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浅析素质教育下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改革

2020-05-28 09:3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要:素质教育是新背景对于教育行业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素质教育实施势在必行.文章主要探究体育素质教育模式改革,就改革内容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为高等教育更好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增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最终达到强化体质,养成体育终身的优良品质.以表及里促进学生养成严于律己,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自觉奉行高尚品质的自主意识,是体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关键字:素质教育;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如何培养更有素质的人才,是当今社会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的出现正是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重要前提.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生的体育精神以及身体素质教育成为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最终达到强化体质,养成体育终身的优良品质.以表及里促进学生养成严于律己,自觉奉行高尚品质的自主意识,是体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1大学体育素质教育的意义体育素质教育是目前大学教育所欠缺的,体育素质教育对于本科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培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在保证学生拥有较好体质的同时,建立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以往单纯的体育锻炼有着本质的区别.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程相比,实现增强体质不再是唯一目的,新背景的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的素质性教育,教学方式也与时俱进,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突破传统是目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加快教育改革的脚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当前大学体育素质对于学校教育关键一步,也是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建设.2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2.1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本科生的身体素质决定着其在大学期间的生活学习,本科生的生理发育也趋于成熟,正是塑造体魄的重要阶段,不仅如此,本科生的心理素质也正处于转变的关键阶段,体育素质教学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体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身体发育,制定正确的教学计划.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身心发展,发展学生的个人以及自主能力,主张以体育知识为主的体育教学,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2.2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本科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储备人才,本科生具有全面素质是满足社会高素质人才需求的重要环节.不同专业的人才由于其本身存在的职业特点,因而各个专业的学生应当制定不同的体育教学计划,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都应具有弥补其专业不足之处的的特色,以提高本科生体育课程的效率.其中,文科类专业的学生,由于长期静坐并面对大量文字书籍,需要更多的锻炼专注力,需要加强肢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例如历史学,中文.管理学这类专业,就应当加大体操或者球类运动.而其他的需大量使用高科技设备的专业,则需要更多的体力,改善不良的作息时间,例如信息技术系.医学专业,应设置更多的有氧运动,加大游泳训练,或者慢跑等.3素质教育下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相关策略3.1定位学生教师角色真正实现素质教育需要学生与教师双方的互动,新背景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计划,而教师也需要及时做好自我认知,科学的指导学生学习.二者相互帮助,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能只知道教授知识,还应当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与其他老师交流,互相交换自己的教学心得,不断地探索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学生也应当不断调整自己的学生定位,不应只做知识的接受者,在课堂上采取主动的态度.3.2改进体育教学理念素质教育要求下,体育教学应当改善以往的教学理念,将知识寓教于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多是单一的训练以及教学考核,导致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教学课堂一度无法取得有效的成果.因此,为了达到真正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就要真正落实体育素质教育,改善教师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应将重点转向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引导学生热爱体育知识,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减少对体育这一课程的误解.此外,在普及体育锻炼项目时,应当减少学生负担为主,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改善学生自信心培养,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特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3改革体育教学体系目前,大学是身体素质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这是由于大部分大学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对体育课程重视不足,因而导致体育项目出现资金链断裂,许多必要设施购置不齐的现象,限制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就大学体育课程来说,师资力量的增加以及体育设施的改善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依然仅限于公共教学设施,个性化教学的目标无法达到.因此,大学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善这一现状,提高体育教学的地位,重视体育课程的建设,广泛收集本科生的喜好,开展有针对性.多元化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增设学生喜爱的体育器材以及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体育知识竞赛,大型体育竞技活动,制定科学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校互动.3.4提高教学实用性当前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体育教学的完善是提升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步骤,也是全面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本科生即将进入社会,贯彻体育素质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实施教学创新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学实现体育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教育教学的实用性,以学生发展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为目标,注重创造具有特色的体育项目,注重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体育素质教育应当关注除学生身体素质以外的心理锻炼,让学生关注体育项目,由此带来的心理素养的塑造,为学生步入社会拥有坚实心理素养奠定基础.教师应注重营造轻松氛围的课堂,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为主,注重教学质量以及教学反馈,将体育素质教育落于实地,注重体育知识的实用性,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奠定基础.4结语促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落实体育素质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的关键步骤,通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锻炼学生自我改善的目标,不断地塑造高素质人才.在大学普及体育素质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不断要求大学提升体育教学改革的地位,提高师资力量,改善教学环境,是目前实践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构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发展素质教育,为社会提供更加优秀的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参考文献[1]李景峰.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究[J].黑龙江高教探究,2018(3):37-38.[2]杨航.网络的大学体育混合学习探究[J].体育与科学,2017(9):19-20.[3]李浩淼.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东北大学学报,2018(3):12-18.[4]赵志文.对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探究,2017(11):17-18.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17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