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新环境下大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行为对比研究(附件)【字数:12435】

2024-02-25 17:0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研究主要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的基本情况,并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认知方面了解了大学生对于传统与数字阅读的看法与意见。结果表明,大学生数字阅读的时间要多于传统阅读,在面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和需求时,大学生在阅读媒介的选择上也会存在差异。大学生在进行传统阅读时常有的阅读习惯有摘抄、标注和划线等,而在数字阅读时更多的阅读习惯是截屏。同时,大多数读者认为纸质阅读的阅读与理解效果、信息质量和可信度优于数字阅读。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一、研究现状 2
(一)国内研究现状 2
1.针对不同群体的阅读习惯的研究 2
2.有关于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研究 2
(二)国外研究现状 2
二、 研究设计 3
三、 数据分析 3
(一)调查基本结果 3
(二)阅读习惯调查的基本情况 4
1.阅读规划的基本情况 4
2.电子书阅读设备的选择 4
3.阅读内容不同时阅读媒介的选择 5
(三)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对比 5
1.阅读持续时间的对比 5
2.阅读平均时间的对比 6
3.阅读习惯的对比 7
(四)阅读认知调查的基本情况 8
1.不同条件下阅读媒介的选择 8
2.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的优点 9
3.数字阅读对于阅读体验和习惯的改变 11
(五)关于阅读媒介的看法和意见 11
(六)交叉分析 12
1.不同阅读规划的读者的阅读习惯 13
2.不同阅读规划的读者的阅读持续时间 13
四、结论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6
表1 调查问卷题目 3
表2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3
表3 对于不同阅读内容阅读媒介的选择 5
表4 对两种阅读媒介的看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法和建议 12
表5 阅读规划与阅读习惯交叉表 13
表6 阅读规划与传统阅读中摘抄的交叉表 16
表7 阅读规划与传统阅读中标注的交叉表 16
表8 阅读规划与数字阅读中标注的交叉表 17
表9 阅读规划与传统阅读持续时间交叉分析表 18
图1 大学生阅读规划统计 4
图2 阅读电子书的设备统计 5
图3 传统阅读的持续时间 5
图4 数字阅读的持续时间 6
图5 平均每天纸质阅读的时间 6
图6 平均每天数字阅读的时间 7
图7 传统阅读的阅读习惯 7
图8 数字阅读的阅读习惯 8
图9 深度阅读的阅读媒介选择 8
图10 信息质量、可信度的阅读媒介选择 9
图11 两种阅读媒介的阅读及理解效果比较 9
图12 数字阅读的优点 10
图13 传统阅读的优点 10
图14 数字阅读对阅读体验和习惯的改变 11
新环境下大学生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行为对比研究
引言
引言
大学生是最能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且有更多的数字阅读需求和更强的接受能力,是数字时代的主要参与群体。不少学者认为数字化阅读是一种功利化的浅阅读,容易分散人们阅读,不利于深度的掌握知识。此次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们在阅读目的、阅读内容等不同的情况下,阅读方式和行为是否存在差异。同时,也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们对于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看法和意见。
一、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比较研究呈现出的一个特点是将数字阅读和浅阅读、纸质阅读和深阅读之间建立较强联系[1]。目前,国内关于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研究主要有:读者对于两种不同阅读媒介的利用现状、两种阅读媒介的优缺点和阅读记忆效果等。笔者发现研究人员大多止步于发现问题并向相关服务部门及读者提出建议,鲜有关于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的阅读行为的研究。因此本次研究从阅读行为着手,对读者不同阅读媒介下的阅读行为进行深入研究。
1.针对不同群体的阅读习惯的研究
大部分学者在研究阅读习惯时会区分不同的群体。例如马艳[2]、刘伯健[3]、谢婉玲[4]分别针对不同群体特征的大学生进行调研,了解了数字化时代对高校医学生、理工科类大学生、女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方式、内容等方面的改变,并探讨了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的对策,对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有关于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研究
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其中,徐佳玉[5]等人调查了国民纸质阅读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纸质阅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方法。姜洪伟[6]通过对照实验,发现不同阅读媒介对于阅读材料的记忆上没有显著区别。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于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对比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数字与传统阅读偏好、理解效果、阅读体验的比较研究。其中,Justin Rashid[11]等人运用两种常用机制,解释为什么阅读电子屏幕与纸张阅读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并指出表现媒介不是影响阅读结果的重要因素,文本的表达才是促进或阻碍读者认知地图构建的重要因素。Sakari Taipale[12]将纸笔与键盘屏幕进行了比较,指出数字阅读编写界面并不能决定我们的阅读方式。D.Mizrachi[13]提出当文本长度在5页之内,读者会更倾向于选用数字媒体进行阅读,当文本长度超过10页,读者更倾向于进行纸质阅读。Yiren Kong[14]通过计算模型并分析得出纸质阅读比数字阅读更有利于阅读理解,且两种阅读方式在阅读速度上并无差异。
二、 研究设计
表1 调查问卷题目
个人信息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xxaq/56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