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共字【释义】:共,多音字,读音:gòng gōng gǒng,从廿(nian)从廾(gong)。指合力。廿,二十幷(bing)也。二十人皆竦手,是为同也。共,有供奉;恭敬,通“恭”;供给;供应,通“供”;分别出自于。《国语》、《左传》、《周礼·羊人》等。
君字【释义】:君,jūn,尊也。从尹从口,治理发号。古文象君坐形。故从口。(1)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sovereign;ruler]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道德品行良好的人也可称君子。
一字【释义】:一是阿拉伯数字中最小的正整数。它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比如在计算机技术中1与0是计算机储存的基本单位;在音乐领域1代表音阶中的1个基本音级一,汉字的基本笔画,也可单独成为汉字,基本释义是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话字【释义】:“话”一般是指说出来的能表达思想感情的字句
胜字【释义】:【唐韵】【集韵】【韵会】桑经切,音星。【说文】犬膏臭也。从肉,生,意兼声。一曰不熟也。徐引礼记,饭胜而苴熟。【礼·内则·秋宜犊麛膳膏腥释文】腥,音星。鸡膏也。说文作胜,云:犬膏臭也。 又【集韵】七正切,音婧。【山海经】玉山有鸟焉,名曰胜遇。【注】音姓。 又新佞切,音性。与腥同。星见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又【五音集韵】所庚切,音生。饩肉也。
读字【释义】:读
十字【释义】:汉字十,是一个量词。十、shi、数之终也,事物之极致也。数名,九加一所得。十是一个数字。且还是人类最古老的符号之一。十还有满足、完美、非常的意思:例如:十全十美…(详情请看下面常用词语)。十是个数字,它广泛运用在某件事物的表达上,例如:(还有十天就中考了)。十也是一种计量单位,如个、十、百、千、万……
年字【释义】:“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古时候所谓的“年成”指的就是这个。因此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岁一熟,所以“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有相同周期了。上古的中原地区和藏族都是过年,后来变成了过岁(说法还是讲“过年”)。年在古代汉民族传说中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人们为了纪念年的功绩,把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兽夕,为了纪念“年”,把初一称为过年。(引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除夕的故事》,并非现在错误版本,“夕”是怪兽)
书字【释义】:书,(shū)从聿从曰,上古结细绳而治,後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许愼·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後形声相益,卽谓之字。著於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聘~;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9.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拼音全拼】:gòng jūn yī xí huà,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五笔码】:AVGYYEYFRN
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拼音码】:GJYXHSDSNS
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解释】:和您谈一次话,胜过自己读十年书。形容对方学识渊博,见解高超,从谈话中使自己获益非浅。
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所谓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说到透彻处,何止十年之功也。”
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英语】:A total of words, better than ten years of books
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成语接龙】:
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书香铜臭--臭不可当--当家立业--业峻鸿绩--绩学之士--士死知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非文是--是非长短--短褐不全--全局在胸--胸中无数--数不胜数--数黑论黄--黄风雾罩
共【相关成语】:
0、共存共荣:共同存在,共同繁荣。一般多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1、共贯同条:串在同一钱串上,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脉络连贯,事理相通。
2、共济世业:济:成;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共同完成世代相传的事业。泛指国家统一大业。
3、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您谈一次话,胜过自己读十年书。形容对方学识渊博,见解高超,从谈话中使自己获益非浅。
4、共商国是:国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5、共挽鹿车:
6、共为唇齿:比喻互相辅助。
7、共相标榜:标榜:夸耀。彼此之间互相吹嘘、颂扬。
8、共相唇齿:唇齿: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比喻互相依存,有共同的利害关系。
9、共饮一江水:一起喝一条江河里的水。指彼此在一条江河的哺育下共同成长,有共同的感情。也指邻国之间人民的亲密友谊。
10、共枝别干:比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君【相关成语】:
0、君暗臣蔽:暗:昏庸;蔽:欺瞒。君主昏庸无道,臣子欺瞒蒙骗。
1、君侧之恶:恶:佞臣,小人。君子身边的佞臣。
2、君唱臣和:唱:歌唱,吟咏;和:应和。形容臣子紧紧遵循君主的旨意办事。
3、君臣佐使:
4、君命无二:指君主的命令不可更改。形容君命有绝对的权威性。
5、君仁臣直:
6、君辱臣死:
7、君射臣决:
8、君圣臣贤:
9、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有才德的人。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
10、君子爱人以德:爱人:爱护别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泛指对人不偏私偏爱,不姑息迁就。
11、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时机再动手。
12、君子不夺人之好: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好:喜爱。道德高尚的人不夺取人家喜爱的东西。
13、君子不究既往: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究:追究;既往:已经过去的事情。道德高尚的人不追究已过去的事情。
14、君子不器: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15、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成:成全,帮助;美:好事。道德高尚的人成全别人的好事。
16、君子固穷: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17、君子好逑:逑,通“仇”。仇: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后遂用为男子追求佳偶之套语。
18、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交:交情;恶声:伤害诋毁的话。有道德的人即使绝交也不互相诋毁。
19、君子交绝不出恶声:绝:断绝;恶:坏;声:话。君子即使同别人断绝交往,也不说其坏话。这是儒家宣扬的处世准则。
一【相关成语】:
0、一嚬一笑:指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嚬,皱眉。
1、一壸千金: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
2、一抔黄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3、一抔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
4、一抔之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
5、一鞍一马:比喻一夫一妻。
6、一把手:在某一方面才干出众的人或单位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7、一把死拿: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比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9、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10、一百五日: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指寒食日。
11、一败如水: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像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12、一败涂地: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13、一斑半点:比喻极小部分。
14、一斑窥豹: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5、一班半点: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16、一班一辈:指同等,不相上下。
17、一班一级:犹言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18、一般见识: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19、一般无二:完全一样,没有不同的地方。
席【相关成语】:
0、席不暇暖:席:坐席;暇:空闲。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1、席不暇温:席:坐席;暇:空闲。连座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2、席地而坐:席:铺席;席地:在地上铺席。古人在地上铺了席子等物以为座。后泛指在地上坐。
3、席地幕天:以地为席以天为幕。指在露天席地而卧。
4、席丰履厚: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
5、席卷八荒: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形容力量强大,控制整个天下。
6、席卷而逃: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逃跑。
7、席卷天下: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8、席卷宇内:宇内:整个中国。形容吞并全国。
9、席履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同“席丰履厚”。
10、席门蓬巷:形容所居之处穷僻简陋。同“席门穷巷”。
11、席门穷巷:形容所居之处穷僻简陋。亦作“席门蓬巷”。
12、席上之珍:筵席上的珍品。比喻至美的义理或人才。
13、席薪枕块:旧时居丧者以薪草为席,以土块为枕,以示哀苦之意。
14、席珍待聘:席:铺陈;聘:请人任职。铺陈珍品,待人选用。旧指有才能的人等待受聘用。
话【相关成语】:
0、话不投机:投机:意见相合。形容话说不到一起。
1、话不投机半句多:彼此心意不同,谈话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
2、话不相投:犹言话不投机。形容话说不到一起。
3、话不虚传:虚:假。流传的话不是假的。
4、话不在行:指人说外行话,话不投机。
5、话长说短:评论他人的好坏是非。
6、话里藏阄:话里藏着哑谜儿。
7、话里带刺: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
8、话里有刺: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
9、话里有话:话里含有别的意思。
10、话言话语:犹谈话。
11、话中带刺: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
12、话中有话:话里含有别的意思。
,【相关成语】:
胜【相关成语】:
0、胜败乃兵家常事: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
1、胜不骄,败不馁:胜了不骄傲,败了不灰心。
2、胜残去杀: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3、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4、胜负兵家常势: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同“胜败乃兵家常事”。
5、胜负兵家之常:兵家:军事家。胜利或失败是军事家常遇到的事情。
6、胜利在望:在望:盼望的事就在眼前。指胜利即将到来。也指一件事情马上就要成功。
7、胜人一筹:占有优势,比较起来,胜过别人一点。
8、胜任愉快:胜任:能力足以担任。指有能力担当某项任务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9、胜友如云: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读【相关成语】:
0、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2、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3、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4、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万卷书读破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比喻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
6、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7、读书三余: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8、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一样。形容多读书,则见多识广。
十【相关成语】:
0、十拏九稳:比喻很有把握。同“十拿九稳”。
1、十八般兵器:本指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种武器。亦比喻多种技能。
2、十八般武艺: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②比喻多种技能。
3、十八层地狱: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4、十八重地狱:重:层。迷信认为人在生前作恶,死后就要堕入十八重地狱,永民不得翻身。比喻最黑暗、最苦难的境地。
5、十变五化:指变化多端。
6、十病九痛:形容身体衰弱,浑身病痛。
7、十不当一:十个不抵一个。谓人虽多但不顶用。
8、十不得一:十件事中,没有一件是成功的。比喻费很大力气也没有收获。
9、十不离九:十成中已有了九成。比喻把握很大。
10、十步芳草:芳草:香草。十步之内,就有芳香的花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11、十步九回头:形容恋恋不舍。后用于比喻犹豫不定。
12、十步香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13、十步香车: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14、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15、十步之内,自有芳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16、十步之泽,必有芳草:芳草:比喻人才。十步之内,就有芳香的花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17、十部从事:形容辅助官吏很多。
18、十成九稳:指相当稳妥可靠。
19、十荡十决:形容多次冲击,每次都能冲破敌阵。
年【相关成语】:
0、年登花甲:花甲:用干支纪年,指六十岁。年纪已到六十岁。
1、年方弱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
2、年丰时稔:稔:庄稼成熟。年成好,庄稼大丰收。
3、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4、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5、年该月值:指命中注定的时辰。
6、年高德卲:年纪大,德行好。邵,亦作“劭”、“韶”,美好。
7、年高德韶:年纪大,品德好。
8、年高德邵:邵: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9、年高德勋:年纪大而有德行。
10、年高德劭: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11、年高望重:年纪大,声望高。
12、年高有德:年纪大,品德好。
13、年谷不登:年谷:一牛收获的谷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
14、年华垂暮: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15、年华虚度:虚度:白白渡过。白白地度过年岁。
16、年华欲催:年华:时光;欲:将要。年岁正在催人老去。
17、年近古稀: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18、年近岁逼:指临近年节。
19、年近岁除:除:逝去。指已迫近年底。
书【相关成语】:
0、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1、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指语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
2、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3、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4、书呆子: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5、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见:显露。指书读的次数多了,其意思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6、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7、书符咒水:书:画;符:符箓;水:神水。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动。
8、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9、书功竹帛:把功绩写在竹简绢帛上。比喻载入史册。
10、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11、书记翩翩:书记:记事的书面文字;翩翩:举止、风貌的洒脱优美。形容风格隽雅,文辞优美。
12、书剑飘零:书剑:书籍和宝剑,指读书做官,仗剑从军。本指做官或从军,离乡背井,飘流在外。后指因求取功名而出门在外、久游未归。
13、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14、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15、书缺简脱:简:古代供书写用的竹、木简;脱:丢失。指书简散佚残缺。
16、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17、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8、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19、书生气:书生:读书人。常用来形容看问题简单、幼稚,对实际问题缺乏了解。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