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声东击西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3-01-04 17:0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声字【释义】:声,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亦指说出来让人知道的事等等。《说文》曰:“声,音也。”《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东字【释义】:东,读作dōng,属于常用字。本意是东方,即太阳升起的方向,引申指向东,又引申指主人。
击字【释义】:击,jī,从手从毄声。毄,軎(wei)殳(shu)。象形。用手用殳去摧毁軎。(1) 形声。从手,毄( jī)声。本义:敲击,敲打。(2) 同本义 [beat;hit;strike]
西字【释义】:西(xī),汉语汉字,常作为方位词使用,意指西方,西面。有名词、动词、状词等词性。
声东击西【拼音全拼】:shēng dōng jī xī
声东击西【五笔码】:FAFS
声东击西【拼音码】:SDJX
声东击西【解释】: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声东击西【出处】:《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东击西【近义词】: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声东击西【反义词】:无的放矢
声东击西【歇后语】:东方打雷西方雨;西面敲锣东面鼓
声东击西【灯谜】:东放一枪西打一棒
声东击西【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声东击西【英语】:look one way and row another
声东击西【故事】: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
声东击西【看图猜成语】:
看图猜成语【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成语接龙】:
声东击西--西风残照--照天蜡烛--烛照数计--计合谋从--从头到尾--尾大不掉--掉头不顾--顾盼神飞--飞黄腾踏--踏步不前--前倨后卑--卑己自牧--牧豕听经--经纶天下--下里巴人--人稠物穰--穰穰满家--家成业就--就职视事--事在必行--行如禽兽--兽困则噬--噬脐无及--及宾有鱼--鱼水和谐
声东击西【造句】:
0、二十抗日游击队灵活多变,经常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打得敌人昏头转向。
1、二十五我军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迷惑敌人。
2、据媒体报道珠宝贼团以“偷龙转凤”及“声东击西”等手段在会展摊位下手盗窃其间屡次得手。
3、但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却认为这是盟军声东击西的手法,并不在意。
4、一十四棋者落落布子,声东击西。
5、努尔哈赤用兵如神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把明军杀败了。
6、如果朕没有料错明军玩的是声东击西的诡计这次东门突围只是佯动所以我军主力绝不可轻举妄动。
7、一十五由于我们声东击西的策略,直到最后时刻为止,敌人始终不知道我们究竟要在哪里展开攻势。
8、中最精妙用来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的“贵妃回眸”。
9、运用启示式提问时可相机采用声东击西先虚后实借古喻今等具体方法。
10、在攻防运用上,善打近身战,防中有打,打中能防,发挥身体各关节的作用,其技法采取虚实并用,声东击西。
11、我们为了越狱声东击西分散注意力
12、这是敌人声东击西的战略,可别上当,他们的主力可能正准备直捣我们的总部。
13、一般遇到让你猜的游戏,你就尽量不说话,给他机会表现,或者声东击西。
14、一对对摔跤手采取声东击西的佯攻手法,使对方猝不及防,终于揪住了对方,开始搏斗起来。

声【相关成语】:
0、声驰千里: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1、声出金石:金石:指古代的打击乐器。好像是从乐器中发出来的声音。形容歌声悦耳动听。
2、声东击西: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3、声东击西的意思: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4、声动梁尘:形容歌声嘹亮动人。
5、声华行实:垢:声誉;华:显耀;行:品行;实:朴实。形容声望很高,品行朴实。
6、声价百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同“声价十倍”。
7、声价倍增:指声誉地位成倍增加,迅速提高。
8、声价十倍: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
9、声泪俱发:形容极其悲恸。同“声泪俱下”。
10、声泪俱下: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11、声名烜赫:指名声显赫。
12、声名大噪: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13、声名赫奕:指名声显赫。
14、声名籍甚:籍甚:盛大。形容声望很高,声誉显赫。
15、声名藉甚:名声显赫。指人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极高。
16、声名狼籍:名声败坏到了极点。同“声名狼藉”。
17、声名狼藉: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18、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19、声偶擿裂:偶:成对;擿:选取。形容文章的句子两两并列,声调平仄相对及选用古人的好句子。

东【相关成语】:
0、东挦西撦:
1、东挦西扯:
2、东挨西问:挨:接近。形容四处打听、寻问。
3、东挨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4、东奔西窜:跑到东,又窜到西。到处逃窜。同“东逃西窜”。
5、东奔西跑: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6、东奔西逃:跑到东,又逃到西。到处逃窜。同“东逃西窜”。
7、东奔西向:指各奔东西,互不相关。
8、东奔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9、东奔西走: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10、东壁余光:东邻墙壁上透过来的光。表示对他人有好处而对自己并无损害的照顾或好处。
11、东播西流:指流落四方。
12、东补西凑: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13、东猜西揣:指多方猜测。
14、东猜西疑:指胡乱猜疑。
15、东藏西躲: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16、东差西误: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17、东抄西袭:胡乱抄袭别人的文章。
18、东抄西转:转弯抹角,抄近路走。
19、东扯葫芦西扯瓢:

击【相关成语】:
0、击鞭锤镫:指驱马疾行。指急行军。
1、击钵催诗:指限时成诗。比喻诗才敏捷。
2、击搏挽裂:攻打撕裂。形容争斗激烈。
3、击电奔星:形容快速。
4、击鼓鸣金: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5、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6、击节称叹:节:节拍;击节:打拍子;叹:赞叹。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
7、击节叹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8、击排冒没:指攻击排斥,轻率而不顾一切。
9、击其不意:在敌人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进行攻击。
10、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犹犹:犹豫不决的样子;与与:进退不定的样子。趁其犹豫不决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
11、击缺唾壶: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后也用以形容有志之士的愤慨之情。
12、击壤而歌: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打击土堆而唱歌。比喻太平盛世,人人丰衣足食。
13、击壤鼓腹:击壤: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鼓腹:鼓起肚子,意即饱食。形容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14、击石弹丝:指奏乐。
15、击碎唾壶: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16、击玉敲金: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17、击辕之歌:辕:车前驾牲口的长木。敲着车辕时所唱的歌。后指劳动人民自己创作并演唱的歌曲。
18、击中要害: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19、击钟陈鼎: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西【相关成语】:
0、西除东荡:到处征剿。形容身经百战。
1、西窗剪烛: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2、西方净国:指西方净土。
3、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4、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5、西风贯驴耳:贯:穿过。比喻听话的人认为无关紧要,不值得一听的话。
6、西风落叶: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7、西风斜阳:形容秋天傍晚的景象。
8、西河之痛:指丧子之痛。
9、西邻责言:西邻:西部的邻国;责言:问罪的话。原指秦国(在西)向晋国(在东)问罪。后泛指别人的责备。
10、西眉南脸:春秋时美女西施的眉和南威的脸。后泛指美丽的女子。
11、西山饿夫:传说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后用“西山饿夫”指伯夷、叔齐。
12、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13、西山日迫: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14、西施捧心:西施:春秋越国美女。指美女病态更加娇美。
15、西食东眠:在西家吃饭,在东家睡觉。比喻贪利的人企图兼有两利。
16、西市朝衣:
17、西台痛哭: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并作《登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后用以称亡国之痛。
18、西歪东倒:歪:偏斜。指身不由己,倾斜不稳。也形容物体倾斜不牢固。
19、西学东渐:渐:流入;东渐:原指河水东流入海,引申为向东方流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向东方流传。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4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