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旅游视角下毛南族节庆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探讨【字数:15621】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2
1.节庆文化2
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2
3.毛南族分龙节内涵3
(二)理论基础3
1.保护性理论3
2.可持续发展理论4
二、毛南族节庆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状况4
(一)毛南族节庆文化资源概况4
(二)毛南族分龙节旅游资源概况5
(三)毛南族分龙节旅游资源分类5
1.以肥套为代表的歌舞文化5
2.以民歌为代表的语言文化5
3.以傩面具为代表的美术文化5
4.以图腾崇拜为代表的宗教信仰文化6
5.以花竹帽为代表的服饰文化6
6.以五香美食为代表的美食文化6
(四)毛南族分龙节旅游特征6
1.民族独特性6
2.综合展示性6
3.文化传承性6
4.共同参与性6
(五)毛南族分龙节旅游发展现状分析6
三、毛南族节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局限 7
(一)毛南族节庆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优势7
1.提高分龙节知名度,传承保护文化遗产项目7
2.文化遗产具有独特魅力,增强节庆文化吸引力7
3.节庆文化旅游带动经济效益,兼顾遗产文化服务7
4.创新节庆旅游发展模式,扩大文化传播途径7
(二)毛南族节庆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局限7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节庆旅游起步晚,知名度较低7
2.当地财政困难,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资金匮乏8
3.旅游人才流失,传承人后继堪忧8
4.旅游宣传不足,文化内涵有待深入挖掘8
四、遗产旅游视角下毛南族节庆文化传承发展的对策与建议8
(一)毛南族节庆文化遗产旅游定位8
1.主题定位8
2.市场定位9
(二)毛南族节庆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对策与建议9
1.重视遗产文化价值,建立有效的旅游保护开发机制9
2.注重市场导向作用,旅游开发的市场化运行9
3.注重分龙节传承人培训,借助新兴旅游传播方式9
4.坚持原真性理论,呈现民族遗产文化的真实内涵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表1 毛南族节庆文化资源概况4
遗产旅游视角下毛南族节庆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引言
文化遗产是国家与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于各个民族多样的文化之中,代表民族与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遗产借着信息技术与传媒媒介的载体,不断受到大众感知。代表少数民族传统与精神文化遗产既在以旅游开发的形式面向大众,也在与遗产旅游的融合过程中不断传承与发展。在民族文化与遗产旅游结合的背景下,如何以遗产旅游的视角,思考探索对民族文化有效地保护与发展,促进的民族文化遗产原真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与前提,文化大国战略已经成为中国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战略方针。自2016国家已确立国家级137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颁布与规范大量法律法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其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长久以来生活传统与精神文化等方面的象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文化遗产活动随着对外开放的程度加深,其演绎方式和功能价值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过去的娱乐、祭祀等传统生活方式逐渐体现出文化经济与消费价值。
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发展与传承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一部分学者认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不该被大众过多曝光与关注,文化遗产与文化开发、文化消费过度结合,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最终导致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原生态一面消失殆尽,所以应当充分地保护起来;也有学者提出开发即是保护与发展原则,通过合理有序的开发,文化遗产会不断在开发发展中受到各界重视,最终实现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可持续。毛南族是国内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其传统节庆文化既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毛南族逐渐融入外来文化融入旅游业的现状,毛南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其节庆文化发生了重要的变迁,毛南族传统节庆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在当下面对着不可避免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从遗产旅游的视角入手,分析毛南族节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探讨毛南族节庆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策略,为毛南族与少数民族节庆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节庆文化
相对于国内对节庆文化的研究,国外对节庆旅游的研究较早。1970年梅尔将节日作为地方特色事件参考,并进行比较研究,最终将地方某一个时间的特色活动的总和定义为节庆。韦尔在参考多过多地不同节庆活动之后,案节庆旅游的特点、类别对旅游节庆进行分类。,结合当地的历史渊源、民俗生活,重点对美国、英国两国的节庆旅游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节庆文化的特点与发展保护趋势。[1]德瑞在节庆文化中引入营销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旅游与节庆文化的关系,论证节庆文化旅游的优势所在。[2]多伦研究了节庆旅游中的市场关系,指出节庆旅游发展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游客满意度,通过游客的满意推动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地区节庆的重视。[3]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563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