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心闲体正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心字【释义】:心,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心是本体,就是说心是心脏,这个心脏参与整个身体的运行;第二说的是心的意识功能,在中华古代,把心意识功能称之为禅,也可以这样说,中华文化就是禅的文化,心的文化。另外佛家的禅心说法只是沿用和传承了中华古文化而已,不是佛家创造出来的。心,xin,象形字。作为哺乳动物,从受精卵发育出来的第一个器官,心脏是伴随着生命开始和结束整个过程的唯一器官;同时,心脏是一个接收外界信息、并形成同步善恶(促进与伤害)判断、继而做出相应的意识调整,的最重要器官。心,是引领人获得生命高度提升的器官。(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2) 同本义 [heart]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语出于《古文》:“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诗·小雅·杕杜》:“日月阳止,女心伤止。”
闲字【释义】:闲,读音:xián,笔画数:7。闲,一般的意思是空闲的,如闲人。姓氏,居在广东省阳春、清远、肇庆等地,疑是宋代岭北人客迁至粤避世。据其族谱则有昔岳氏后裔一说。
体字【释义】:体,ti,从骨从豊(li)(1) 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ben)”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ti”,形声。从骨,豊( lǐ)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2) 同本义[body]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著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体,汉字,发音有tǐ,tī,bèn三种。可当名词和动词使用。作为名词时常见意思为身体,也可指手脚、四肢,形体,实体,规格、法式等。作为动词时表示亲身经验,体察;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表现,体现;效法等。读体(ti1)时,有体己钱、体己话等词。
正字【释义】:正,zhèng或zhēng从一从止。守一而止。古文正从一、足。足者亦止也。守一以止也。中国汉字,多音字,读作zhèng或者zhēng,表不同的意思,常用读音为zhèng,意思是不偏斜,平正,同时一个“正”字有五画,代表5很多中国人在统计选票、清点财物等时候,都还保持着用“正”字计数的习惯。
心闲体正【拼音全拼】:xīn xián tǐ zhèng
心闲体正【五笔码】:NUWG
心闲体正【拼音码】:XXTZ
心闲体正【解释】:心里宁静,行为端正。
心闲体正【出处】:《列子·汤问》:“则不以目视,不以策驱;心闲体正,六辔不乱。”
心闲体正【英语】:The mind is idle and the body is upright
心闲体正【成语接龙】:
心闲体正--正头香主--主观主义--义不屈节--节用裕民--民怨神怒--怒目而视--视如土芥--芥纳须弥--弥日累夜--夜半更深--深计远虑--虑事多暗--暗中倾轧
心的【成语接龙】,心【相关成语】:
0、心奓体忲:奓:通“侈”,奢侈;忲:通“泰”,过度。心志放逸,身体骄纵。
1、心奓体泰:奓:通“侈”,放逸;泰:安泰。指养尊处优者心情放逸而身体舒泰。
2、心安理得: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3、心安神定:心神都很安定。
4、心安神泰:心神安宁,泰然自如。
5、心谤腹非: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6、心比天高: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7、心病还从心上医: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8、心病还将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9、心病还须心上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10、心病还须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11、心病还用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才能解决
12、心病难医:医:医治。思想上的病不好医治。
13、心不二用: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14、心不负人,面无惭色:负:亏欠;惭:羞愧。内心没有对不起人的对方,表情也就会很坦然。
15、心不两用:指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16、心不应口: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指为人虚伪。
17、心不由己:不出于自己的本意。
18、心不由意:指不出于本意。
19、心不由主: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闲的【成语接龙】,闲【相关成语】:
0、闲不容息: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形容时间短促。
1、闲曹冷局:无足轻重的清闲的官署。
2、闲茶浪酒:指没正经的吃喝、浪荡。
3、闲愁万种:闲愁:说不出的烦恼。莫名的烦恼极多。形容思想空虚,多愁善感。也形容愁情满怀。
4、闲非闲是:无关紧要的是非、议论。同“闲是闲非”。
5、闲花埜草: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同“闲花野草”。
6、闲花野草: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7、闲话少提:没有用的话就不要说了。多用于章回小说,也指说话和写文章不要扯远。
8、闲话休提,书归正传:提:提说。指不要紧的话不必说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
9、闲话休题:题:提说。没有用的话就不要说了。多用于章回小说,也指说话和写文章不要扯远。
10、闲话休题,书归正传:题:通“提”,提说。指不要紧的话不必说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
11、闲见层出:先后一再出现。
12、闲静少言:不爱说笑,很少讲话。
13、闲居无聊:闲居:独居。单独生活,无所事事。形容寂寞孤单。
14、闲磕牙:磕牙:指说话。指说闲话,聊天。
15、闲鸥野鹭:①比喻退隐闲散之人。②比喻非正当男女关系中的女方。
16、闲情别致: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同“闲情逸致”。
17、闲情逸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同“闲情逸致”。
18、闲情逸志:逸:安闲。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19、闲情逸致: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体的【成语接龙】,体【相关成语】:
0、体不安席,食不甘味:甘味:指吃出味道。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饭也没有滋味。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1、体察民情:体察:考查,观察。考察民间生活生产情况。
2、体大思精:体:体制,规模;思:思虑;精:精密。指著作规模宏大,思虑精密。
3、体规画圆:犹言依样画葫芦。指墨守成规,一味模仿。
4、体国安民:体:划分;国:都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5、体国经野: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6、体面扫地:体面:面子。比喻面子丢尽了。
7、体体面面:指人光彩荣耀。
8、体天格物:体天:体察天意;格物:推究事物的规律。能体察上天的意志,推究事物的规律而适应它。
9、体贴入妙:指体会领悟深刻细致,而使描写或模仿巧妙逼真。
10、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11、体无完肤: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12、体无完皮: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同“体无完肤”。
13、体物缘情:指诗赋的状物与抒情。
14、体恤入微: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同“体贴入微”。
正的【成语接龙】,正【相关成语】:
0、正本澄源:犹正本清源。
1、正本清源: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2、正本溯源: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
3、正大不阿:阿:迎合,偏袒。正直磊落,不逢迎,无偏私。
4、正大高明:正大:正直,不存私心;高明:学问多。形容人知识广博,道德高尚。
5、正大光明: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6、正大堂皇:犹言堂堂正正。同“正大堂煌”。
7、正大堂煌:犹言堂堂正正。亦作“正大堂皇”。
8、正道坦途:正:正直;坦:平坦。直而平坦的大路。形容方向正确,前途光明。
9、正道直行:正道:正路。沿着直的道路走。比喻办事公正。
10、正点背画:元时供状文书,主管者用朱笔在书首作点,书尾作钩,表示无增减伪造,然后令供状人在书背画押。也指民间订立文书契约。
11、正儿八经:正经,严肃而认真。
12、正儿巴经: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真正的;确实的。亦作“正儿八经”。亦作“正二八摆”。
13、正法眼藏:佛教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亦借
14、正法直度:度:标准。严正法律,统一标准。
15、正复为奇:复:翻过来。正常的翻过来就会变成奇特的。形容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转化。
16、正冠李下: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17、正冠纳履: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18、正己守道: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
19、正襟安坐: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同“正襟危坐”。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