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基于全域旅游的“互联网 旅游”商业模式发展研究【字数:7511】

2023-04-14 14:5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基于全域旅游的“互联网 旅游”商业模式发展研究
摘要
随着人们消费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加,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在旅游市场中,“互联网+旅游”市场的份额在不断增加,传统的旅游行业在旅游市场的份额在逐渐减少,“互联网+旅游”企业竞争加剧,各种“互联网+旅游”商业模式竞相上演。
本文立足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现阶段“互联网+旅游”商业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材料收集,为本文撰写奠定知识基础。文章从理论角度入手,首先分析该模式发展背景,并对该模式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对“互联网+”推动旅游市场的结构性转变和驱动力进行了深度分析,通过案例归纳了当今已经形成的“互联网+旅游”商业模式,探讨了“互联网+旅游”商业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商业模式,全域旅游
  前言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实力和网络技术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随之旅游产品由高档奢侈品变成了大众消费品,这就导致了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与传统旅游行业产品的单一化产生了矛盾,传统旅游行业的商业模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当今时代旅游行业不断产生的新的发展需求。因此,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产品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旅游行业必须要注入新鲜的血液,对传统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
由于现在旅游市场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大众化、散客化、多元化,和传统旅游市场的弊端严重阻碍了旅游行业的发展,传统旅游业的改革迫在眉睫,建设和发展全域旅游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全域旅游的发展和完善中,各种产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都在协调配置、合并重组,旅游的资源有机融合推动着旅游行业的优化升级。旅游行业逐渐开始进行生态融合,逐渐向着规模化、战略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对于先进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旅游行业需要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资源的有机整合和配置,互联网网络技术成为了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
且随着互联网移动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游、购、娱都可以通过一部智能化手机来完成,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互联网强大的整合能力和技术实力是传统旅游业进行旅游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升级必不可少的工具,旅游业也会为“互联网+”提供新的发展机会。互联网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旅游业的迫切改革,孕育和催生着以互联网为技术载体的旅游新业态、新模式,社会上开始出现了像携程、途牛、去哪儿网等这样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旅游商业新模式,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壮大,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互联网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和资源整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全域旅游建设和发展的有效手段。
基于此,本文围绕我国“互联网+旅游”的商业模式发展现状、发展背景、发展驱动力以及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在全域旅游视角下,通过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互联网+旅游”商业模式的发展和类型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这种新商业模式的发展规律和变量,总结出“互联网+旅游”商业模式的优势及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以上的研究、探讨和分析提出“互联网+旅游”商业模式发展新思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性作用。
  1.选题背景及相关概念概述
  1.1选题背景
1.1.1中国已进入移动互联网终端时代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不断的成熟,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移动互联网的宽带化程度也随之增高,移动通信产业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的进行着优化和升级,传统的以通话为主的移动终端逐渐被取代,以综合性信息处理为主要功能的新型移动互联网终端成为发展的主流。
图1.12011年—2017年智能市场占比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局)
由图表可见智能手机市场在手机市场的占有率逐年增加,到2017年已经达到了74.3%,智能手机终端产品已经占据了70%以上的手机市场。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使得移动终端不在成为互联网技术发展最落后的领域,移动网络终端有了质的飞越,智能手机的发展使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逐渐大众化,智能手机这样的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成为了人们进行网上活动的主要渠道。移动互联网终端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的新的信息服务和电商平台,它在人和互联网之间搭建起了便捷的桥梁,促进了网络资源交互,移动互联网终端时代已经到来。
1.1.2全域旅游成为旅游行业发展主流
伴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的购买力增大,对于不断增加的精神生活的需求使得旅游已经成为大众消费产品,自驾游、短期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初具规模,旅游需求呈现的多样化趋势,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发展全域旅游已经势不可挡,2015年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同时李金早局长提出:在两千多个县中,每年以百分之十的规模开发全域旅游。2015年开发全域旅游的县要达到两百个,三年要达到六百个,2016年2月5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信息年显示,首批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市县有二百六十二个。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1.2相关概念概述
1.2.1全域旅游概念:
全域旅游是以拉动经济增长为目的的,是一种通过发展旅游业的方式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包括范围很大,是在一定区域内,将各种资源,如旅游资源、其他相关产业资源、公共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等进行系统整合,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区域范围内各种资源和相关产业的碰撞。
1.2.2“互联网+”概念:
互联网是在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产物,而“互联网+”则是互联网发展过程的新业态。“互联网+”是互联网不断发展、应用和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就当前社会经济形势来看,离不开“互联网+”的作用,现阶段,“互联网+”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断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为新技术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利于实现数据信息化,为社会经济实体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1.2.3“互联网+旅游”的概念:
“互联网+旅游”是将传统旅游产业通过“互联网+”的社会资源配置优化和集成实现其数据化和网络化,它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等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的旅游产业链进行整合优化,为用户提供更具个性化、全方位以及多样化的旅游服务和产品。“互联网+旅游”是互联网和旅游行业深度融合的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旅游新模式。
  2.“互联网+旅游”商业模式发展背景及现状分析
  2.1PEST分析
2.1.1政治背景分析
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重点开展推进旅游区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物联网设施建设、支持在线旅游创业创新、大力发展在线旅游新业态、推动“旅游+互联网”投融资创新、开展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等十大行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针对互联网强国战略做出了明确指示,推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对“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奠定了政策基础,后xxxxxxxx又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会议上强调了互联网强国战略的重要性,深入阐述互联网强国战略指导思想。2019年8月xx办公厅针对网络强国发布指导意见,互联网市场秩序维持和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顶层设计,极大的促进了线上旅游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服务业”,鼓励互联网的文化、旅游、体育等新兴服务领域引入社会资本。
这些推动“互联网+旅游”发展的利好政策提出,引导了旅游市场的资源调配和整合,推动了“互联网+旅游”相关平台的改革与发展,在政策方面极大的推动了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进一步加深了旅游业各个领域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旅游业互联网化的进程,为“互联网+旅游”提供了目标支持和政策保障。
2.1.2经济背景分析
(1)国内外旅游消费态势利好
图2.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图2.2国内旅游总花费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由表可知,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国内居民旅游总花费增加速度逐年加快,增长趋势明显。我国国民旅游消费潜力巨大,随着国民收入的逐年增加,国民对于旅游消费要求和欲望不断提升,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规范化的特点,新的旅游需求热点不断增加,这将推动旅游行业的消费结构转型。
(2)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从投资需求的角度出发,在之前的30多年中,中国进行着规模性的、强力的经济开发和建设,传统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随着不断的开发建设,中国传统产业开始逐渐饱和,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中国的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融资方式已经过时,中国需要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来创造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来产生新的投资机会。
从消费需求的角度出发,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结束了模仿型排浪式消费,新时代的消费特征逐渐变为个性和多样化,产品质量、创新创造成为了新产品开发的重中之重。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服务业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领域,进行着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改革旅游行业逐渐适应了经济新常态,旅游行业必将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并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3)智慧旅游的兴起
智慧旅游是一种旅游新形态,以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并应用于旅游服务和产品的体验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对旅游以及相关资源的有机开发和整合,它能够更好的为社会、企业提供更加智慧服务。
当今社会,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大数据、信息化发展迅速,智慧旅游在旅游产业的影响程度加大,已经成为推动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全国各地对智慧旅游建设重视程度越来越深,并且不断地开发适合当地发展的智慧旅游项目,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智慧旅游充分旅游利用“互联网+”的优化、集合的特点,将不同的产业与互联网相连接,形成“互联网+多种产业”的新模式,促进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形成新的利益关系,不同产业利益关系的建设促使产业之间相互合作、协同发展。
智慧旅游具有大数据、云计算这样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利用这种技术智慧旅游可以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为旅游消费者提供智能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2.1.3社会背景分析
千禧一代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
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千禧一代”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对于这一代人的影响程度非常深,他们伴随着互联网长大,这代人和互联网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并且“千禧一代”社交性强并且具有很强的购买能力,根据红移研究公司的研究显示,“千禧一代”智能手机的使用率达到了97%,全球最高。
因为处于社会、经济背景的原因,“千禧一代”是集个性、好奇、品牌以及互联网于一体的一代。“千禧一代”对产品的差异化的要求更加高,更加喜欢独一无二、独特、与众不同的商品,他们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特点,这一代人独特的需求观念产生了全新的旅游消费主张。
图2.3千禧一代旅游关键词

在“千禧一代”中已经有73%的人超过了17岁,他们已经开始步入社会工作中,随着他们收入的不断增加,其购买力越来越大,他们逐渐成为旅游市场主要的消费群体,他们独特的消费价值观进一步影响着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
2.1.4技术背景分析
(1)云计算与大数据
云计算与大数据是新技术发展的结果,主要用于处理复杂问题,是一种新思维下的技术手段。中国的云计算与大数据已经超过很大发达国家的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水平,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旅游平台的大数据应用主要是通过对所收集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评估这些信息中旅游信息的价值,了解旅游市场的动态变化,从而更好明确旅游市场定位,促进旅游产业的更好发展。旅游大数据平台通过云计算处理过的数据信息,分析旅游用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从而进行精准营销,挖掘、培养和开发忠诚消费者。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是“互联网+旅游”的发展的基础,“互联网+旅游”新模式的建设离不开这样先进的技术,它也为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图2.4云计算与大数据运用流程图

(2)物联网技术成熟
物联网依托通信网络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设备对信息进行深度分析以实现人和物、物和物信息交流和连接,从而达到对目标对象进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网络系统。
物联网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有很多,例如:GPS定位系统、旅游预订系统、景区监控系统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游客和旅游企业,在物联网信息体系中,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地点的选择、路线的规划以及旅店的订购,物联网技术能够满足旅游方面的一体化管理。物联网能够进行信息的共享,它能够将景区、旅店、交通等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共享,并且能够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为消费者提出更具实际的建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很好的有机整合,并促进了全域旅游的发展。
物联网在旅游行业的应用,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具有很非常大的价值,并且物联网改变了我国旅游市场的传统旅游模式,创造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旅游新模式。
(2)移动通信技术发展,5G时代到来
移动通信是一种通信方式,它能够让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移动通信进行交流和沟通,移动通信技术在“互联网+旅游”新模式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构建物联网的核心,移动通信的发展,以电脑为主的互联网旅游应用逐渐被淘汰,旅游应用服务也开始向以旅游者为中心转移。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迅速的发展,中国已经从一代(1G)发展到了四代(4G),并通过以华为为首的中国通讯公司的努力和研发,已经开始向第五代(5G)发展,2018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关于5G通信技术的研发,掌握了关键技术,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掌握5G技术的国家。目前,我国5G技术已经可以进行商业化运行。5G技术在旅游方面的应用,可以更高效的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5G技术必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旅游”的发展和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旅游体验。
  2.2发展现状分析
2.2.1发展历程分析
(1)“互联网+旅游”发展阶段分析
第一阶段:萌芽期(1997-2003)
1997年是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开始兴起了互联网投资,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门户网站和人民网、新华网等著名的网站在这一年纷纷成立,大量的资本进入了互联网市场,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传统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旅游行业也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华夏、携程和艺龙等中国第一批互联网旅游网站成立。
2000年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发展遭到了阻碍,赔多赚少成了互联网旅游企业面临共同问题,为解决发展问题,互联网旅游企业开始探索适合互联网旅游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在这一时期,携程收购了北京现代运通订房网络、艺龙收购了LOHOO(酒店预订公司)。线上公司开始通过收购其他传统旅游企业和小型互联网旅游企业来扩大市场,稳定发展。互联网旅游企业的收购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旅游企业和传统旅游企业的融合发展,为旅游行业带来了发展生机。
2003年非典的爆发严重冲击了互联网旅游行业。
萌芽期的互联网旅游企业主要是利用网络集中目标客户,在网上预定服务,在线下消费的形式来赚取佣金,其主要业务是“机票+酒店”。
第二阶段:发展期(2003-2008)
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互联网旅游开始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如:携程、艺龙在美国NASDAQ上市。去哪网打造的线上旅游业务价格比较的搜索引擎平台,为中国市场旅游服务和产品价格混乱提供了解决方法,为中国互联网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途牛、去哪儿、同程为主要代表的垂直细分型的线上旅游企业顺应了当时旅游市场的潮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满足了目标受众的需求,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互联网旅游市场有了明确的定位,个性化、多元化和差异化成为中国互联网旅游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第三阶段持续完善期(2009-至今)
2009年开始,旅游行业市场的细分化程度和社交化程度越来越深,旅游社交化成为刺激旅游消费者消费的重要因素,像马蜂窝、旅人网等线上互联网旅游企业开始推出旅游攻略、点评服务等具有社交性的服务项目。社交型旅游服务项目的推出对线上旅游发展起到了催化和促进作用。
2013年之后,智能手机成为大众消费品,移动互联网进入大众市场。随着互联网进一步的普及,极大的释放了互联网旅游市场的潜力。线上旅游企业为适应抢占新的旅游市场,根据旅游消费者消费需求和习惯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纷纷研发推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线上旅游APP,极大程度上整合了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在内的旅游资源,不同的行业开始进军线上旅游市场,旅游市场进一步被细分,极大的促进了互联网旅游行业的发展。
2018年线上旅游市场逐渐成熟,形成了稳定的线上线下旅游市场格局,互联网旅游产业进入了持续平稳的发展阶段。同时“互联网+”、智慧旅游新概念的提出,促进了旅游服务的升级,为互联网+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方法。
(2)中国互联网旅游发展阶段AMC模型
图2.5中国互联网旅游发展阶段AMC模型

2.2.2“互联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互联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图2.62012—2018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统计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根据统计图显示,2012年到2018年中国互联网的市场规模正在持续性的增长,增长率平均在30%左右,2018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额达到了9754.25亿元,中国线上旅游市场规模增长呈现快和稳的特点。到2016年,增速放缓。但是增长率仍然持续在9%以上,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由图可知,中国未来的线上旅游市场规模仍会处于增长的状态,但会缓慢增长趋于稳定。
(2)中国互联网旅游市场结构分析
图2.7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细分结构图

(资料来源:易观数据)
由表可知,在线交通产品在互联网旅游市场交易额和成交量最大,在线交通市场占据互联网旅游市场所占比重的很大,超过互联网旅游市场总比的70%以上,但是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旅游体验,在线度假旅游和在线住宿产品市场在互联网旅游市场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在线住宿产品市场的增长速度逐年加快。由柱状图可知,在线住宿和度假旅游所占比例较小,但是发展空间巨大,在未来线上旅游发展中将会成为发展的主要方面。
2.2.3“互联网+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瓶颈分析
由图2.6可知,中国互联网旅游市场虽然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是从2016年开始增长率开始以较快的速度下降,到2018年由56%下降到了9.3%,两年的时间下降了46.7个百分点,互联网旅游交易规模放缓,中国互联网旅游市场将遇到瓶颈期。经分析研究,互联网旅游市场瓶颈由以下几点:
(1)互联网旅游寡头企业垄断市场
2015年在百度的推动下携程和去哪儿进行了合并。这两大线上旅游企业的合并使得携程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逐渐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旅游市场最大的线上旅游企业。在线上旅游领域中,以绝对地位主导着机票和酒店两大在线业务。在除酒店和机票两大线上旅游领域之外,如在线旅游度假等其他线上旅游市场由已经发展完善成熟的几大线上旅游企业瓜分,主要企业为:同程、途牛、驴妈妈、马蜂窝等。
(2)互联网旅游企业不正当竞争
互联网旅游企业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扩大自身在旅游市场的规模,逐渐出现了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最主要的不正当竞争策略是“烧钱”战,大量的进行补贴,进行惨烈的价格战,如互联网旅游企业推出的“一元”出境游等类似的活动,通过疯狂补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6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