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面折廷争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面字【释义】:(1)面,读作:miàn。面字从“一 + 自”,从囗(wéi)。“一 + 自”表示“鼻子及其附近”。“囗”指“外围”。“一 + 自”与“囗”联合起来表示“人脸”。本义是人脸。转义是妇人以谷粉擦脸。(2)麺,读作:miàn。形声。从麦,丏或面声。本义:麦子磨的面粉。
折字【释义】:汉字“折”,有shé,zhé,zhē三个读音,读作“zhē”时表示翻转,倒腾的意思。读作“zhé”时有断,弄断或弯转,屈曲等意义。作“shé”音时则表示“断”、“亏损”等意思。另外也可作姓氏,读作“shé”。
廷字【释义】:廷是一个汉字,读作tíng,本意指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朝(cháo)廷、宫廷、廷杖、廷试(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廷对(a、在朝廷中当众对答;b、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
争字【释义】:争,zheng,从爪从又从手。引也。上下两手双向持引,有坚持义,谓引、使之归於己。
面折廷争【拼音全拼】:miàn zhé tíng zhēng
面折廷争【五笔码】:DRTQ
面折廷争【拼音码】:MZTZ
面折廷争【解释】: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廷争:在朝廷上争论。指直言敢谏。
面折廷争【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
面折廷争【近义词】:面折庭争、直言敢谏
面折廷争【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朝廷议事
面折廷争【英语】:argue/debate before the emperor in court
面折廷争【故事】:西汉时期,吕后专政想让她的兄弟子侄都做王,征询右丞相王陵的意见,王陵面折廷争,坚决不同意,而左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则从长计议就同意吕后的意见。王陵因此被罢官。吕后去世,陈平与周勃用计杀死想夺取政权的吕产、吕禄
面折廷争【成语接龙】:
面折廷争--争荣夸耀--耀眼锃光--光明灿烂--烂额焦头--头白齿豁--豁口截舌--舌尖口快--快人快事--事急计生--生财之道--道路指目--目挑眉语--语妙天下--下井投石--石心木肠--肠慌腹热--热中名利--利市三倍--倍道而行--行坐不安--安心乐意--意忌信谗--谗口嗷嗷--嗷嗷待哺--哺糟啜醨
面【相关成语】:
0、面北眉南:指脸面相背,互不理睬。形容相处不合,各不照面。
1、面壁而已:面壁:面向墙壁;而已:罢了。面向墙壁呆坐罢了。比喻无所事事。
2、面壁功深: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和尚面壁静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
3、面壁九年: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原指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在少林寺面壁静修了九年。后比喻在学习上下得功夫极深。
4、面壁磨砖:比喻事不能成功。
5、面壁虚构: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凭空捏造。
6、面不改容:指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
7、面不改色: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8、面长面短:指没见过面,不知对方是长脸还是方脸。
9、面从背违:面:当面;从:顺从;背:背后。当面顺从,背后有意见,说坏话。
10、面从背言: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11、面从腹非:从:听从,顺从。表面顺从,心里反对。
12、面从腹诽:诽:毁谤。表面顺从,心里不以为然。
13、面从后言: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14、面从心违:表面顺从,心里不以为然。
15、面额焦烂:因受炮烙之刑或烧伤,脸颊和额头被烧得焦糊的样子。
16、面方如田:脸形方正,象田字一样。旧时迷信星相的人认为方脸是富贵相。
17、面缚衔璧: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18、面缚舆榇: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19、面和心不和: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
折【相关成语】:
0、折本买卖:折:亏损。亏损的生意。泛指吃亏的事。
1、折臂三公: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人有相 羊祜 父墓,后应出受命君。
2、折长补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3、折冲将军:折冲:挫退敌方的战车。三国时魏国大将乐进的封号。指英勇无比的人。
4、折冲口舌之间:折冲:引申为进行外交谈判;口舌:争吵。在辩论、争吵中进行外交谈判
5、折冲千里:折冲:指抵御敌人。指在远离沙场的庙堂上以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常用以形容高明的外交才干或在外交争端中取得胜利。
6、折冲万里:折冲:指抵御敌人。指在远离沙场的庙堂上以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常用以形容高明的外交才干或在外交争端中取得胜利。
7、折冲厌难:指能压服困难,御敌致胜。
8、折冲御侮:指抗击敌人。
9、折冲之臣:指忠勇之臣。
10、折冲尊俎:折冲:打退敌人的战车,指抵御敌人;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11、折冲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谈判中制敌取胜。
12、折鼎覆餗:餗,鼎内食物。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13、折而族之:推翻他,而且杀他的家族。
14、折桂攀蟾:折月中桂花,攀月中蟾蜍。旧喻科举极第。
15、折简相召:简:书写用的竹片。折竹片写信,召见对方。
16、折箭为誓: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
17、折胶堕指:极言天气寒冷。
18、折角之口:角:鹿角。折断鹿角的嘴。形容人口才很好,善于辩论。
19、折节待士:指屈己待人。
廷【相关成语】:
0、廷争面折:廷争:在朝廷上争论;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指直言敢谏。
争【相关成语】:
0、争长黄池:长:首领;黄池:春秋时地名。春秋时吴王、晋王在黄池会面,争做盟长。现比喻争夺权力,占据上风。
1、争长竞短:计较细小出入;争竞谁上谁下。
2、争长论短:长、短:指是与非。争论谁是谁非。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
3、争长相雄:争相为长为雄。
4、争长争短:长、短:指是与非。争论谁是谁非。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
5、争短论长:犹争长竞短。
6、争多竞少: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过分计较。
7、争多论少: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8、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9、争锋吃醋:为争夺男女私情而互相嫉妒。同“争风吃醋”。
10、争风吃醋:争:嬜,争夺;风:风韵,多指女子。指因男女关系而妒忌、争吵。
11、争光日月:争:竞争。与太阳、月亮比光辉。常用以称赞人的精神、功业伟大。
12、争红斗紫: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象。
13、争鸡失羊:比喻贪小失大。
14、争斤论两: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
15、争猫丢牛:为了争夺猫而丢了牛。比喻贪小失大。
16、争名夺利:争夺名位和利益。
17、争名竞利:争夺名位和利益。同“争名夺利”。
18、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19、争名逐利:争夺名位和财利。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