2、舌敝耳聋:讲的人舌头破了,听的人耳朵聋了。形容议论多而杂,别人不予理睬。
3、舌长事多:爱说长道短的人,容易惹事生非。告诫人说话要慎重。
4、舌底澜翻:舌头底下好像波涛奔涌。形容善于说话,说起来滔滔不绝。
5、舌端月旦: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
6、舌锋如火:比喻话说得十分尖锐。
7、舌干唇焦: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8、舌尖口快: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9、舌剑唇枪: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10、舌芒于剑:言辞比剑还锋利。形容口才好,言辞锋利。
11、舌枪唇剑:舌如枪,唇象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12、舌桥不下:形容惊讶的神态。
13、舌战群儒: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14、舌者兵也:舌头好比兵器,说话不当,既伤别人,又伤自己。
15、舌挢不下: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