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忍辱负重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忍字【释义】:电影《甲贺忍法帖》改编自日本奇幻作家山田风太郎的畅销作品《甲贺忍法帖》,由下山天导演,仲间由纪惠、小田切让、黑谷友香 、坂口拓等主演。于2005年9月17日在日本上映。该片讲述了一对出生于世仇家族的男女的爱情悲剧,其剧情设置颇似日本忍者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辱字【释义】:辱,读音:rǔ。有以下几种意思: 羞耻:羞~。耻~。;使受到羞耻:~骂。侮~。折~。;谦辞,表示承蒙:~承。~赐。; 玷污,辜负:~没(mò)。~命。玷~。
负字【释义】:负,fu,从人从贝,有所恃也。负字的本意解析:负,其正体字为负,其上为一个刀字,意为持刀抢劫;其下为一个贝字,贝就是古代的钱,在此代表东西。
重字【释义】:重
忍辱负重【拼音全拼】:rěn rǔ fù zhòng
忍辱负重【五笔码】:VDQT
忍辱负重【拼音码】:RRFC
忍辱负重【解释】: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忍辱负重【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忍辱负重【近义词】:忍气吞声、含垢忍辱
忍辱负重【反义词】:忍无可忍
忍辱负重【歇后语】:骆驼挨鞭子;好马遭鞭子
忍辱负重【灯谜】:好马遭鞭子
忍辱负重【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能够承担重任
忍辱负重【英语】:endure humiliation in order to carry out an important mission
忍辱负重【故事】:东汉末年,孙权夺取荆州杀害了关羽,刘备十分气愤,调集大批人马亲自东征东吴,连拔东吴数城。孙权只好启用陆逊为大都督全力抵抗,由于陆逊资历不深,很多将领不服他统率,他说君主看中他能忍辱负重担此大任,你们得听从指挥“忍辱负重”这则成语的忍辱是忍受屈辱;负重是承担重任。能够忍受屈辱,承担重任。带有赞扬的意思。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谱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不顾将军赵云等人的反对,出兵攻打东吴,以夺回被东吴袭夺的战略要地荆州(今湖北江陵),并为大意失荆州而被杀的关羽报仇。东吴孙权派人求和,刘备拒绝。于是孙权任命年仅38岁的陆逊为大都督,率领5万兵马前往迎敌。 次年初,刘备的军队水陆并进,直抵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在长江南岸六七百里的山地上,设置了几十处兵营,声势十分浩大。陆逊见蜀军士气高涨,又占据有利地形,便坚守阵地,不与交锋。当时,东吴的一支军队在夷道(今湖北宜昌西北)被蜀军包围,要求陆逊增援。陆逊不肯出兵,并对众将说,夷道城池坚固,粮草充足,等我的计谋实现,那里自然解围。 陆逊手下的将领见主将既不攻击蜀军,又不援救夷道,以为他胆小怕战,都很气愤。众将领中有的是老将,有的是孙权的亲戚,他们不愿听从陆逊的指挥。于是陆逊召集众将议事,手按宝剑说:“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畏惧他。现在他带兵来攻,是我们的劲敌。希望诸位将军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同消灭来犯敌人,上报国恩。我虽然是个书生,但主上拜我为大都督,统率军队,我当克尽职守。国家所以委屈诸位听从我的调遣,就是因为我还有可取之处,能够忍受委屈,负担重任的缘故。军令如山,违者要按军法从事,大家切勿违反!” 陆逊这一席话,把众将领都镇住了,从此再也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了。 陆逊打定主意坚守不战,时间长达七八个月。直到蜀军疲惫不堪,他利用顺风放火,取得了最后胜利。刘备逃归白帝城,不久病死。
忍辱负重【成语接龙】:
忍辱负重--重逆无道--道路传闻--闻声相思--思所逐之--之子于归--归正邱首--首尾相继--继绝兴亡--亡命之徒--徒读父书--书香铜臭--臭不可闻--闻风远遁--遁迹方外--外厉内荏--荏苒代谢--谢天谢地--地角天涯
忍辱负重【造句】:
0、在故事中名为太子的狸猫在仇恨加身的情况下依然忍辱负重勤学苦练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最终在功夫中领悟到冤冤相报何时了的道理放下仇恨成为一代高僧。
1、【做官的原则】一个健康的社会必须是“官不聊生”。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可能辜负的人越多。有权的人要慎重,要谦卑,要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文人可以快意恩仇,官员却必须忍辱负重。龙应台
2、常吃人食的猫,也许不知不觉中,把人与人的背信弃义的气息也沾染了过去;而狗呢,就像就是旧时代的小媳妇,即使受到了天大的委屈,也会忍辱负重地陪伴主人过下去。迟子建
3、诗人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由单纯热情的少女,到忍辱负重的妻子,再到坚决决绝的弃妇的典型。
4、在道歉问题上的中庸之道,体现在非常重要的场合,很多被冒犯的一方会选择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
5、为了窃取重要的情报,她忍辱负重潜入敌营。
6、想想当年的勾践,忍气吞声,为了自己的国家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直至打败吴国,还有惟贤惟德,独占一方的刘备,曾经三顾茅庐请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不辞幸苦,他们多么伟大!
7、你肩膀上责任越重,就要越能忍辱负重,才可能完成大业。
8、如果我们选择了第二种情形,人类的整体利益受到了巨大的损害,但我们作出选择者是自己忍辱负重,没有让无辜者遭受额外的冤屈。
9、我有迫切的心情将周恩来总理晚年含辛茹苦、忍辱负重为祖国和人民所奉献的一切好好演绎出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他的一生,也让我在与他晚年的交流和沟通中,更好地提升自己。
10、不再仅是传统历史认知中忍辱负重励精图治终雪耻复国的一代名君勾践是一个前后转变巨大同时非常复杂的人物角色。
11、面对这种重权在握的卑劣小人是坚守个人信念与其分道扬镳各行其志;还是为了生存忍辱负重乖乖接受招安?内心的纠结人生的无奈让林燕生莫衷一是。
12、而一位少年怀揣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从小门派起步忍辱负重不屈不挠要做那旷古烁今的大事。
13、中国有句古话“忍辱负重”,如果世界上的“恶”都被完全消灭,那么“善”何以存在?
14、他忍辱负重做这件工作,是为了寻找机会破获那个贩毒集团。
忍【相关成语】:
0、忍耻苟活: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1、忍耻含垢: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2、忍耻含羞: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3、忍耻偷生:忍受耻辱,苟且求生。同“忍垢偷生”。
4、忍垢偷生:忍受耻辱,苟且求生。
5、忍饥挨饿:忍受饥饿。形容极其贫困。
6、忍饥受饿: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7、忍饥受渴:忍受饥渴。形容极其艰难、贫困,苦苦度日。
8、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9、忍俊不住:忍不住笑。
10、忍苦耐劳:经得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
11、忍泪含悲:忍着眼泪,含着悲痛。形容勉强克制着悲伤。
12、忍气吞声:忍气:受了气不发作;吞声:不敢出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13、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14、忍辱含垢: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15、忍辱含羞: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16、忍辱求全:忍受屈辱以求保全整个大局。
17、忍辱偷生:偷:苟且。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18、忍痛割爱: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弃心爱的东西。
19、忍无可忍: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辱【相关成语】:
0、辱国丧师: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1、辱国殃民: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2、辱国殄民: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同“辱国殃民”。
3、辱门败户:指败坏门风,使家族受到差异辱。
4、辱身败名:指自身受辱,名声败坏。
负【相关成语】:
0、负嵎依险:负、依:依靠,凭借;嵎:山弯;阻:险阻地带。指作战时占据有利地形。
1、负材任气:指依恃才学,任性使气。
2、负材矜地:指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负骄矜。
3、负才傲物:指依恃才学,骄傲而看不起旁人。
4、负才任气:才:才能;气:意气。自恃有才能,纵任意气。
5、负才尚气:才:才能;气:意气。自恃有才能,纵任意气。
6、负才使气:才:才能;气:意气。自恃有才能,纵任意气。
7、负乘斯夺: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
8、负乘致寇:指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
9、负德背义:犹言负恩背义。
10、负德辜恩: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11、负德孤恩:指缺少恩义。
12、负地矜才:指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负骄矜。
13、负鼎之愿:希图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14、负恩背义:负:违背,背弃。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15、负恩昧良:昧:隐藏;良:良心。辜负恩情,泯灭良心。
16、负恩忘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同“负恩背义”。
17、负固不宾:依恃险阻而不臣服。同“负固不服”。
18、负固不服:依恃险阻而不臣服。
19、负固不悛:负固:依仗地势险固;悛:改悔。倚恃险阻而不臣服。
重【相关成语】:
0、重珪迭组:指世代连续做官。
1、重珪叠组:指世代连续做官。
2、重财轻义:指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3、重操旧业:指再做以前曾做的事。
4、重床迭架:比喻重复繁多。
5、重床迭屋:比喻重复繁多。同“重床迭架”。
6、重床叠架:比喻重复繁多。
7、重床叠屋:比喻重复繁多。
8、重此抑彼:重:重视;抑:压制,贬低。重视这个,压制那个。指待人或处事不公平。
9、重打鼓,另开张:重:重新。比喻重新开始,另起炉灶。
10、重弹老调:又弹起陈旧的老调子。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
11、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12、重德不报:恩德重大,却无法得到相应的报答。
13、重睹天日: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14、重而无基:基:根基。外表强大,却没有基础。比喻虚而不实。
15、重关击柝:设置重门,击柝(木梆)巡夜。指警戒森严。
16、重光累洽:指前后功绩相继,累世升平。
17、重规迭矩: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18、重规叠矩:规与规相重,矩与矩相迭。指前后相合,重叠的规矩与制度。比喻因袭、重复。
19、重规累矩:指前后相合,合乎同样的规矩法度。亦比喻因袭、重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8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