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树字【释义】:树
犹字【释义】:犹,读音:yóu,意为相似,如同,尚且仍然,还等。此外还有犹姓,历史名人有犹道明,犹泳等。
如字【释义】:“如”拼音:rú,部首:女,部外笔画:3,总笔画:6。下文有‘如’的汉字释义、常用词组、康熙字典、字源演变及字形对比。《说文》:“如,从随也。从女,从口。”
此字【释义】:此(cǐ),汉语汉字,与“彼”相对,意为:这,这个,又有这里、此处、此地的意思。
何字【释义】:《说文解字》记载:“何,儋也。从人可声。胡歌切”。本义是担负的意思,现在多作为疑问代词、姓氏出现。
以字【释义】:以,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以前、二十岁以下。表示用、拿,如以少胜多、以毒攻毒。表示因如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表示目的,如以待时机。表示于、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也作连词,同“而”,如城高以厚。
堪字【释义】:堪,kān, 能,可以,足以:不堪设想,堪当重任,堪以告慰,忍受,能支持:难堪。不堪一击。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拼音全拼】:shù yóu rú cǐ,rén hé yǐ kān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五笔码】:SQVHWWNF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拼音码】:SYRCRHYK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解释】:堪:胜任。树木尚且凋落,人怎能不衰老。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出处】:北周·庾信《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慨叹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英语】:Trees like this, how can people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成语接龙】: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堪以告慰--慰情胜无--无以复加--加枝添叶--叶落知秋--秋风纨扇--扇枕温席--席门蓬巷--巷议街谈--谈笑风生--生老病死--死要面子--子承父业--业业兢兢--兢兢乾乾--乾乾翼翼--翼翼小心--心劳意穰--穰穰满家--家无常礼--礼奢宁简--简在帝心--心平德和--和气致祥--祥麟威凤--凤舞龙飞--飞冤驾害--害群之马--马尘不及--及锋而试--试才录用--用尽心机--机会主义--义胆忠肝--肝胆轮囷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造句】:
0、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庾信
1、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是谁啊,在这儿发呆充愣?”。
2、佳期微笑,神色却是恍惚的,看着窗外的树,昔日青青今在否,而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3、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夜未央,墨家后院,墨白摸着墨魄种下的香樟树,如今香樟已经这么粗了,而哥哥,不知魂在何方。
4、昔日青青今在否,而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匪我思存
5、说的是恒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以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6、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三生一世,华胥说梦,不愁不喜不相思,断肠青冢映斜阳。
7、桓大将军北伐,见南渡之前手植之树业已十围,叹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乃泣然流涕。
8、昔日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落泪。
树【相关成语】:
0、树碑立传:树:树立;传:传记。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1、树大根深: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2、树大招风: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
3、树倒根摧:树干倒下,树根毁坏。比喻人已到了年老体衰的地步。
4、树倒猢孙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5、树倒猢狲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6、树德务滋: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7、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指树虽然高达千丈,但落叶还是要回到根里。比喻离开故乡多时,最后还是要返回故里。
8、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9、树高招风:树高了容易招风打击。比喻目标大了容易招致别人的嫉妒。
10、树功立业:建立功勋和业绩。
11、树功扬名:树:建立;扬:称颂。建立功名,流芳于世。
12、树上开花:“三十六计”之一。亦比喻将本求利,别有收获。
13、树俗立化:树立风俗教化。
14、树同拔异:指提倡相同的,排斥不同的。
15、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堪:胜任。树木尚且凋落,人怎能不衰老。
16、树欲静而风不宁: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17、树欲静而风不停: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18、树欲静而风不息: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19、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犹【相关成语】:
0、犹解倒悬:解:解救;倒悬:人被倒挂,比喻处境困难。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1、犹有童心:犹:还。年龄虽已不小,但孩童之心不泯。
2、犹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3、犹豫不定: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4、犹豫不决: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5、犹豫狐疑:犹豫:迟疑;狐疑:多疑。指生性多疑,拿不定主意。
6、犹豫未决:指拿不定主意。
如【相关成语】:
0、如珪如璋:珪:玉器;璋:古代贵重的礼器。比喻人品质高尚,气宇轩昂。
1、如臂使指:比喻指挥如意,没有牵制。
2、如不胜衣:胜:能承受,能承担。身体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体瘦弱。也形容谦退的样子。
3、如操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同“如持左券”。
4、如潮涌至:
5、如痴如呆:如:好像。形容极其迷恋某事。
6、如痴如狂: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同“如醉如狂”。
7、如痴如梦: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8、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9、如痴似醉:①形容因惊恐而发呆。②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亦作“如醉如痴”。
10、如持左券: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好像手里执有左券。比喻把握住了事情的结局。
11、如出一轨:轨:车轮碾轧的痕迹。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轨。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12、如出一口: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13、如出一辙: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14、如椽大笔: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15、如椽之笔: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16、如此而已:如此:象这样;而已:罢了。就是这样罢了。
17、如此这般:虚指没有详细说明或不要求详细说明的某种事物。
18、如蹈水火:像走入水火之中。比喻处境艰难。
19、如蹈汤火:蹈:踩;汤:滚水。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比喻处境艰险。
此【相关成语】:
0、此唱彼和:彼:那里。这里唱,那里随声附和。比喻互相呼应。
1、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指这里不可居留,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
2、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3、此地无银三十两: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结果反而彻底暴露。
4、此动彼应: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5、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这个如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6、此而可忍,孰不可容:此:这;孰:哪个;容:容忍。如果这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
7、此发彼应: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8、此风不可长:这种风气不能让它滋长发展。
9、此伏彼起: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10、此恨绵绵: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11、此呼彼应:此:这里。彼:那里。这里呼唤,那里响应。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
12、此疆彼界:此:这个;疆:疆界,边界。这个和那个之间的界限。
13、此疆尔界:指划分疆界,彼此阻隔。
14、此界彼疆:指划分疆界,彼此阻隔。
15、此路不通:指这种方法或途径行不通。
16、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17、此起彼落: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18、此时无声胜有声:胜:超过。原指没有声音时比有声音更能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愁恨。引申指人的模范行为比言谈口号影响更大。
19、此事体大:体:体制,规模。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相关成语】:
人【相关成语】:
0、人百其身: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
1、人比黄花瘦:黄花:指菊花。人比菊花还要瘦弱。比喻人憔悴,暗示相思之深。
2、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侵犯。人家不侵犯我,我也不侵犯人家。
3、人不可貌相: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5、人不聊生: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6、人不人,鬼不鬼:不像人样,也不像鬼样。指人的面目怪异难看。
7、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修习、修炼的意思。人若是不修炼自己,天地都会诛杀他。
8、人不知,鬼不觉: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9、人不知鬼不觉:行为诡秘,任何人都没有察觉。
10、人不自安:人心惶惶,动摇不定。
11、人材出众:人品才能超出众人。同“人才出众”。
12、人才辈出:辈出:一批一批地出现。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
13、人才出众: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14、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15、人才难得:有都能的人不容易得到。多指要爱惜人才。
16、人财两空:人和钱财都无着落或都有损失。
17、人财两失:人和钱财都无着落或都有损失。同“人财两空”。
18、人稠物穰:稠:稠密,多。穰:丰盛。人口众多,物产丰盛。形容城市繁荣昌盛的景象。
19、人存政举: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
何【相关成语】:
0、何必当初:表示后悔过去的作为。
1、何患无辞: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2、何见之晚:为什么到现在才见到它?讽刺人孤陋寡闻。
3、何苦乃尔:乃:竟然;尔:如此。何苦到这种地步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没有必要。
4、何郎傅粉:傅粉:抹粉。原指何晏脸色白净,如同擦了粉一般。后指美男子。
5、何乐不为:乐:乐意;为:做。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
6、何乐而不为: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
7、何其毒也:也:文言助语,置于词尾,与“何”相配合,构成反诘语气。多么狠毒呀!。
8、何其相似乃尔:二者多么相象,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形容十分相象。
9、何去何从:去:离开;从:跟随。离开哪儿,走向哪儿。多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什么方向。
10、何肉周妻:周:南朝周颙;何:南朝何胤。周颙有妻子,何胤吃肉。比喻各有所累。
11、何思何虑:虑:忧。指没有什么可思虑的。形容胸襟开阔或无所用心。
12、何所不为:还有什么事他不能做出来呢?形容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
13、何所不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
14、何所不至:①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指什么坏事都干。
15、何往不利:指到任何地方都能有所得。
16、何许人也:何:什么;许:地方。指不知来自何方,来历不明的人。
17、何以家为:还要家干什么。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时间或没有心情去考虑个人的家庭问题。
18、何至于此:怎么能够到了这种境地?表示不会或不应该到这种地步。
19、何足道哉: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以【相关成语】:
0、以杙为楹:杙:小木棍;楹:厅堂前部的柱子。把小木棍当作大柱子用。比喻误将小材作大用。
1、以白为黑:指颠倒是非。
2、以白诋青:以白色诋毁青色。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否定别人。
3、以半击倍:用半数兵力击破一倍于己的敌人。形容取胜之易。
4、以暴易暴: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5、以暴易乱: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6、以备不虞:虞:猜度,预料。以防备预料不到的事。
7、以备万一:万一:可能性极小的变化。事先做好周密防备,以防止万一发生变化。
8、以冰致蝇: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
9、以博一粲:以:用;博:赢得;粲:笑时露出牙齿的样子。设法赢得对方一笑,
10、以不变应万变:用既定的原则,应付千变化万的事态发展。
11、以不济可: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成。
12、以长攻短: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
13、以诚相见:真心实意地相对待。
14、以碫投卵:碫:磨刀石。用磨刀石去砸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
15、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16、以辞取人: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同“以言取人”。
17、以词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18、以此类推: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
19、以刺世事:以:表示目的的连词。来讽刺当世之事。
堪【相关成语】:
0、堪托死生:堪:能够,可以。能够将生死大事相托付。比喻完全可以依赖和依靠。
1、堪以告慰:堪:能,可以。可以感到或给予一些安慰。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7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