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皂丝麻线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皂字【释义】:(1)皂斗的略称(指栎实、柞实等),其壳斗煮汁,可以染黑,本作“皁”,后作“皂” [oak seed]一日山林,其植物宜皂物。――《周礼·地官·大司徒》(2)又如:皂物(柞栗之类。可做黑色染料)。
丝字【释义】:动漫作品《魔物娘的相伴日常》的女主角之一,来留主家的第四位魔物娘,属于具体生态未知的史莱姆娘。拥有吸收、变形和心灵读取的能力,身体和心智会根据吸收的物质不同而产生变化。由于身体的性质,平时主要穿着雨衣。身体会溶解于液体中,因此害怕靠近大量液体。能完全模仿身边对象的声音、情绪以及行为。非常喜欢来留主公人,称呼其为主人。
麻字【释义】:汉语汉字,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
线字【释义】:线读作xiàn,部首是纟,总笔画是8笔,释义为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线,棉线,线圈,线材,线绳。
皂丝麻线【拼音全拼】:zào sī má xiàn
皂丝麻线【五笔码】:RXYX
皂丝麻线【拼音码】:ZSMX
皂丝麻线【解释】:皂:黑。黑色的丝线与白色的丝线搀杂在一起。比喻不清不白,关系混乱。
皂丝麻线【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若是停丧在家,待武松归来出殡,这个便没甚么皂丝麻线。”
皂丝麻线【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是非混乱
皂丝麻线【英语】:Soap silk twine
皂丝麻线【成语接龙】:
皂丝麻线--线断风筝
皂【相关成语】:
0、皂白不分: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1、皂白须分:皂:黑色。黑白要分清楚。比喻必须明辨是非。
2、皂丝麻线:皂:黑。黑色的丝线与白色的丝线搀杂在一起。比喻不清不白,关系混乱。
丝【相关成语】:
0、丝恩发怨:丝、发:形容细小。形容极细小的恩怨。
1、丝发之功:微小的功劳。
2、丝分缕解:细致而有条理的分析。
3、丝分缕析:细致而有条理的分析。同“丝分缕解”。
4、丝纷栉比:像丝一样纷繁,像梳齿一样排列。形容纷繁罗列。
5、丝毫不差:丝毫:都是微小的计量单位,用来形容极小或很小。形容一点也不欠缺。
6、丝毫不爽:丝毫:都是微小的计量单位,用来形容极小或很小。形容一点也不欠缺。
7、丝来线去:比喻纠缠连挂。
8、丝丝入扣:丝丝:每一根丝;扣: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
9、丝析发解:比喻细密而有条理地分析剖解。
10、丝绣平原:平原:指战国时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门下有食客数千人。用丝线来绣平原君。原表示对平原君极其钦慕。后也表示感激别人的恩惠。
11、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12、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13、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14、丝竹之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麻【相关成语】:
0、麻痺不仁: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
1、麻痹不仁: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
2、麻痹大意:麻痹:肢体失去知觉和运动机能障碍,比喻失去警觉。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3、麻姑献寿:献: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指祝贺寿辰。
4、麻姑掷豆:指神仙用法术点化事物。也比喻运笔法点缀文字,使诗文作品新颖,别具一格。
5、麻姑掷米:指神仙用法术点化事物。也比喻运笔法点缀文字,使诗文作品新颖,别具一格。
6、麻木不仁: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7、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9、麻中之蓬:麻:泛指麻类植物;蓬:飞蓬。生长在麻中的飞蓬。麻是直立向上生长的,故飞蓬也随之直立生长。形容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好的影响。
线【相关成语】:
0、线抽傀儡:傀儡:木偶戏中的木头人。比喻任人操纵控制的人。
1、线断风筝:象放上天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比喻一去不回来的人或东西。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6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