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中药休眠法无水保活淡水白鲢鱼

2020-09-13 13:5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中药休眠法无水保活淡水白鲢鱼
研究了在水温为3℃的情况下,丁香酚、肉桂醛、川芎嗪等中药对白鲢鱼的麻醉情况,并选取效果最明显,毒性最小的丁香酚将白鲢麻醉。并在水温为3℃的情况下,测定了丁香酚对白鲢鱼的麻醉效果。根据白鲢鱼的行为特征变化将麻醉过程分为三个状态,即入麻状态、完麻状态、深度麻醉状态。根据实验结果显示,丁香酚浓度为2.25~3ml/L,白鲢体长为49~53厘米,质量为1.5~1.6kg时。白鲢鱼进入深度麻醉的时间为9min~12min,在空气中无水存活9h40min~10h,存活率为80%。后期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出白鲢鱼血液中丁香酚浓度最高为1.1214×10-5 mg/mg。国家规定肉类中丁香酚类物质最高标准为0.002mg/mg。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关键词 丁香酚,川芎,肉桂,麻醉,无水保活运输
1引言    1
1.1白鲢    1
1.2天然中药材    1
1.3利用麻醉剂无水保活运输的研究现状    2
1.4利用麻醉剂对鱼类无水保活运输国内进展    3
1.5利用麻醉剂对鱼类无水保活运输国外进展    3
1.6本实验研究目的及意义    3
2材料与方法    4
2.1实验试剂与仪器    4
2.2实验用中药和白鲢    4
2.3无水保活运输框    4
2.4中药种类的选取    4
2.5麻醉剂溶剂的选取    5
2.6丁香酚麻醉剂的制备    5
2.7实验前对白鲢的预实验    5
2.8白鲢的麻醉    6
2.9白鲢进入不同麻醉状态所需时间的测定    6
2.10呼吸速率和无水保活时长的测定    6
2.11标准曲线的制定    6
2.12鱼血前处理和血液中丁香酚浓度的测定    7
3实验结果及分析    8
3.1不同溶剂对白鲢麻醉的影响    8
3.2不同中药对白鲢的麻醉效果    8
3.3不同丁香酚药液浓度对白鲢呼吸速率的影响及分析    9
3.4白鲢进入不同麻醉状态所需时间及分析    9
3.5白鲢麻醉后复苏时长的结果与分析    11
3.6白鲢血液中残留丁香酚浓度测定及分析    12
4讨论    13
4.1不同溶剂制备丁香酚药液对麻醉白鲢的影响    13
4.2白鲢血液取样对最终丁香酚浓度测定的影响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引言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大家越来越重视食物的安全性和食物中营养的全面性。肉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但是有极高蛋白质的同时,又给食用者带来极高的脂肪含量。如果一个人体内脂肪含量过高的话,轻则引起人体形肥胖影响美观,重则引起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给我们身体内各个器官带来额外的压力,引起气喘、身体不适,甚至导致脂肪肝,直接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而鱼类食物恰好和肉类食物相反,它在有极高蛋白质含量的同时,又含有极低的脂肪含量,是人们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必不可缺少的一类食材。在2000年~2004年期间,我国国内的水产品生产量和消费量都在以较快的速度逐年增加,分别由2000年的4729万吨增长到2004年的4855万吨;消费量则由2000年的928万吨增长到2004年的1300万吨[1]。正是由于水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与其相关的水产品加工、运输、生产等一系列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鱼类生活在水中,而许多与水产品相关的事项,比如鱼类的人工繁殖、捕捞、运输和进入市场上销售都需要将鱼从水中取出,而鱼类离开水体后,鱼类受到惊吓都会引起鱼类的应激反应和缺氧,减少鱼类在空气中存活时间,降低鱼类运输距离,死亡率增加,导致水产养殖的成本上升。水产品的新鲜程度直接能影响到水产品自身的价格,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水产品还是以新鲜程度越高则定价越高。所以在运输过程中提高其保鲜度,能够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经济效益。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提高其对水产养殖业意义非同寻常。
1.1白鲢
白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白鲢由于其性急躁,喜跳跃,再加上其抗氧性较差,水中缺氧死亡速度快[2]。所以在运输过程中效率低,死亡率高。合理使用麻醉剂能降低白鲢鱼因为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机体消耗,减少人为操作和运输过程中对鱼体的伤害,提高运输存活率。
1.2天然中药材
1.2.1肉桂
肉桂中对白鲢有麻醉作用的物质为肉桂醛。肉桂醛通常称为桂醛,天然存在于桂皮油、藿香油、风信子油等精油中。桂醛有顺式和反式两种,现商用的桂醛,都是反式体。目前最常用的合成方法是在近临界水中,以苯甲醛和乙醛为原料,在无任何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肉桂醛。天然肉桂醛也可取自桂油和肉桂皮中用亚硫酸氢钠生成加成物,再用碱分解分离,然后精制而得。肉桂醛在香料、医药、化工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其本身具有良好的扩张血管、麻醉个体、促进血液循环、令人兴奋的功效,有轻微的毒性。在轻微的剂量下,小鼠表现特征为嗜睡[3]。
1.2.2川芎
川芎中主要的有效物质为川芎嗪。为无色针状的结晶,熔点在80℃左右(显微测定),沸点为200℃具有特殊异臭,有吸湿性,易升华。易溶于热水和石油醚,溶解于氯仿和稀盐酸,微溶解于乙醚, 不溶于冷水。有收缩心肌、抗菌和增加麻醉个体肾血流量的作用。有轻微毒性。
1.2.3丁香
丁香中有麻醉作用的主要是丁香酚。丁香酚(Eugenol)即2-甲氧-4丙烯基酚,为一种微黄色的液体。丁香酚被机体吸收后,能快速的地从血液和组织中排出。在医学上在牙科手术中用于麻醉剂。在食品中作为香料时,我国明确规定在肉类食品中剂量为40~2000mg/kg。丁香酚液体制剂在淡水和海水中溶解性较好,能够同时满足安全性、高效性和低成本的要求,是近年来很受关注的一种水产麻醉剂,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亲鱼采卵、活鱼运输及手术过程中[4]。
1.3利用麻醉剂无水保活运输的研究现状
鱼类中有丰富的蛋白质,有丰富营养的同时也带来了鱼类本身容易变质和死亡的问题。所以传统活鱼的运输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保障鱼类的活性。并且传统的活鱼运输需要大量的水和较低的温度来保证鱼的活性,而且由于运输中水体中的鱼密度较大,加上汽车在公路上的跌波,鱼在水箱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大大降低存活率。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活鱼的运输距离和加大了厂家的运输成本。无水保活运输技术是利用药物将鱼麻醉,使其处于半休眠或完全休眠的状态,减少鱼类新陈代谢的速度,降低体内能量的流失,从而延长个体的存活时间,达到长时间的存放以及远距离、大批量的运输目的。而利用中药对鱼类进行麻醉,不仅在食品安全上没有任何危害,而且麻醉后得鱼不需要大量的水作为运输的载体,减少了厂家的运输成本,鱼在麻醉时,生理代谢基本停止并且不会因为挤压的空间而相互撞击,无疑又加长了鱼类的运输距离和提高了鱼类的存活率[11]。运输结束后,将鱼类放入清水中可很快复苏,因而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每一种麻醉剂都有各自的特点,因而不同类型的麻醉剂对同一种鱼的麻醉效果也有所不同[5]。虽然用中药麻醉时,各类物质有一定挥发性,会产生明显的气味,但权衡利弊,总的来说利用中药发展鱼类的无水保活运输技术,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1.4利用麻醉剂对鱼类无水保活运输的国内进展

结论
1.肉桂、川芎、丁香这三种中药麻醉效果最好的为丁香,川芎效果次之,最差的为川芎麻醉效果不明显。
2.用乙醇作为丁香酚麻醉剂的溶剂时效果要比水更好。可能是因为酚类物质较难溶于水。
3.丁香酚对白鲢有较强的麻醉作用。8L水中加入18mL的丁香酚药液,白鲢可在3min29s进入麻醉状态,麻醉时长达10h。
4.麻醉后的白鲢血液中丁香酚含量低于国家食品安全的标准,可用于食用。
5.麻醉后得白鲢在进行无水保活运输时,需要保持鱼体表面湿润,防止鱼体因为过度干燥而引起的死亡。
6.丁香酚浓度越高,白鲢进入麻醉状态所需的时间就越少。但是浓度如果过高,会降低白鲢麻醉的时长,甚至直接引起白鲢的死亡。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wgc/2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