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耳闻目见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耳字【释义】: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闻字【释义】:汉语汉字,拼音:wén
目字【释义】:目是象形字。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2) 观看,注视,(3) 递眼色,使眼。甲金文象人眼目,金文或有将目形竖起,本义是眼睛。参见「臣」。
见字【释义】:见是一个简体字(繁体字为?: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儿)”。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到),可以当做动词,名词,助词和形容词使用。常用动词意思为看见,看到;进见,会见。作为名词时可以表示看法,见解。古文中常用作助词,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形容词时表示现有的,明显的等。
耳闻目见【拼音全拼】:ěr wén mù jiàn
耳闻目见【五笔码】:BUHM
耳闻目见【拼音码】:EWMJ
耳闻目见【解释】: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耳闻目见【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耳闻目见【近义词】:耳闻目击、耳闻目睹、耳闻目览
耳闻目见【反义词】:道听途说
耳闻目见【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所见所闻
耳闻目见【英语】:what is heard and seen
耳闻目见【成语接龙】:
耳闻目见--见小暗大--大得人心--心口不一--一寸丹心--心口如一--一字见心--心小志大--大快人心--心粗胆大--大夜弥天--天下第一--一体同心--心高于天--天下为一--一片冰心--心比天高--高傲自大--大言欺人--人小鬼大--大辩不言--言行不一--一片丹心--心腹之言--言行若一--一德一心--心贯白日--日月经天--天大地大--大酺三日--日月丽天--天下归心--心如止水--水广鱼大--大天白日--日试万言--言行抱一--一身五心--心同止水--水宽鱼大--大禹治水--水光接天--天地良心--心到神知--知行合一--一片赤心--心神不安--安安心心--心开目明--明月清风--风急浪高
耳闻目见【造句】:
0、悟非大师听了以后,再也坐不住了,过了年之后,便到了清河,细细察访,耳闻目见之下,这才相信,西门庆苦海回头,却是个真心的。
1、不可能,我们以前耳闻目见的,都是这样的结果啊!这个年轻人影藏了实力?对,一定是这样,要不,出手之前也不会那么笃定了。
2、耳闻目见的这两次意外,让我不知道为自己当时的先见之明暗自庆幸了多少次。
3、很多事情虽然没有耳闻目见,但他的推测跟事实已经相差不远。
4、人就是这样,那事情是存在的,但我没有耳闻目见,很多时候就当它不存在。
5、他只因从小耳闻目见元廷残暴,百姓涂炭,多年来仇视外族之见已深。
6、冀州这几个月的动静可以说的闹得人尽皆知,即便沉迷于酒色的纣王帝辛,也都耳闻目见。
7、不过,事发地点是客栈大厅,当时有很多人耳闻目见。
8、耳闻不如目见。
9、十四年来的耳闻目见,昊元知道自己所在的这片大陆名为强者大陆,并且隔着大海的另外一边,还有一处名为适者大陆的存在。
10、在协和半月,我耳闻目见那么多的危难病人,危难而来,平安出院或者是病情好转,我对他们的医疗水平自是深信不疑,相信,爱人的“手术”。
11、仁慈的上帝赐给我们两耳和双眼,为的是世上发生的一切,我们应该耳闻目见。
12、令郎年将满二十,颇得圣意,武艺如何阁下想必也是耳闻目见。
13、文丰耳闻目见,都是全躯避难之徒,长叹一声,顺着花荫走去。
14、当然,“耳闻不如目见”这句话的原意是指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那样可靠,这是完全正确的。
耳【相关成语】:
0、耳报神: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1、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2、耳边之风:耳旁之风,一吹而过。比喻不重视,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3、耳不离腮:两种关系十分接近、亲密。
4、耳不旁听: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
5、耳不忍闻: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6、耳聪目明: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7、耳根清净: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8、耳红面赤: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9、耳后风生:形容驰驱迅速。
10、耳后生风: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11、耳聋眼黑:人糊涂,昏聩。
12、耳聋眼花:年老体衰者听力和视力都不好。也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13、耳聋眼瞎: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14、耳满鼻满: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15、耳鸣目眩:眩:眩晕。双耳作响,两眼眩晕。
16、耳目闭塞: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17、耳目导心:耳目:视听。耳目的熏染,可以启发人心的善恶。
18、耳目非是:指声色不同于平常。
19、耳目股肱: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闻【相关成语】:
0、闻宠若惊:犹言受宠若惊。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1、闻道犹迷:闻:听到,引申为知道;道:道路,指正道;犹:还;迷:迷失。已经知道哪是正路,还是往迷路上走。比喻知错不改,一错到底。
2、闻风而动: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3、闻风而起: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4、闻风而逃:风:风声。听到风声,立即逃跑。
5、闻风而兴: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同“闻风而起”。
6、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7、闻风破胆: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8、闻风丧胆: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9、闻风逃遁:风:风声,消息;逃遁:远逃。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
10、闻风响应:听到风声就起而赞同支持。
11、闻风远遁:风:风声,消息;远遁:远逃。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
12、闻风远扬:风:风声,消息。指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
13、闻风自遁:闻:听到;风:风声,消息;遁:逃跑。听到风声自己逃跑了。形容非常怕对方。
14、闻鼓而进,闻金而退:作战时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鸣金就后退。指军队服从命令,行动一致。
15、闻过则喜: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16、闻呼即至:闻:听到;呼:呼唤;即:立刻;至:到。听到呼唤立刻就到。形容动作迅速。
17、闻鸡起舞:闻:听到。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18、闻雷失箸: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19、闻名不如见面: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目【相关成语】:
0、目擩耳染:擩:通“濡”,沾染。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1、目眐心骇:因惊恐而楞住的样子。
2、目别汇分:指分门别类。
3、目不别视: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
4、目不给赏: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5、目不给视:给:供给。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又美又多。
6、目不苟视: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7、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8、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9、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0、目不旁视: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11、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12、目不忍见: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13、目不忍见,耳不堪闻:堪:可。不忍心看,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14、目不忍视: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15、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眼睛不忍看,耳朵不忍听。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16、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17、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18、目不识字: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19、目不妄视:妄:胡乱。不随便乱看。形容遵守礼制。
见【相关成语】:
0、见幾而作:幾:通“机”,时机;作:行动。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
1、见鞍思马: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2、见财起意:见人钱财,动起歹念。
3、见弹求鹗: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同“见弹求鸮”。
4、见弹求鸮: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5、见弹求鸮炙:弹:弹丸;鸮:猫头鹰;炙:烤肉。看到弹丸,就想得到吃到美味的烤鸮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6、见德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同“见贤思齐”。
7、见多识广: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8、见风使船: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同“见风使舵”。
9、见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10、见风使帆: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同“见风使舵”。
11、见风是雨: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12、见风转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13、见风转篷: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同“见风使舵”。
14、见缝插针:比喻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或时间。
15、见缝就钻:比喻到处钻营或利用各种空子。
16、见缝下蛆:蛆:蝇的幼虫。比喻一有机会便为非作歹。
17、见佛不拜:看见佛像,却不上前叩拜。比喻自有主张。
18、见羹见墙:后用以指对圣贤的思慕。
19、见怪不怪: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29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