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心问口,口问心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心字【释义】:心,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心是本体,就是说心是心脏,这个心脏参与整个身体的运行;第二说的是心的意识功能,在中华古代,把心意识功能称之为禅,也可以这样说,中华文化就是禅的文化,心的文化。另外佛家的禅心说法只是沿用和传承了中华古文化而已,不是佛家创造出来的。心,xin,象形字。作为哺乳动物,从受精卵发育出来的第一个器官,心脏是伴随着生命开始和结束整个过程的唯一器官;同时,心脏是一个接收外界信息、并形成同步善恶(促进与伤害)判断、继而做出相应的意识调整,的最重要器官。心,是引领人获得生命高度提升的器官。(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2) 同本义 [heart]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语出于《古文》:“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诗·小雅·杕杜》:“日月阳止,女心伤止。”
问字【释义】:问,义指对疑的一种集中与概括,即由疑而引发的一种求知、求解的愿望与要求。
口字【释义】:“口”的甲骨文如右图:象一个向上的嘴形,上出的部分有出的意思,所以多用于指发音说话。也可看成四角形,日语片假名RO。
口字【释义】:“口”的甲骨文如右图:象一个向上的嘴形,上出的部分有出的意思,所以多用于指发音说话。也可看成四角形,日语片假名RO。
问字【释义】:问,义指对疑的一种集中与概括,即由疑而引发的一种求知、求解的愿望与要求。
心字【释义】:心,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心是本体,就是说心是心脏,这个心脏参与整个身体的运行;第二说的是心的意识功能,在中华古代,把心意识功能称之为禅,也可以这样说,中华文化就是禅的文化,心的文化。另外佛家的禅心说法只是沿用和传承了中华古文化而已,不是佛家创造出来的。心,xin,象形字。作为哺乳动物,从受精卵发育出来的第一个器官,心脏是伴随着生命开始和结束整个过程的唯一器官;同时,心脏是一个接收外界信息、并形成同步善恶(促进与伤害)判断、继而做出相应的意识调整,的最重要器官。心,是引领人获得生命高度提升的器官。(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2) 同本义 [heart]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语出于《古文》:“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诗·小雅·杕杜》:“日月阳止,女心伤止。”
心问口,口问心【拼音全拼】:xīn wèn kǒu,kǒu wèn xīn
心问口,口问心【五笔码】:NUKKUN
心问口,口问心【拼音码】:XWKKWX
心问口,口问心【解释】:形容内心反复思考,自问自答。
心问口,口问心【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七回:“这才是进退两难心问口,三思忍耐口问心。”
心问口,口问心【近义词】:心喻口,口喻心
心问口,口问心【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心问口,口问心【英语】:The heart asks the mouth, the mouth asks the heart
心问口,口问心【成语接龙】:
心问口,口问心--心惊胆怕--怕处有鬼--鬼鬼祟祟
心问口,口问心【造句】:
0、就这样强扭着事情的方向,一直往下想,想到后来,连她自己也相信确实是这样,心问口,口问心,义正词严地对自己说就是这样的。
1、心问口,口问心,虽然心中酸苦,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是应该做出的选择。
2、钱送给家堂后,便心问口,口问心,不知如何是好。
心的【成语接龙】,心【相关成语】:
0、心奓体忲:奓:通“侈”,奢侈;忲:通“泰”,过度。心志放逸,身体骄纵。
1、心奓体泰:奓:通“侈”,放逸;泰:安泰。指养尊处优者心情放逸而身体舒泰。
2、心安理得: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3、心安神定:心神都很安定。
4、心安神泰:心神安宁,泰然自如。
5、心谤腹非: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6、心比天高: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7、心病还从心上医: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8、心病还将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9、心病还须心上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10、心病还须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11、心病还用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才能解决
12、心病难医:医:医治。思想上的病不好医治。
13、心不二用: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14、心不负人,面无惭色:负:亏欠;惭:羞愧。内心没有对不起人的对方,表情也就会很坦然。
15、心不两用:指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16、心不应口: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指为人虚伪。
17、心不由己:不出于自己的本意。
18、心不由意:指不出于本意。
19、心不由主: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问的【成语接龙】,问【相关成语】:
0、问安视寝: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
1、问安视膳: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2、问长问短:问:询问。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3、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4、问鼎轻重: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5、问鼎之心:问:询问。打听九鼎的大小轻重。相传禹铸九鼎,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指有夺政权的野心。现也指在比赛中有夺魁的雄心。
6、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7、问官答花:指答非所问。
8、问寒问暖:形容关怀体贴备至。
9、问寒问热:经常询问别人的生活情况,形容十分关切。
10、问花访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11、问柳评花:比喻狎妓。
12、问柳寻花: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13、问牛及马:问:询问;及:达到。询问牛的价格,得知马的贵贱。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14、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15、问寝视膳: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
16、问舍求田:只知道置产业。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17、问十答十:问:询问;答:回答。询问十回答十,即有问必答。形容见多识广。
18、问十道百: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19、问俗问禁:问:打听;俗:风俗;禁:禁忌。询问风俗和禁忌。
口的【成语接龙】,口【相关成语】:
0、口碑载道:口碑:比喻群众口头称颂象文字刻在碑上一样;载:充满;道:道路。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
1、口辩户说:户:住户。口头争辩并挨户劝说。
2、口不二价:指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3、口不绝吟: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4、口不言钱:形容廉洁清高,不讲钱财。
5、口不应心: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6、口不择言: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7、口称三昧: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平静的境界。
8、口齿伶俐: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9、口齿生香:嘴和牙齿都有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隽永宜人。
10、口出不逊:逊:谦逊、恭顺。说出的话非常不谦逊。
11、口出大言: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12、口出狂言: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13、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14、口呆目瞪: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15、口呆目钝:形容很吃惊的样子。同“口呆目瞪”。
16、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17、口耳并重: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18、口耳讲说:耳朵刚听到嘴就说出去了。
19、口耳相承:指接受传闻。
,的【成语接龙】,,【相关成语】:
口的【成语接龙】,口【相关成语】:
0、口碑载道:口碑:比喻群众口头称颂象文字刻在碑上一样;载:充满;道:道路。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
1、口辩户说:户:住户。口头争辩并挨户劝说。
2、口不二价:指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3、口不绝吟: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4、口不言钱:形容廉洁清高,不讲钱财。
5、口不应心: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6、口不择言: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7、口称三昧: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平静的境界。
8、口齿伶俐: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9、口齿生香:嘴和牙齿都有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隽永宜人。
10、口出不逊:逊:谦逊、恭顺。说出的话非常不谦逊。
11、口出大言: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12、口出狂言: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13、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14、口呆目瞪: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15、口呆目钝:形容很吃惊的样子。同“口呆目瞪”。
16、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17、口耳并重: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18、口耳讲说:耳朵刚听到嘴就说出去了。
19、口耳相承:指接受传闻。
问的【成语接龙】,问【相关成语】:
0、问安视寝: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
1、问安视膳: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2、问长问短:问:询问。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3、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4、问鼎轻重: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5、问鼎之心:问:询问。打听九鼎的大小轻重。相传禹铸九鼎,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指有夺政权的野心。现也指在比赛中有夺魁的雄心。
6、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7、问官答花:指答非所问。
8、问寒问暖:形容关怀体贴备至。
9、问寒问热:经常询问别人的生活情况,形容十分关切。
10、问花访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11、问柳评花:比喻狎妓。
12、问柳寻花: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13、问牛及马:问:询问;及:达到。询问牛的价格,得知马的贵贱。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14、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15、问寝视膳: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
16、问舍求田:只知道置产业。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17、问十答十:问:询问;答:回答。询问十回答十,即有问必答。形容见多识广。
18、问十道百: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19、问俗问禁:问:打听;俗:风俗;禁:禁忌。询问风俗和禁忌。
心的【成语接龙】,心【相关成语】:
0、心奓体忲:奓:通“侈”,奢侈;忲:通“泰”,过度。心志放逸,身体骄纵。
1、心奓体泰:奓:通“侈”,放逸;泰:安泰。指养尊处优者心情放逸而身体舒泰。
2、心安理得: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3、心安神定:心神都很安定。
4、心安神泰:心神安宁,泰然自如。
5、心谤腹非: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6、心比天高: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7、心病还从心上医: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8、心病还将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9、心病还须心上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10、心病还须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11、心病还用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才能解决
12、心病难医:医:医治。思想上的病不好医治。
13、心不二用: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14、心不负人,面无惭色:负:亏欠;惭:羞愧。内心没有对不起人的对方,表情也就会很坦然。
15、心不两用:指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16、心不应口: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指为人虚伪。
17、心不由己:不出于自己的本意。
18、心不由意:指不出于本意。
19、心不由主: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