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陕西剪纸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四

2023-01-02 12:0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陕西剪纸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四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逐渐加快,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交通、环境等时代新问题。博物馆作为公共性文化建筑,既对地域性民族文化起到历史承托作用,又是在新时代、新技术影响下的一种特色建筑。建造地陕西文化遗产丰富,兵马俑、古城墙闻名于世,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代表,可谓民族艺术之瑰宝。如何在陕西首府西安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建造一个展现民族文化性质,又不失新型建筑风貌的博物馆?这将赋予文化博物馆双重职责:一方面向人们说明过去和现在,并且展望未来;另一方面博物馆作为在新工业时代下的建筑,就要体现时代特色——高效化与科技化。
这要求我要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商业建筑方案设计的了解与认识。本建筑方案设计的设计准则是: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的创造出不同一般的商业购物空间,娱乐空间等等。给人一种不同的视觉感受。
关键词  城市化,博物馆,空间设计,以人为本,社会价值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1
4  设计理念   2
4.1 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
4.2  功能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2
4.3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2
5  建筑设计说明   2
5.1  总平面布局   2
5.1.1  建筑布局   2
5.1.2  出入口与交通组织    3
5.2  建筑单体设计   3
5.3  消防设计  4
5.4  节能设计  4
5.5  景观设计  4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1  引言
    博物馆作为公共性文化建筑,既对地域性民族文化起到历史承托作用,又是在新时代、新技术影响下的一种特色建筑。建造地陕西文化遗产丰富,兵马俑、古城墙闻名于世,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代表,可谓民族艺术之瑰宝。
    如何在陕西首府西安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建造一个展现民族文化性质,又不失新型建筑风貌的博物馆?这将赋予文化博物馆双重职责:一方面向人们说明过去和现在,并且展望未来;另一方面博物馆作为在新工业时代下的建筑,就要体现时代特色——高效化与科技化。
如何使建筑达到高效化与科技化?像工业生产汽车一样生产建筑,实行系统化与标准化。早在1923年,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大力倡导建筑工业化,给建筑师提出了三项备忘:体块、表面与平面。三者潜在的对应关系:体块——结构,表面——材料,平面——功能。
2  项目概况
我本次毕业设计的题是陕西剪纸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四,本项目地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项目用地呈矩形,建筑面积7300㎡,总用地面积12000㎡,绿地率达到37%,建筑密度为40%。本设计自始至终以现代设计手法着力打造一个自我发展的特色博物馆。
3  设计依据
a、毕业设计任务书
b、《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江苏省建设厅
    c、《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
《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
《公共建筑设计》,机械工业出版设,2012(1);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2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4  设计理念
4.1  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规划布局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单一性和机械性,充分考虑博物馆对各项资源的共享融洽,规划结构构思与功能的合理性相结合是营造一个高品质的博物馆的良好前提,流畅的交通布局增加了博物馆的通达性,给人们的观赏等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博物馆实行系统化与标准化。正如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大力倡导建筑工业化,着重三个方面:体块、表面与平面。三者潜在的对应关系:体块——结构,表面——材料,平面——功能。
4.2  功能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本方案在强调功能与审美功能双重体验的同时,更将人本精神贯穿始终,以科学、人性的尺度,合理配置各种功能性公共空间。合理的功能分区满足了博物馆的各项功能要求,改善由于功能相对较多、流线复杂的问题。设计的实用性与建筑造型的现代感与简洁大方相结合,讲究细部刻画,又一次提升了整个博物馆的品质。
4.3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注重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本方案注重与城市肌理的和谐,注重博物馆自身的经济效应,形成自给自足的经济产业链,并且希望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集约化利用,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的、有特色的博物馆。
5  建筑设计说明
5.1  总平面布局
5.1.1  建筑布局
    本设计地点位于陕西西安,西北的粗犷地貌不仅形成了大量山地,也不可避免地在凹地形成片片河流。本地块为了一块平地之上,西面临河,形成独特的景致,位于河畔的是一片亲水休闲带,使得建筑与人都不再显得枯槁,而是相得益彰,这种做法很常见,但在西北这块土地,其实是难得。
地块之南是城市主干道,正与建筑主入口相对,面前广场为集中的人流提供了便利,从底层直接通向二层的展馆将人流引入建筑

5.1.2  出入口和交通组织
根据规划的要求,本地块的主入口设在西边的城市主干道上,其他路都有次入口。道路形态与广场及绿化有机结合,成为景观上的视线轴,步移景异。主入口根据主干道位置而设置,并留出部分空间形成广场作为人流车流的疏散聚集地,并且沿道路方向布置停车场。人行出入以主次入口为主,人行消防通道为辅。
5.2  建筑单体设计
陕西文化中无时无刻都在透露着粗犷、厚重的气息,这必然决定在建筑设计中对混凝土的运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陕西剪纸又表现得那样细腻、轻盈,镂空的艺术给人一种自在的感觉,这绝对是对混凝土的一大考验,如何使得混凝土既要呈现出凝重感又要呈现出轻盈感是关键所在。厚重感只需自然表露则可,而轻盈感则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得以实现,本设计则以弧形薄板与混凝土的大面积去空来实现。
建筑单体为了满足精神需求与景观需要,设置了庭院,使得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形成本设计的一大特色。另一方面,在沿河一侧设置亲水休闲带,拉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充分挖掘建筑潜质。
5.3  消防设计
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4米宽,并且消防车可以到达博物馆的每一处。同时,博物馆设有庭院,也可以作为消防的区域,使得庭院兼备功能与安全的双重作用。在消防楼梯方面,疏散距离符合防火距离,同时使得人群疏散在不同方向。在防火面积分区方面,严格遵循防火面积,每个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墙、防火门和防火卷帘划分,尤其是楼梯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5.4  节能设计
    展览馆墙体开小窗,有利于展品的展览,同时也是减少电能的举措。墙体主要采用混凝土,采用夹心保温的方法,不仅起到保温作用,而且不破坏建筑墙体的整体感。外保温可选用保温砂浆抹灰。
    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薄板,起到良好且不衰减的保温隔热作用。对于节点节能设计,则充分借鉴现有经验。
5.5  景观设计
     原则上,景观设计与简洁、明确、逻辑关系清晰的现代建筑风格相协调。博物馆建筑巧妙地设计了庭院,庭院内布置了绿化带和景观,使得室内外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另一方面,沿河的一面布置了亲水休闲带,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地带,又使得建筑与自然融合得十分完美,博物馆建筑的周边也相应的布置了绿化。博物馆的主入口是大广场,绿化设施使得建筑更为突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jzx/2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