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就业补助支出的地区比较研究(附件)【字数:16502】

2024-02-25 12:5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文通过手动收集的方式,全面地收集我国31个地区人社部门的年度决算数据,制作了地区近五年(2013年-2017年)的就业补助资金支出情况表,从支出数据的角度来研究就业补助相关问题。分析了我国就业补助资金的相关政策规定、地区规定差异,对支出内容进行分类以研究就业补助支出的结构。另外结合《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制作了系列表格和柱形图,详细分析了我国就业补助资金支出规模、结构问题、管理问题以及地区差异,并对于这些问题给出了一定的建议。还结合地区的一系列指标以及就业政策分析了地区差异的原因。本文认为,提高就业补助支出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就业,我国地方政府应当适当提高就业补助支出,同时各地区就业补助支出结构和资金的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一定的优化与改革。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就业补助现状分析2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2
1.国外研究现状2
2.国内研究现状2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3
二、就业补助政策分析3
(一)就业补助相关法律法规分析3
(二)就业补助支出内容分析4
(三)地区就业补助规定差异分析4
三、地区就业补助支出比较分析5
(一)地区就业补助支出规模比较5
1.总体规模、相对规模、人均规模6
2.增长情况7
3.就业补助支出与地区客观因素关系7
(二)地区就业补助支出结构比较7
1.地区支持类与补助类支出8
2.就业政策前后地区支持类与补助类支出9
(三)地区就业补助支出其他问题分析10
四、地区就业补助支出差异和相关问题原因分析10
五、就业补助支出相关建议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附录13
我国就业补助支出的地区比较研究
引言
引言
今年2月12日至3月15日,国家四部委(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在全国开展“2019年春风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行动”,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如加强就业服务、组织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减轻相关企业负担、制定扶持就业政策、整顿相关人力资源市场等,这大大方便了农民工向城市转移寻找工作,增加农民工的收入,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对于农民工等就业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的重视。
“2019春风行动”的经费正属于本文研究的就业补助资金,它有着专门的账户列支,春风行动仅仅只是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冰山一角。对于就业问题,各地政府往往安排了专门的资金,以此来促进就业,这类资金是就业补助资金。政府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就业补助资金运作,其申请、发放都有比较规范的流程,就业补助资金的使用,给我国的就业提供了很强的动力。从我国就业补助资金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就业补助资金的相关法律法规颁布时间并不长,就业补助资金的运作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随着就业补助资金规模不断加大,这些问题渐渐成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拦路虎,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变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就业补助资金的运作存在的问题有许多方面,如支出总量是否合适、支出结构是否合理以及管理是否严格规范等等。本文将根据我国31个地区近五年的就业补助支出详细数据,来分析就业补助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含规模问题、结构问题与管理问题等。
一、 就业补助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就业补助问题的文献主要围绕工资补贴进行研究。Molana,Montagna(2018)研究了内生劳动力供给企业的工资补贴,认为一次性的岗位进入补贴在提高就业和福利方面不如统一的工资补贴有效;Jaenichen,Stephan(2011)研究了德国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向雇主支付有针对性的工资补贴,并运用倾向性的分配法来考察其对困难就业人员就业率和失业率的影响,得到了补贴对参与者就业前景有利的结论;N. Griffin(2009)对1975年以来日本“就业调整补贴”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得到补贴可以增加经济周期中的产出波动、减少就业波动的结论。大部分的国外学者同意提高工资补贴可以促进就业的观点,同时也认为政府应该适当地加大工资补贴的力度,从而促进就业。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就业补助的相关研究视野比较开阔,存在许多方面,如支出现状及效果、相关政策研究、就业影响、管理监管、责任界定、国际比较与地区比较。在支出现状及效果方面,严小庆(2018)对上海市就业投入进行了支出现状、支出功能、支出结构方面的分析,建议科学界定就业资金的功能定位和支出划分;林寿富(2013)运用DEA方法对财政就业支出的效率进行研究,建议加强预算管理和政策宣传;李超(2011)对财政就业支出的实行效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议加大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力度,以此来促进就业,同时也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在相关政策研究方面,张丽宾(2015)对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政策文件、财政投入、政策执行力方面进行了研究,建议进一步完善积极就业政策;黄颖秋(2014)对我国积极就业政策进行了相关研究,建议加强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加大积极就业政策的财政投入力度来支持就业;张雪平(2012)分析了我国就业状况和促进就业的财政及税收政策,建议加大就业补助额度,优化就业补助结构,另外还应调整并规范统一的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来提高就业;李欣儒(2011)研究了我国支持就业财政政策的不足之处,建议增加政府对就业的投入力度,适当增加财政就业补助支出,另外还需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和就业再就业公共服务。在就业影响方面,杨晓妹,王有兴(2016)详细地分析了我国财政就业支出的结构变化,实证检验了积极就业支出和消极就业支出两方面对于不同群体就业状况的调节效果,认为日后需要提高积极就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具体措施是促进积极就业支出来调节就业结构;李娜,袁志刚(2015)运用了劳动力市场均衡模型,对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如何影响就业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对于提高就业率会起到了比较明显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也需要适当完善支出结构;张长浩(2014)研究了中国政府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如何影响就业与失业,同时分析了影响机制,他认为政府在加大社会保障与就业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也应该优化支出结构,以此来促进就业。在管理监督方面,杜蓉(2018)对就业补助资金监督管理和风险预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查改结合、以审促建的建议;鲁怀忠,王志勇(2007)对于就业再就业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建议加强中央拨付资金,同时需要完善就业扶持相关政策。在责任界定方面,陆草(2018)研究了当前失业保险与就业补助资金在支出项目内容上的交叉问题,建议两者重合的补贴项目明确各自的支出责任。在国际比较与地区比较方面,魏晨宇,代懋(2017)分析研究了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以来青年基层就业政策的三个阶段,认为我国应该借鉴美国关于青年基层就业政策相关经验,通过政府和相关部门来制定更为细致、更为因地制宜的基层就业政策,另外还需进一步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加大相关方面的优惠力度;陈伟雄(2011)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就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开展情况,同时分析了其评价方法,认为我国必须要建立科学完整的有关就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政府还应完善就业绩效评价相关法律法规;邱荣燕、曹薇(2017)以中国31个地区19982014年的详细数据为样本,对地区分东、中、西部进行分组回归分析,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运用双重门槛模型,对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对于就业非对称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这种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董云霞(2013)运用泰尔系数,来对中国自2007年以来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地区差异的总体状况进行测度和分解,认为地区内部差异是地区差异的主要致因,建议提高统筹层次来缩小地区间差异。国内学者们研究角度相对宽泛一些,或是支出规模与结构、或是政策问题、或是管理问题,分析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比较有效的建议。虽然国内研究角度多样,但国内学者同国外学者一样,普遍认同提高就业补助能够促进就业的观点,也认为我国就业补助支出规模和结构有待改进提高。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ehuixue/562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