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杜绝言路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杜字【释义】:“杜”念 dù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阻塞(s?),堵塞(s乮 ):杜绝。杜塞(s乮 )。杜门谢客,防微杜渐。 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 姓:杜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绝字【释义】:绝(jué),基本字义:1. 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2. 尽,穷尽:~命。~望。~境。~棋。气~。3. 极,极端的,最,:~妙。~密。~壁。~无仅有。4.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5. 一定的,肯定的:~对。~然。6. 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7.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
言字【释义】:言,yán,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动〉(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2) 同本义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意为言出传达真理。本义:说,说话。汉语多义词。言(yán),①讲,如:言之在先;②说的话,如:言简意赅;③汉语的字,如: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④语助词,无义,如: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代词〉《尔雅·释诂》:“卬、吾、台(yí)、予、朕、身、甫、余、言,我也。”例(1)《诗·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例(2)《诗·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路字【释义】:汉字路(lù),基本字义为道,往来通行的地方,其他含义为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方面,地区;种类;大,正;车;姓。
杜绝言路【拼音全拼】:dù jué yán lù
杜绝言路【五笔码】:SXYK
杜绝言路【拼音码】:DJYL
杜绝言路【解释】: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杜绝言路【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杜绝言路【反义词】:广开言路
杜绝言路【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杜绝言路【英语】:not let others express their views
杜绝言路【成语接龙】:
杜绝言路--路转峰回--回心转意--意气相倾--倾巢而出--出众超群--群策群力--力蹙势穷--穷则思变--变化无常--常备不懈
杜【相关成语】:
0、杜弊清源:杜绝弊端,廓清来源。
1、杜断房谋:喻指多谋善断。同“房谋杜断”。
2、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
3、杜渐除微: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同“杜渐防萌”。
4、杜渐防萌: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5、杜渐防微: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6、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7、杜绝后患:杜绝:堵塞、断绝;患:祸害、祸患。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
8、杜绝人事:杜绝:断绝;人事:人与人的交往。即断绝与别人的一切交往。
9、杜绝言路: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10、杜口裹足: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11、杜口结舌:犹言杜口吞声。
12、杜口绝舌:杜口:闭口不言;绝舌:不说话。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或指十分害怕。
13、杜口绝言:犹言杜口无言。
14、杜口木舌: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
15、杜口吞声: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16、杜口无言: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17、杜门不出:关闭门户,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
18、杜门晦迹:晦:隐匿。关上门,隐匿自己的踪迹。指隐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
19、杜门绝迹:指隐居不出。

绝【相关成语】:
0、绝壁悬崖:绝壁:险绝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
1、绝不护短:护短:自讳过失。指丝毫不护着自己的短处或过失。
2、绝不轻饶:指对违背意志的事情或行为不轻易放过。
3、绝长补短: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4、绝长继短: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5、绝长续短: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6、绝尘拔俗:绝尘:冠绝尘世;拔俗:不同凡俗。超出尘世,不同凡俗。
7、绝处逢生:绝处:死路。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8、绝代佳人:绝代:当代独一无二;佳人:美人。当代最美的女人。
9、绝德至行:绝、至:极,尽。极为高尚的道德品行。
10、绝地天通:绝:断绝。断绝天神降落地上,地神升到天上。指使天地各得其所,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秩序纪纲。
11、绝顶聪明:绝顶:极端。形容异常聪明。
12、绝渡逢舟:比喻在绝路上有了出路或办法。
13、绝甘分少: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14、绝国殊俗:不同国家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15、绝后光前:绝:断绝;光:光大,扩充。扩充了前人所不及的事,做出了后人难以做到的事。形容功业伟大或成就卓著。
16、绝后空前: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形容独一无二的成就或不平常的盛况。
17、绝口不道:绝口:闭口。指闭口不谈。
18、绝口不提:绝口:始终不开口;提:举出。指闭口不说话。
19、绝类离伦:绝:超越;类:同类;伦:类。形容超群出众。

言【相关成语】:
0、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1、言必有据:言:说话;据:依据。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2、言必有物: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3、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4、言不达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亦作“言不逮意”。
5、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同“言不达意”。
6、言不二价: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同“言无二价”。
7、言不顾行: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8、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说话与行事不能相照应,行动和言语也不相符合。指言行不符。
9、言不诡随:说话不谲诈善变。
10、言不及私: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
11、言不及行:指言行不一。
12、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13、言不践行:践行:履行,实行。说了不能实行。
14、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15、言不入耳:指说的话不中听。
16、言不由中: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
17、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18、言不逾阈:言:说的话;逾:越过;阈:门坎。夫妻间说的话,不能越过大门。比喻说体己话不能让外人知道。
19、言不愿行:言语和行为不相符合。

路【相关成语】:
0、路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1、路长日暮: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比喻理想难以实现。
2、路断人稀: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3、路逢窄道: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4、路见不平:指见到不平的事。
5、路见不平,拔刀相救: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6、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
7、路见不平,拔剑相为: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8、路见不平,拔剑相助: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9、路绝人稀:路被隔绝,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10、路柳墙花: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不被尊重的女子,指妓女。
11、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12、路人睚眦:路人:过路的人;睚眦:怒目而视。连过路的人都怒目而视。形容使人非常愤恨。
13、路无拾遗:指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
1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15、路远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16、路在人走,事在人为:路是人走出来的事情成功是人做出来的。指在一定条件下,事情的好或坏在于人的主观努力。
17、路转峰回: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18、路叟之忧:指百姓的疾苦。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24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