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转型升级路径分析【字数:8876】
目录
一、引言 1
二、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 1
(一)企业内部管理现状 1
1.缺乏有效的报告机制 1
2.施工现场人员管理难 1
3.设备和材料管理不到位 2
(二)精简管理组织架构,实施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 2
三、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3
(一)工程项目管理复杂 3
(二)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施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3
四、利用互联网技术,降低工程成本 4
(一)传统生产、采购模式的弊端 4
1.传统生产模式的弊端 4
2.传统采购模式的弊端 4
(二)BIM技术提高施工效率 4
1.BIM技术的应用与益处 4
2.发展自身BIM技术 5
(三)企业物联网平台的应用 6
(四)打造自身物资与项目信息交流平台 6
五、提升企业知名度,拓展业务渠道 7
(一)企业知名度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7
(二)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企业利用互联网提升知名度的措施 7
1.建筑企业可利用各大流量平台宣传自己 7
2.建立对外宣传网站 8
六、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一、引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一个非常传统的一个行业,因为其周期长,资金流量大,GDP占比高的特点,成为了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自从国家开始严打农村乱建房、一户多宅的情况以来,建筑行业就开始蓬勃发展了起来,大大小小的建筑公司在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但是其带来的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出来。建筑业作为传统产业,其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产生了许多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再加上其产业链、服务周期长,行业信息不透明、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等因素,这些都在制约着建筑业的发展。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成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的交流方式,工业的生产方式以及市场的运行方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随着现如今5G时代的来临,建筑企业作为传统行业必须抓住这个“互联网+”的浪潮,迎接挑战,突破困局,尽快实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行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的精细化,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采购和施工环节的效率,降低成本,努力拓展企业知名度,从而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建筑企业只有抓住机会,跟上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本文基于“互联网+”这个时代背景,分析传统建筑企业在现阶段管理和发展中的不足,从企业内部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降低成本、拓展企业知名度这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借助“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帮助传统建筑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希望相关建议能够对正处在转型升级迷茫期的建筑企业有所启发。下面就从企业内部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降低成本、拓展企业知名度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二、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
(一)企业内部管理现状
1.缺乏有效的报告机制
目前,传统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缺少有效的流程机制,管理层级多,权利范围不明确,有时甚至会出现多头管理的现象,协调沟通困难,上级命令无法立即执行到下级,项目成员之间无法得到有效的沟通,这对工程进度是一种无形的拖延。这种现象最终的后果就是,工程项目无法得到推进,甚至最后项目无法在规定的日期里竣工,这对一个建筑企业来说是致命的。
2.施工现场人员管理难
因为工程项目在施工时对所需要的底层建筑工人没有太多的要求,所以招募的人员多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及临时工,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对安全意识也是不怎么放在心上,这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留下了很大的隐患,而建筑工人又是工地上人数最多的人员,人数多,素质较低,流动性较大成为管理他们的难点。
3.设备和材料管理不到位
一些企业在租借设备时,日常使用与保管不当,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日常保养也是因人而异,给现场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并且因为工程所需的建材量大,种类和型号也是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材料的使用和储存很难管理,日常的材料多少用量及施工进度企业也是往往不太在意,工人在使用上也是用的少,拿的多,这就给建筑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材料成本。而这些情况的发生究其原因还是企业内部管理出了问题。
(二)精简管理组织架构,实施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
一方面就是可以把原来的中层管理人员去掉,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实时管理,削减传统的臃肿式的人员组织架构,节约人力成本,企业内部向“扁平化”发展,以数据化的管理模式代替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这样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比起原来的人工管理更加具有高效性;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可与业内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发出自己公司的企业内部后台管理系统,如果公司规模较小,也可购买成品的模板系统。这样,企业内部人员就可以通过管理系统,把每天施工时的进度、人员安排、物料使用情况实时记录下来,各方的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对工程进度情况以及人员安排情况有所了解。项目各方的管理人员也可对人员的任务安排进行调整,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后续任务协调一致,共同推进。
信息化管理的优点就在于,这种管理不受空间的限制,而且对于施工项目的海量数据做到精细化管理,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做到高效化安排,对于施工项目的进度做到可控性。互联网与传统模式相结融合的管理相比较传统管理模式而言,就是由原来传统模式下的粗放式管理变得更加的精细化、透明化,且对于传统模式而言也更加地节省了不少时间与人力,为企业创造了不少的效益。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如图21所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jsjkxyjs/564505.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