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收之桑榆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收字【释义】:收(shōu),从丩从攴,丩声。捕也。部首:攵,动词,亦可作名词。有接到、放置妥当、找回、合拢、控制等意思。
之字【释义】:《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止而切。”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桑字【释义】:“桑”是一个汉字,拼音sāng,声母s,韵母ang,第一声
榆字【释义】:榆是一种落叶乔木,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8厘米,两面均无毛,间或脉腋有簇生毛,侧脉9-16对,边缘多具单锯齿;叶柄长2-10毫米。花先叶开放,多数成簇状聚伞花序,生去年枝的叶腋。翅果近圆形或宽倒卵形,长1.2-1.5厘米,无毛;种子位于翅果的中部或近上部;柄长约2毫米。 分布自东北到西北,从华南至西南(长江以南都系栽培);朝鲜,苏联和日本也有。枝皮纤维可代麻制绳、麻袋或作人造棉和造纸原料;树皮可制淀粉;嫩果、幼叶可食或作饲料;种子榨油;木材可作家具、农具;果实、树皮和叶入药能安神,治神经衰弱、失眠。
收之桑榆【拼音全拼】:shōu zhī sāng yú
收之桑榆【五笔码】:NPCS
收之桑榆【拼音码】:SZSY
收之桑榆【解释】:指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指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收之桑榆【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收之桑榆【近义词】:亡羊补牢
收之桑榆【歇后语】: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用法】:作宾语、定语;常与“失之东隅”连用
收之桑榆【英语】:A good harvest is a good harvest
收之桑榆【故事】: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将冯异与邓禹去围剿赤眉农民起义军,邓禹与义军交战后不幸损兵折将,冯异命令部队加强防御,收拢溃散的散兵,同时派军装成赤眉军打入其内部,结果大获全胜。朝廷下文书表彰他们的战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收之桑榆【成语接龙】:
收之桑榆--榆瞑豆重--重新做人--人小鬼大--大得人心--心口不一--一寸丹心--心口如一--一字见心--心小志大--大快人心--心粗胆大--大夜弥天--天下第一--一体同心--心高于天--天下为一--一片冰心--心比天高--高傲自大--大言欺人--人贵知心--心腹之言--言行不一--一片丹心--心贯白日--日月经天--天大地大--大辩不言--言行若一--一德一心--心如止水--水广鱼大--大酺三日--日月丽天--天下归心--心同止水--水宽鱼大--大天白日--日试万言--言行抱一--一身五心--心到神知--知行合一--一片赤心--心神不安--安安心心--心开目明--明月清风--风急浪高--高自骄大
收【相关成语】:
0、收兵回营:召集正在战斗或值勤的士兵返回营地。后也指停止某项活动或工作,把人员召集回来。
1、收残缀轶:收集残缺,缀补漏失。
2、收成弃败:趋附得势的人,轻视遭贬黜的人。
3、收刀检卦:指停止胡作非为。
4、收合余烬:比喻(战败后)收集残余的士卒。
5、收合余烬,背城借一:收合:收聚,整理;余烬:火烧后的残留物,指残兵;借一:借此一战。收拾剩余力量,在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
6、收回成涣:涣:涣汗。比喻君主发号施令,如汗出于身,难于收回。
7、收回成命:取消已公布的命令或决定。
8、收揽人心:收揽:招纳。收买拉拢众人,以取得好感。
9、收揽英奇:收揽:招纳。招纳英雄奇才。
10、收离纠散:收集离散者。
11、收离聚散:收集离散者。同“收离纠散”。
12、收锣罢鼓: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13、收买人心:指用金钱、感情等笼络人心。
14、收旗卷伞:比喻停止活动。
15、收拾余烬,背城借一:收拾:收聚,整理;余烬:火烧后的残留物,指残兵;借一:借此一战。收拾剩余力量,在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
16、收视反听:不视不听。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17、收视返听:收:停止;返:还。不视不听。指人对事物的看法不为外物所惊扰。
18、收因结果:指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
19、收因种果:指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同“收因结果”。
之【相关成语】:
0、之乎也者: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2、之死不渝: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3、之死靡二: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4、之死靡他: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5、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6、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人;于归:到丈夫家。指女子出嫁。
桑【相关成语】:
0、桑弧蓬矢: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远大志向的意思。
1、桑弧之志:旧时指男儿在四方干一番事业的志向。
2、桑弧蒿矢:指行桑弧蓬矢之礼以励志。蒿,蓬蒿。同“桑弧蓬矢”。
3、桑户棬枢:以桑枝为门,木条为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寒。
4、桑户蓬枢:编桑枝为门,立蓬条为枢。形容家境贫穷。
5、桑户桊枢:以桑枝为门,木条为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寒。
6、桑间之音:指淫靡的音乐。同“桑间濮上①”。
7、桑间之咏:指描写男女情爱的诗歌。同“桑间濮上①”。
8、桑间之约:指男女之间的约会。同“桑间濮上②”。
9、桑间濮上: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①古指淫靡的音乐。。②后也指男女幽会。
10、桑落瓦解:象桑叶枯落,屋瓦解体。形容事势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11、桑枢甕牖:以桑木为门轴,以破甕为窗口。形容贫寒之家。
12、桑枢韦带:桑枢,桑木的门轴。韦带,无饰的皮革腰带。后以之形容贫家寒士。
13、桑枢瓮牖:枢:门上的转轴;瓮牖:简陋的窗户。用桑树做门轴,用瓦罐做窗户,比喻贫苦之家。
14、桑田碧海: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同“桑田沧海”。
15、桑田沧海: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16、桑土绸缪:比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17、桑土之防:比喻防患于未然。同“桑土绸缪”。
18、桑土之谋:比喻勤于经营谋划,防患未然。同“桑土绸缪”。
19、桑荫不徙: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榆【相关成语】:
0、榆次之辱: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
1、榆木疙瘩: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2、榆木脑袋:比喻思想顽固。亦作“榆木脑壳”。
3、榆木脑壳: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
4、榆木圪垯: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5、榆枋之见:榆枋,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后用以比喻浅薄的见解。
6、榆瞑豆重:用以指身懒神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