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单则易折,众则难摧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单字【释义】:单,多种读音,一般读作dān,表示单独,单一。又读作shàn,姓氏。原是一种原始的武器,用一段树桠在两段缚上石块制成。金文铭文通单戈(战):攻单无敌;马王堆汉墓帛书乙本《老子》有“善单者不怒”的文字。
则字【释义】:则,ze,从贝从刂。〈名〉(1)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2) 同本义 [criterion;norm;standard;rule]则,等画物也。——《说文》则,法也;则,常也。——《尔雅》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3) 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4) 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grade]《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 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5)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district about 300 square li]。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6) 标准权衡器 [standard weighing device]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易字【释义】:易,yi,日月为易,阴阳(交替)也。易是指易经里“易”的含义有三个,“变易”,“简易”,“不易”。易也是百家姓之一,始祖为齐桓公宠臣巫雍,字易牙。河北省有易县,易水河。一说,日月为易(日月亦为“明”,艮卦为光明象,此义从连山易之阶段即有之)。古有《列子·汤问》:“寒暑易节。”李斯《谏逐客书》:“移风易俗”等。
折字【释义】:汉字“折”,有shé,zhé,zhē三个读音,读作“zhē”时表示翻转,倒腾的意思。读作“zhé”时有断,弄断或弯转,屈曲等意义。作“shé”音时则表示“断”、“亏损”等意思。另外也可作姓氏,读作“shé”。
众字【释义】:众,zhong,从目从乑,多也。意义如下:(1) 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众”,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2) 同本义 [multitude;everyone]
则字【释义】:则,ze,从贝从刂。〈名〉(1)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2) 同本义 [criterion;norm;standard;rule]则,等画物也。——《说文》则,法也;则,常也。——《尔雅》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3) 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4) 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grade]《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 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5)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district about 300 square li]。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6) 标准权衡器 [standard weighing device]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难字【释义】:难 nán(1)(形)做起来费事的:~办。(2)(动)使人感到困难:这下把我~住了。(3)(副)不容易;不大可能:~免|~保。(4)(形)不好:~听|~看。(5)古又同“傩”nuó。
摧字【释义】:摧 cuī (cuò)【释义】 折断;伤害;毁坏:摧折|摧残|摧毁。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拼音全拼】:dān zé yì zhé,zhòng zé nán cuī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五笔码】:UMJRWMCR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拼音码】:DZYZZZNC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解释】: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从多气壮,别人不敢欺侮。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出处】:《北史·吐谷浑传》:“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也。”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灯谜】:一根筷子与一把筷子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用法】:作定语、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英语】:Single is easy to break, many are difficult to break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成语接龙】: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摧枯折腐--腐索捍马--马浡牛溲
单【相关成语】:
0、单兵孤城:单兵:寡弱无援的军队;孤城:孤立无依的城池。形容军队及其驻军的城池孤立无依,势力单薄,没有外援。
1、单步负笈:单步:徒步;笈:书箱。背着书箱,徒步外出求学。形容不怕吃苦,勤奋求学。
2、单车就路:单车:一辆车;就路:上路。只有一辆车上路。比喻人单势孤。
3、单车之使:
4、单传心印:佛教禅宗,不依经纶、语言、文字传教,以心传心,触机而发,故称其单传心印。泛指单线秘传,口授心记。
5、单刀赴会: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6、单刀趣入:单:单独。佛教语,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
7、单刀直入: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
8、单丁之身:丁:成年男子;单丁:独子。指没有兄弟的成年男子。
9、单夫只妇:单、只:一个。只有夫妇两人。也比喻仅有一男一女。
10、单复之术:单复:短长、纵横、单数和复数;术:战术。原指战国时期合纵连横之术。后泛指正规作战及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
11、单根独苗:比喻独生子或唯一的子孙。
12、单家独户:指单独一家一户。
13、单见浅闻:指见识短浅。
14、单椒秀泽:单椒:孤立的山峰;秀泽:秀丽的水泽。形容山明水秀,风景优美。
15、单门独户:旧指孤寒门第。现指没有亲友,人少势孤的家庭。
16、单枪独马:比喻孤身一人或单独行动。
17、单枪匹马: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18、单人独马:单枪匹马,单独行动。
19、单人匹马:单枪匹马,单独行动。
则【相关成语】:
易【相关成语】:
0、易道良马:易道:平坦的道路;良马:好马。坦途骏马,便于驰骋。比喻可以迅速前进,毫无阻碍。
1、易地而处:换一换所处的地位。比喻为对方想一想。
2、易地皆然:易地:更换位置。只要人的信仰一致,即使更换位置使之处于不同的环境,他们的表现也一样。
3、易地则皆然:改换到别人的环境,也会像别人那样看待问题。
4、易放难收:放:发出,开放。话说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告诫人说话要谨慎。
5、易口以食:犹易子而食。口,丁口。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6、易如翻掌:比喻事情及容易办成,不必费很大力气。同“易如反掌”。
7、易如反掌: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8、易如破竹:像劈竹子那样容易。形容办事顺利,毫无阻碍。
9、易如拾芥:容易得如同拾芥子一样。比喻事情极容易办成。
10、易若转圈:转圈:转动圆体的器物。像转动圆形的器物一样容易。比喻轻而易举且顺畅无阻。
11、易俗移风:改变习俗,转移风气。
12、易同反掌:比喻事情及容易办成,不必费很大力气。同“易如反掌”。
13、易衣而出,并日而食:易:更换;并日:两天并成一天。只有一件衣服比较体面,谁外出就换上;一天的饭食分作两天吃。比喻非常穷困。
14、易于反手: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15、易于反掌: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16、易于破竹:轻松得就象劈竹子。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17、易于拾遗: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18、易辙改弦:变更车道,改换琴弦。比喻改变方向、计划、做法或态度。
19、易子而教: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折【相关成语】:
0、折本买卖:折:亏损。亏损的生意。泛指吃亏的事。
1、折臂三公: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人有相 羊祜 父墓,后应出受命君。
2、折长补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3、折冲将军:折冲:挫退敌方的战车。三国时魏国大将乐进的封号。指英勇无比的人。
4、折冲口舌之间:折冲:引申为进行外交谈判;口舌:争吵。在辩论、争吵中进行外交谈判
5、折冲千里:折冲:指抵御敌人。指在远离沙场的庙堂上以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常用以形容高明的外交才干或在外交争端中取得胜利。
6、折冲万里:折冲:指抵御敌人。指在远离沙场的庙堂上以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常用以形容高明的外交才干或在外交争端中取得胜利。
7、折冲厌难:指能压服困难,御敌致胜。
8、折冲御侮:指抗击敌人。
9、折冲之臣:指忠勇之臣。
10、折冲尊俎:折冲:打退敌人的战车,指抵御敌人;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11、折冲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谈判中制敌取胜。
12、折鼎覆餗:餗,鼎内食物。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13、折而族之:推翻他,而且杀他的家族。
14、折桂攀蟾:折月中桂花,攀月中蟾蜍。旧喻科举极第。
15、折简相召:简:书写用的竹片。折竹片写信,召见对方。
16、折箭为誓: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
17、折胶堕指:极言天气寒冷。
18、折角之口:角:鹿角。折断鹿角的嘴。形容人口才很好,善于辩论。
19、折节待士:指屈己待人。
,【相关成语】:
众【相关成语】:
0、众喣飘山: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1、众喣漂山: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2、众喣山动: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3、众楚群咻:指众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后指众多外来的干扰。
4、众川赴海: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
5、众多非一: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6、众恶必察:恶:厌恶;察:考察。大家都不喜欢的,未必就坏,一定要调查后才可下结论。
7、众功皆兴:众:多。许许多多行业都兴盛起来。
8、众寡不敌:众:多;寡:少;敌:抵挡。少数敌不过多数。
9、众寡莫敌:众:多;寡:少;敌:抵挡。少数敌不过多数。
10、众寡难敌:众:多;寡:少;敌:抵挡。少数敌不过多数。形容彼此力量悬殊,难以匹敌。
11、众寡势殊:众:多;寡:少。形容双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极大。
12、众寡悬绝:双方人力多少相差极大。
13、众寡悬殊:众:多;寡:少;悬:表示极端的程度。形容双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极大。
14、众好必察:好:喜爱;察:调查。大家都喜欢的未必就好,必须要调查后才能下结论。
15、众好众恶:众人喜爱或众人厌恶。
16、众虎同心: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17、众毁所归:众人的毁谤集中之处。形容被大家所不齿。
18、众毁销骨:指众多的毁谤,可以销熔人的骨骼。比喻谗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19、众建贤才:建:建树。多多地选用优秀人才。
则【相关成语】:
难【相关成语】:
0、难得糊涂: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1、难得者时,易失者机:难:困难;时:时间;机:机会。难得的是时间,容易失去的是机会。军事上指要抓住战机。
2、难弟难兄:形容两兄弟都好,难分上下。现也反用,讽刺两兄弟都坏。同“难兄难弟”。
3、难分难解: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
4、难分难舍:分:分离;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开。亦作“难舍难分。”。
5、难逢难遇:指很少能遇见的人和事。
6、难割难分: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7、难割难舍: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不忍分离。
8、难更仆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9、难乎其难:指非常困难。
10、难乎为继:难于继续下去。
11、难乎为情:指情面上过不去。同“难以为情”。
12、难解难分: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
13、难解之谜:难以捉摸的事物,尤指微妙、难以理解或不易觉察、不易探索的事物。
14、难进易退:意思是做官前要再三考虑,去官时唯恐不速。
15、难鸣孤掌: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
16、难能可贵:难能:极难做到。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
17、难如登天:形容难办的事。
18、难上加难: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19、难舍难分: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离。亦作“难分难舍。”。
摧【相关成语】:
0、摧锋陷坚:摧:摧毁;锋:锋利;陷:攻陷;坚:坚锐。破敌深入。
1、摧锋陷阵:摧:击溃;锋:锋芒,引申为精锐;陷:攻入。攻入并摧毁敌军的阵地。
2、摧刚为柔:摧:挫败。变刚强为柔顺。
3、摧花斫柳:比喻摧残女子。
4、摧毁廓清:摧毁:彻底破坏;廓清:肃清。攻破敌阵,并加以扫荡。比喻彻底破处,肃清积弊或陈言。
5、摧坚获丑:摧坚:击溃敌精锐部队。丑:众,指敌人。挫败敌方精锐的军队,俘获敌寇。形容作战十分英勇。
6、摧坚陷敌:摧:摧毁;坚:军事工事;陷:攻陷。击败敌人的精锐,摧毁敌军的阵地。
7、摧坚陷阵:摧:击溃;坚:锋芒,引伸为精锐;陷:攻入。攻入并摧毁敌军的阵地。
8、摧坚殪敌:摧毁和歼灭强敌。
9、摧紧获丑:摧坚:击溃敌精锐部队;丑:众,指敌人。挫败敌方精锐的军队,俘获敌寇。形容作战十分英勇。
10、摧枯拉腐:折断枯树枝烂木头。比喻极容易做到。
11、摧枯拉朽: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12、摧枯折腐:折断枯树枝烂木头。比喻极容易做到。
13、摧枯振朽:犹摧枯拉朽。形容轻而易举。
14、摧兰折玉: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15、摧眉折腰:低眉弯腰。形容没有骨气,巴结奉承。
16、摧山搅海:摧:毁坏;搅:搅动。摧毁高山,搅动大海。形容神通极大,声势吓人。
17、摧身碎首:即粉身碎骨。
18、摧陷廓清:摧陷:摧毁;廓清:肃清。攻破敌阵,肃清残敌。比喻写文章打破陈规。
19、摧心剖肝: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