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走笔成文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走字【释义】:走,zǒu,从夭从止。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像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趋也。释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部首:走,部外笔画:0,总笔画:7表示:1、逃跑。2、往。3、泄漏。4、丧失,失去。5、步行。6、遵循;沿着。7、拜访,访问。8、死亡、逝世。
笔字【释义】:笔,汉语常用字,“聿”是“笔”的本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读作bǐ,其本义为手握由竹管和兽毛制成的软性书写工具书写,后引申指书写、书画作品、汉字的笔画、文件数量等。(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
文字【释义】:文,wen,从玄从爻。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故文即为符。上古之时,符文一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尚书序》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序》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古今通论》(1)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2) 同本义 [figure;veins]文,英语念为:text、article等,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为文章、文字,与古今中外的各个文学著作中出现的各种文字字形密不可分。古有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今有宋体、楷体等,都在这一方面突出了“文”的重要性。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文”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从大的方面来讲,它可以用于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用于用于表示单独的一个“文”字,可用于表示一段话,也可用于人物的姓氏。
走笔成文【拼音全拼】:zǒu bǐ chéng wén
走笔成文【五笔码】:FTDY
走笔成文【拼音码】:ZBCW
走笔成文【解释】:一下笔就很快写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走笔成文【出处】:明·无名氏《登瀛洲》第二折:“都要可便吟诗和韵,题着这新建瀛洲,则要个字意相关,走笔成文。”
走笔成文【近义词】:走笔成章、下笔成章、下笔便就
走笔成文【反义词】:搜索枯肠
走笔成文【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走笔成文【英语】:Write in writing
走笔成文【成语接龙】:
走笔成文--文章魁首--首下尻高--高掌远蹠--蹠狗吠尧--尧趋舜步--步步进逼--逼不得已--已成定局--局高蹐厚--厚往薄来--来龙去脉--脉络贯通--通俗易懂
走【相关成语】:
0、走斝飞觥:斝、觥:古代酒器。形容宴饮气氛热烈。
1、走笔成文:一下笔就很快写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2、走笔成章:一下笔就很快写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3、走伏无地:比喻没有藏匿容身的地方。
4、走骨行尸:走骨: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骨骼;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5、走过场: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6、走后门:比喻通过托情或利用职权等不正当的途径谋取通融或利益。
7、走花溜冰:比喻吹牛,说大话。
8、走花溜水:比喻吹牛,说大话。
9、走回头路:比喻倒退或按已经不合时宜的老规矩办事。
10、走火入魔:走火:过头。对某种事物迷恋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11、走及奔马:走:跑。跑的速度可及得上马的奔跑。形容走路飞快。
12、走街串巷: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或各个角落。
13、走了和尚走不了庙:人虽然走了,家却无法搬走。比喻难以逃脱。
14、走漏风声:消息被透漏出去。
15、走漏天机:走漏:泄漏。泄漏秘密。
16、走马到任:指新委官员急速到任。后亦泛指接任新职。同“走马上任”。
17、走马灯:比喻来往穿梭不停的事物。
18、走马赴任: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19、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笔【相关成语】:
0、笔饱墨酣: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1、笔笔直直:非常直,没有曲折、弯弧或棱角。
2、笔补造化:笔墨可以弥补自然界的不足。形容笔墨的作用大,笔力高超。
3、笔参造化:造化:创造化育。一支笔参与了创造化育。形容文笔高妙。
4、笔大如椽: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5、笔底超生:犹言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6、笔底春风: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7、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8、笔底生花:形容文采特异,作品华丽。
9、笔底烟花:比喻文章写得生动、出色。
10、笔伐口诛: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11、笔歌墨舞:指文笔奇妙精采。
12、笔耕砚田: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13、笔酣墨饱: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14、笔翰如流:指文笔快捷无滞。
15、笔精墨妙:笔触精到,着墨巧妙。形容书法、绘画、诗文等的技法巧妙,笔意精微。
16、笔老墨秀: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
17、笔力独扛:扛:用两手举。形容文笔雄健,文章的气势极大。
18、笔墨官司:笔墨:指文字或文章。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19、笔墨横姿: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
成【相关成语】:
0、成败得失: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1、成败利钝: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
2、成败论人: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3、成败荣枯:成功与失败,得志与失意。指人在仕途或事业上的得失荣辱。
4、成败兴废:成功或失败,兴起或衰退。
5、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6、成帮结队:犹成群结队。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
7、成城断金: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8、成都卖卜:汉代人严光在成都时靠卖卜谋生。比喻不做官靠自己的劳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9、成风尽垩:形容技艺高超。
10、成风之斫:形容技艺高超。同“成风尽垩”。
11、成佛作祖:佛教语。指修成佛道,成为祖师。比喻获得杰出成就。
12、成规陋习:指由于普遍效法而成为社会准则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或做法。
13、成何世界:算作什么社会。用来指斥社会风气不良,腐败不堪。
14、成何体面:算作什么样子。
15、成何体统:算作什么样子。
16、成己成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17、成家立计:犹言成家立业。
18、成家立业:指男的结了婚,有职业,能独立生活。
19、成精作怪:变成精怪,兴风作浪。比喻人捣乱骚扰,从事不正当的活动。
文【相关成语】:
0、文笔流畅: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1、文炳雕龙:炳:形容有文采;雕龙:擅长写文章。文章写得很出色,极富文采。
2、文不对题: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
3、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4、文不尽意:文章未能完全表达出心意。
5、文才武略:武略:军事方面的才能。既有文学才能,又有军事才能。形容文武兼备。
6、文采炳焕:本指豹身花纹,光彩四溢。后形容书法精技艺湛,光彩照人。
7、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亦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
8、文采缘饰:文采:指文章精采;缘饰:指衣物镶缀的花边。指花边文学,文笔精美。
9、文彩四溢:形容作品典雅。
10、文场笔苑:苑:荟萃的地方。指文学界。
11、文抄公:指那些剽窃别人作品的人。
12、文弛武玩:文武官员玩忽职守。
13、文川武乡:原指出文臣武将的地区。后指教化普及,风俗纯正的地区。
14、文从字顺: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15、文德武功:治理国家恩德昭著,对外用兵成绩斐然。旧时多用为赞誉帝王或重臣的颂词。
16、文东武西:本指汉初叔孙通所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将居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
17、文房四宝:俗指笔、墨、纸、砚。
18、文房四侯: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
19、文房四士: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23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