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浅谈陕北剪纸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字数:4984】

2023-03-29 14:2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浅谈陕北剪纸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陕北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部分继承了人类神秘的原始思维,一方面在漫长、封闭的空间孕育。陕北民间剪纸图形根植于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渊源中,剪纸艺术从民族传统中走出来不是简单的重复移位和变异,而是从传统艺术中提取元素,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所创造出来的新的剪纸图形既保留本土艺术的神韵,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全新的视觉形象和视觉效果。

  关键词:民间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剪纸艺术



  前言

  现代艺术设计已经融入中国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现代艺术设计作为一个舶来品,其负面影响正日益突出。艺术设计整体西化的现象影响着中国现代设计可持续性的发展,缺乏民族文化内涵的设计,本身就不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现代艺术设计应当与民族文化内涵相融合,走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设计之中,引导现代艺术设计的民族化、本土化、个性化、人性化的设计潮流。

  一、绪论

  1.1传统视觉元素的概念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是最能体现中华文明特色的艺术元素之一,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源远流长,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情调与魅力正日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与挖掘。

  1.2陕北剪纸的艺术特征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剪纸因材料单薄,多用满幅铺排匀称而物像互相串连的平面构图法,形象多富装饰性,避免大块黑白,用精致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绝大多数剪纸都并不追求严格写实,而是群众心目中的意象的表现,例如陕西剪纸的牛,把牛身上的漩毛做极度夸张而成为牛身上的装饰花纹,既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加强了形式美感。

  陕北剪纸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工,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我以动物花草为主。据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个性极强。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人们称三边剪纸,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致。打出的乐乐细如针尖,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延安绥剪纸粗犷,又不同江南的工巧、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待以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

  1.2.1形象夸张简洁

  陕北剪纸来源于生活,剪纸的创作者把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认识、感悟以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在剪纸的创作过程中,由于实用和美化生活的装饰性要求,促使剪纸向着夸张变形的路子发展,是通过夸张的手法经过现实生活的真,向艺术的美演化、深化的过程,是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心理和对美的追求、体现的过程。处于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再经过长期的实践,创作者深谙剪纸的规律,将平衡、参差、疏密以及不规则的线条自由组合,构成美妙的动律和节奏,增添了了情趣,丰富了形象的感染力。

  陕北剪纸的图案夸张和变形是大胆而随意的,一切不受形象的自然形态的局限,围绕着表现主题内容。人们使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凭主观经验的推断展示出来,使民间剪纸艺术的特色与众不同、独具一格。夸张与变形,夸张的前提是简化,而变形的目的也是简约,运用夸张与变形的手法是有意识的改变自然形象的有关特征使形象更加美观、典型,从而增加装饰效果。例如:在脸谱剪纸中,为突出主要人物的典型性格和形象,经常采用一些夸张和变形的手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性格更加传神。张飞的眉毛扩成扇形,既美观又显示其鲁莽的性格,如此等等。恰当的运用夸张与变形,不仅增添了剪纸形式的多样,也为形象注入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1.2.2色彩单纯明快

  陕北剪纸在色彩要求简中求繁,较少有类似色、邻近色的相互同时还要求在对比色中追求协调,注意用色的比例。比如说用一个颜色为主形成主调时,其他的颜色在对比度上可以不同程度的减弱,以获得协调、明快的感觉。

  为了好看和实用,民间剪纸要求用色要浓烈、艳丽,不考虑物象的真实自然色根据表现内容和用途的需要,由作者凭主观想象和兴趣来选择物象的用色,单色剪纸常用红,黑两种颜色,因为这是自然界中最强烈的两种颜色,用其剪制作品,都能产生强烈的对比,主观意象用色方式是陕北民间剪纸程式化的表现方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形成了欣赏的习惯。

  二、陕北剪纸艺术对平面设计的意义

  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把繁杂的图形高度概括,以二维空间的形式来表达,即通过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的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依照一定的美的法则进行新的艺术形象的创造,从而达到一种特有的艺术效果。陕北剪纸艺术作为陕北文化精神的折射,其艺术形式是以二维空间的形式来传达的,与平面构成有相类似的艺术效果。平面构成虽然是在平面二维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但由于所构成要素和构成形式的特殊性,在视觉效果中并不是二维效果,而是立体效果,这是平面构成表现方式的本质所在。

  剪纸是陕北民间艺术中最为普及、最为广泛流传的品类之一,而且风格多样,极具地方特色。剪纸艺术的传达方式,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大量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合理地夸张变形,从而表现出图案形式的艺术美感。其中对称、平衡、重复、发射是剪纸图案形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平面构成的要素。

  2.1装饰功能

  美化、装点生活是陕北剪纸的一大功能和特点,它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广泛,如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的生肖邮票,有些直接采用陕北剪纸艺术家的作品,有些是邮票设计家采用陕北剪纸底样,加工创作的,用陕北剪纸艺术做装饰,既能体现中国的民族特色,又说明民间剪纸艺术的强大生命力。

  2.2文化功能

  由于陕北剪纸文化体系是长期处于一个高度封闭和保守的形象,它通过内部的机制运动、生长、变化并形成一套非常规律的系统,这与日益国际化的当今现实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为之所进行的尝试和努力将是一个长期的充满矛盾与困难的进程。那么,具体如何运用陕北剪纸图形?我为认为借鉴陕北剪纸图形服务于现代平面设计关键要得其意,既要借用内涵,再加以引中,使设计具有了深度和情趣,其次就是研究其形,剪纸的形实际上只是一种不加深思地社会文化符号的套用。

  2.3实用功能

  剪纸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广受欢迎,将民间剪纸应用于平面设计中,赋予设计内在的传统文化特性,使设计顺应时代发展的越民族、越世界的潮流,展现出东方特有的魅力。

  就陕北传统名食包装设计而言,它是将陕北的民间剪纸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运用到包装设计中,包装产品的三个侧面都以剪纸形式构成一组组地方色彩浓郁的民俗画面,以女主人从裹脚到出嫁、回娘家等生动有趣的剪纸画面装饰整个包装产品,使我们感受到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时故事情节的加入又增添了产品的趣味性,这套包装在设计上使用剪纸这一表现形式,强化了商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给其它民族的消费者以某种新奇感和民族亲切感,从而使商品及其包装更具有吸引力,起到了促进销售的效果。

  三陕北剪纸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从陕北剪纸文化的图案图像到形式、形态,可以看出其充分的文化价值,为当代的艺术设计人员的艺术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陕北剪纸的转换是一个复杂的程序,一方面需要对陕北剪纸文化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需要有超前的当代意识,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照搬。

  陕北剪纸造型具有独特的视觉形象,传递着设计者知识层面,文化修养,思维理念和审美意识。在平面设计中随着陕北剪纸正形的演变,不断地扩张,紧缩、转换演变,变成弦外之音,它的形象可以是真实的,又可以创造超越真实的形。陕北民间剪纸这种阴阳空间的新的视角,也促进了平面空间的新的理解与追求。陕北剪纸在有限的实体创造用无限的虚体空间来进行补充和完善,进而达到视觉传达的最佳效果。

  陕北剪纸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正由于它的独特文化内涵有异于其他的现代设计,用剪刀以虚相间的手法把纸剪出一定形状,通过虚与实的对比来体现这种形状的内涵,以反映一定的生活场景及内心愿望,艺术形式虽然简单,制作似乎也不十分复杂,但其包容量之大传播之广却是其它艺术所不能比拟的。

  3.1陕北剪纸艺术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陕北剪纸色彩鲜艳单一,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切合中国人对于色彩的特殊感受,使设计表现富于民族色彩,剪纸经过历代的创造与发展,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表现手法,但是,陕北剪纸使用最多的是单色,单色剪纸是在单色纸上镂刻,特点是单纯、明快、对比强烈、表现力丰富。艺术家们也是凭借色彩去认识和表现世界的,并赋予色彩的一定的观念意义和情感色彩,这种观念意义和情感色彩又来源于民族群体所赋予的抽象意义。在现代,中国红已经成为一种代表,一种民族的象征,在平面设计中灵活运用红色这一具有中国元素代表的色彩,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也有一种不言而喻的效果,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给设计增添了民族特色。

  3.2陕北剪纸艺术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陕北剪纸图案创作中最常见的便是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观念出现很早,这种精神观念与传统文化观念是一脉相承的,并且发展形成了永恒的艺术题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出现过以吉祥为创作素材和表现内容的艺术作品。对于现代设计而言,剪纸图案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运用在设计中给人以亲切感,在运用中将某些剪纸图案变化、重组或创新使之具有传统图形的神韵又有平面设计的意味。

  许多龙凤呈祥、八仙过海、财神寿桃以及如意结剪纸等简单的被照搬到设计作品中,虽然增加了剪纸的视觉影响,对于陕北剪纸来说,它自身的局限性也制约了其一般不适用于复杂的画面,单纯不等于单调,单纯的艺术,是千精练让人意会和想象的欣赏形式,从表情达意与画面构图的需要放剪,达到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陕北剪纸图案主要通过点、线、面的组织,达到丰富的层次效果,剪纸的这种特殊媒介及表现手法决定了它的平面二维造型牲,阴阳刻的图底形式,具有空灵剔透的平面特点,而且剪纸图案基本纹样程式化手法的相对固定、传承方式的时代相袭,不但使其外在造型相对稳定,而且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

  陕北剪纸图案的艺术表现,构图上往往不受生活习惯、题材内容和局限,将若干形象创造性的组织起来,通过混合时空、散点透视、打散重构等自然随意的组合方式,把三维世界主观简化为二维空间,并且形成了一种与造型艺术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法,这些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平面构成的要素。

  3.3陕北剪纸艺术构成形式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陕北剪纸图案的视觉效果主要依靠阴形和阳形共同作用来完成,所以在这过程,要求阴形和阳形各自相对独立完整,既表现各自完美的视觉形象,同时又统一在一个共同的轮廓中,从现代几何的角度来看,构成剪纸阴形和阳形的最基本的元素,即点、线、面。剪纸就是依靠剪刀裁剪出来的这些有限元素就化出无穷的花样来。

  陕北剪纸艺术注重平面空间的对称关系,强化可视性效果,以中轴线形成的对称是传统剪纸重要的构成形式,它可以产生均齐、稳定感,符合客观物体结构。均衡是在对称的构图中设计出微小的不对称。衡中设险,如项羽的脸谱造型中相当对称打破平板的效果,有时也特意求取不均衡的动态以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结语

  陕北剪纸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正由于它的独立文化内涵有异于其他的现代设计,民族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了与其它民族不同的语言、风格和审美观。陕北剪纸艺术包含的文化内涵是中国设计家艺术信念的支点,也是中国设计艺术走向世界的起点。我们对它的研究和借鉴,不是对历史的复归,而是发自对现代文明生生不息的追求,陕北剪纸艺术已不是一种简单的视觉传达手段,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陕北剪纸造型在原型基础上产生了质的变化,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在美学上赋予它新的生命。独特的视觉形象,传递着设计者知识层面、文化修养、思维理念和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意.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

  [2]丁宁.西方美术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刘传凯.产品创意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4]郑军.吉祥图案设计.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5]侯洪.民间吉祥图案.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0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