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背盟败约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背字【释义】:背,中国汉字,多音字:(1)bēi,用于“背负”“背债”“背包”。(2)bèi,用于“背风”“背约”“背道而驰”“背信弃义”。
盟字【释义】:1.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军。~友。同~国。~约。山~海誓。2.指结拜弟兄:~兄。~弟。3.设在自治区和县之间,作为上级国家机关的派出机构而存在,其行政地位与地区行政公署相同,如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4.发(誓):~誓。
败字【释义】:败,bai,从贝从攴。以棍棒(攴)敲击宝贵的鼎(贝)。本义:毁坏,搞坏。会意。从贝,从攴。攴,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繁体:败。
约字【释义】:约 yuē yāo【释义】用秤称:约二斤苹果|约一约体重。
背盟败约【拼音全拼】:bèi méng bài yuē
背盟败约【五笔码】:UJMX
背盟败约【拼音码】:BMBY
背盟败约【解释】: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背盟败约【出处】:宋·苏辙《六国论》:“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背盟败约【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撕毁合约
背盟败约【英语】:Break an alliance and break an agreement
背盟败约【成语接龙】:
背盟败约--约法三章--章句之徒--徒费唇舌--舌敝唇枯--枯株朽木--木已成舟--舟车之利--利口巧辞--辞穷理尽--尽辞而死--死声活气--气冲斗牛--牛鼎烹鸡--鸡飞狗窜--窜端匿迹
背【相关成语】:
0、背暗投明:背:背弃;投:投奔。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
1、背碑覆局:看过的碑文能背诵,棋局乱后能复旧。指记忆力强。
2、背本就末:指背离根本,追逐末节。
3、背本趋末: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4、背槽抛粪:像牲口那样,刚吃完槽里的食物,就背过身来拉屎。比喻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5、背城借一: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6、背城一战: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7、背道而驰: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8、背地厮说:背地里胡说八道。
9、背恩负义: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10、背恩弃义: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11、背恩忘义:背:背叛。指背弃恩德,忘却道义。
12、背腹受敌: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13、背公向私: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14、背公循私:公:正直无;循:曲从。违背正道,营私舞弊。
15、背公营私: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
16、背公徇私:公:正直无;徇:曲从。违背正道,营私舞弊。
17、背故向新:弃绝多年的朋友,而同新结识的人来往。指结交朋友不为友谊,只图势力。
18、背黑锅:比喻代人受过。泛指受冤屈。
19、背惠食言:指忘恩失信。
盟【相关成语】:
0、盟山誓海:犹海誓山盟。对着山海盟誓。极言男女相爱,坚贞不渝。
败【相关成语】:
0、败笔成丘:用坏的笔堆得象小山丘一样。形容书法精良或著述甚多。
1、败兵折将:折: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2、败不旋踵: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旋踵,转动一下脚后跟。
3、败材伤锦:比喻用非其人,伤害国家。
4、败德辱行:败坏道德和操守。
5、败法乱纪:败坏法令,扰乱纪律。
6、败鼓之皮: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7、败国丧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8、败国亡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9、败化伤风: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10、败绩失据:指事业失败而无所凭依。
11、败家子: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费国家财物的人。
12、败将残兵:指战败后剩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
13、败井颓垣: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
14、败军之将: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15、败寇成王:失败者沦为草寇,成功的人称王称帝。
16、败鳞残甲: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17、败柳残花: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18、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19、败俗伤风: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约【相关成语】:
0、约车治装:约车:将马系在车前。准备车马,整理行装。泛指做出发的准备。
1、约定俗成:约定:共同制定;俗成:大家都这样,习惯上一直沿用。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2、约法三章: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3、约己爱民:约束自己,爱护百姓。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29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