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中华绒螯蟹洄游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研究(附件)【字数:7080】

2024-02-24 15:4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为了研究中华绒螯蟹在洄游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水平的变化特征,于2015年汛期内在长江下游8个断面采集样本并测定了3种抗氧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在相同采样断面,大规格个体抗氧化酶活性高于中小规格个体,且雌蟹抗氧化酶活性大于雄蟹;在不同的断面,相同规格的个体在洄游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本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华绒螯蟹在洄游过程中的生理特征及其适应性变化,为保护和恢复中华绒螯蟹的资源提供研究素材。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 材料与方法4
1.1 样本采集 4
1.2 材料采集和处理 4
1.2.1 现场处理4
1.2.2 实验方法4
2 结果与分析6
2.1 实验样本渔获规格6
2.2 各断面中华绒螯蟹抗氧化酶活性6
2.2.1 过氧化氢酶8
2.2.2 总抗氧化能力 8
2.2.3 超氧化物歧化酶8
2.3 各断面不同规格中华绒螯蟹的抗氧化酶活性比较8
2.3.1 特定断面不同规格之间的雌雄比较8
2.3.2 各断面小蟹抗氧化酶活性比较11
3 讨论14
3.1 中华绒螯蟹的洄游与抗氧化能力14
3.2 中华绒螯蟹洄游过程中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15
致谢15
参考文献15
中华绒螯蟹洄游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研究
引言
引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等,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ca)、十足目(Decapoda)、方蟹科(Grapsidae),绒螯蟹属(Eriocheir),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中华绒螯蟹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甲壳动物,对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长江干流及通江湖泊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中华绒螯蟹资源量及分布区域均呈萎缩态势,因而成为关注和保护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的重点目标[1]。
鱼类和甲壳类动物的迁徙行为称为洄游,在中华绒螯蟹的生命周期中,共有两次洄游过程,即索饵洄游和生殖洄游[2]。中华绒螯蟹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每年秋末冬初从江河湖泊向长江河口区顺流下迁,作生殖洄游;次年春季,幼蟹由河口区溯江而上作索饵洄游,在沿途适合的水体中育肥,其洄游足迹向西可达湖北断面[34]。水生动物组织中的抗氧化酶是反映机体抗氧化作用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它们能够清除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由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病变或病原微生物[5]。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华绒螯蟹的研究围绕的主要方向是对其个体的,包括对肢体成分[6],免疫系统[7],能量流动,分子学分析研究或某种特定物质成分、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等方面[815],而关于其在洄游通道上的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则未见报道。本试验在2015年汛期内在长江下游洄游通道上设置采样断面,采集中华绒螯蟹实验样本,测定其抗氧化酶活性并分析其变化特征,为中华绒螯蟹洄游过程中的生理需求研究提供了基础积累[16]。
1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
/
图 1 采样断面图
在中华绒螯蟹的洄游通道上设置安庆、铜陵、当涂、南京、镇江、靖江、南通、长兴岛共8个采样断面,在中华绒螯蟹汛期内使用蟹拖网采集样本。
表 1 样本采集情况
采样断面
安庆
铜陵
当涂
南京
镇江
靖江
南通
长兴岛
样本数量
32
31
34
30
36
36
34
38
采集时间
2015.10
2015.10
2015.10
2015.10
2015.11
2015.11
2015.11
2015.12
1.2 材料采集和处理
1.2.1 现场处理
所有采集的样本进行标记编号并迅速解剖,充分剥离取得肝胰脏等组织后放入有干冰的保温箱中暂时保存,带回实验室转入80℃的冰箱中保存备用。
1.2.2 实验方法
1.2.2.1 过氧化氢酶(CAT)的测定
过氧化氢酶活力定义:每毫克组织蛋白每秒钟分解1μmol的H2O2的量为一个活力单位。
组织匀浆液的制备:将肝胰腺解冻后,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组织重量,转入玻璃匀浆管中,根据重量(g):体积(ml)=1:9的比例,加入9倍体积的预冷0.9%生理盐水,然后在冰水浴条件下制备成10%的匀浆液2500r/min离心十分钟,取上清液,再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最佳取样浓度,待测。同时使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匀浆蛋白浓度。
表 2 过氧化氢酶活力实验操作表
对照管
测定管
组织匀浆(ml)
0.05
试剂一(37℃预温)(ml)
1.0
1.0
试剂二(37℃预温)(ml)
0.1
0.1
混匀,37℃准确反应1分钟(60秒)
试剂三(ml)
1.0
1.0
试剂四(ml)
0.1
0.1
组织匀浆(ml)
0.05
混匀,波长405nm,光径0.5cm,双蒸水调零,测定各管吸光度值。
计算公式:
组织匀浆中CAT活力(U/mgprot)=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scyz/560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