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呕心吐胆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呕字【释义】:呕是一个汉字,口为形,区(ōu)为声,区也表意。“区”本指“装满食物的容器”,转指“肚子”。“口”与“区”联合起来表示“食物装得太多,满到了嘴里”意思是吐。有女子方跪,据树而呕丝北海外也。——《博物志·异人》,也指饮食、痰涎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古代文献多以有声无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物有声为呕。现一般不区分,而将有声无物者,称为是“干呕”。
心字【释义】:心,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心是本体,就是说心是心脏,这个心脏参与整个身体的运行;第二说的是心的意识功能,在中华古代,把心意识功能称之为禅,也可以这样说,中华文化就是禅的文化,心的文化。另外佛家的禅心说法只是沿用和传承了中华古文化而已,不是佛家创造出来的。心,xin,象形字。作为哺乳动物,从受精卵发育出来的第一个器官,心脏是伴随着生命开始和结束整个过程的唯一器官;同时,心脏是一个接收外界信息、并形成同步善恶(促进与伤害)判断、继而做出相应的意识调整,的最重要器官。心,是引领人获得生命高度提升的器官。(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2) 同本义 [heart]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语出于《古文》:“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诗·小雅·杕杜》:“日月阳止,女心伤止。”
吐字【释义】:吐,多音字,念tǔ时表示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另外可以表示放出,说出。也用作姓氏。念tù时表示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或者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
呕心吐胆【拼音全拼】:ǒu xīn tǔ dǎn
呕心吐胆【五笔码】:KNKE
呕心吐胆【拼音码】:OXTD
呕心吐胆【解释】: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呕心吐胆【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隐秀》:“呕心吐胆,不足语穷;锻发炼年,奚能喻苦?”
呕心吐胆【近义词】:呕心镂骨
呕心吐胆【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尽力
呕心吐胆【英语】:shed ones hearts blood
呕心吐胆【成语接龙】:
呕心吐胆--胆如斗大--大得人心--心口不一--一寸丹心--心口如一--一字见心--心小志大--大快人心--心粗胆大--大夜弥天--天下第一--一体同心--心高于天--天下为一--一片冰心--心比天高--高傲自大--大言欺人--人小鬼大--大辩不言--言行抱一--一片丹心--心腹之言--言行不一--一见倾心--心贯白日--日月经天--天大地大--大酺三日--日月丽天--天理良心--心如止水--水广鱼大--大天白日--日试万言--言行若一--一德一心--心同止水--水宽鱼大--大禹治水--水光接天--天下归心--心到神知--知行合一--一身五心--心神不安--安安心心--心开目明--明月清风--风急浪高
呕的【成语接龙】,呕【相关成语】:
0、呕心抽肠:形容极度悲伤。
1、呕心滴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同“呕心沥血”。
2、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3、呕心吐胆: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4、呕心镂骨:形容费尽心思与精力(多用于文艺创作)。
心的【成语接龙】,心【相关成语】:
0、心奓体忲:奓:通“侈”,奢侈;忲:通“泰”,过度。心志放逸,身体骄纵。
1、心奓体泰:奓:通“侈”,放逸;泰:安泰。指养尊处优者心情放逸而身体舒泰。
2、心安理得: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3、心安神定:心神都很安定。
4、心安神泰:心神安宁,泰然自如。
5、心谤腹非: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6、心比天高: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7、心病还从心上医: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8、心病还将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9、心病还须心上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10、心病还须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11、心病还用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才能解决
12、心病难医:医:医治。思想上的病不好医治。
13、心不二用: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14、心不负人,面无惭色:负:亏欠;惭:羞愧。内心没有对不起人的对方,表情也就会很坦然。
15、心不两用:指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16、心不应口: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指为人虚伪。
17、心不由己:不出于自己的本意。
18、心不由意:指不出于本意。
19、心不由主: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吐的【成语接龙】,吐【相关成语】:
0、吐哺握发:哺:口吕咀嚼着的食物。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1、吐哺捉发: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同“吐哺握发”。
2、吐哺辍洗:后世以之为礼贤下士之典实。
3、吐胆倾心:倾:倒出。将埋藏在心底里的话全部讲出来。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4、吐凤喷珠:形容诗文的华丽。
5、吐凤之才:形容写作技巧极高。也比喻精于写作的人。
6、吐肝露胆:比喻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
7、吐刚茹柔:柔:软;刚:硬。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软。
8、吐故纳新: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9、吐露心腹:指说出心里的话。
10、吐气扬眉: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11、吐食握发: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同“吐哺握发”。
12、吐属不凡:吐属:谈吐,措辞。指言谈话语或诗文的遣辞用意不同凡响。
13、吐属大方:吐属:谈吐,措辞。指言谈话语或诗文的遣辞用意得体自然。
14、吐丝自缚: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
15、吐心吐胆:比喻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同“吐肝露胆”。
16、吐珠于泽,谁能不含:含:衔在嘴里。明珠出于水泽,则人人都会取来衔在嘴里。比喻君权旁落,则人人都要谋夺。
胆的【成语接龙】,胆【相关成语】:
0、胆颤心寒:颤:颤抖;寒:忧惧,战栗。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1、胆颤心惊: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2、胆粗气壮:形容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3、胆大包身:胆比整个身体都大。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4、胆大包天:包:包容。形容胆子极大。
5、胆大泼天:形容胆子极大。
6、胆大如斗: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象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7、胆大妄为:妄为:胡搞,乱做。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8、胆大心粗:做事胆子在,但心粗。考虑不周全。
9、胆大心细: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10、胆大心小: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11、胆大心雄: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12、胆大于身:犹言胆大如斗。指无所忌惮。
13、胆寒发竖:形容恐怖之极。
14、胆惊心颤:惊:惊惧,害怕;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15、胆惊心战:惊:惊惧,害怕;战: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16、胆裂魂飞:裂:破裂。魂:魂灵、神志。胆也破了,魂也飞了。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17、胆略兼人:胆略:勇气和智谋;兼:加倍;兼人:超过别人。形容胆量和谋略胜过常人。
18、胆破心寒: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19、胆破心惊:形容非常害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6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