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以江宁区汤山七坊为例【字数:11594】

2024-02-25 15:5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乡村旅游产业迎来了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到全域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的关键期,如何将创意元素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也是我国学者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总结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整理分析了南京市乡村旅游景点的分布特征与类型划分,总结概括出南京市乡村旅游目前的发展现状与瓶颈,并在产业融合等理论的支撑下在探讨南京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融入了文化创意理念,以期推进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并进一步推进两产业转型升级。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
(一)相关概念界定2
1. 乡村旅游 2
2.文化创意2
3.文化创意旅游3(二)理论基础3
1.产业融合理论3
2.可持续发展理论3
二、文化创意与南京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3
(一)南京市乡村旅游景点分布及类型划分3
(二)南京市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发展存在的问题 4
(三)文化创意与南京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 5
1.理论意义5
2.现实意义5
三、江宁区汤山七坊乡村旅游文化创意资源现状5
(一)案例地概况及选取原因 5
(二)江宁区汤山七坊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现状 5
四、文化创意视角下南京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建议6
(一)将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内容有机结合6
1.将文化创意融入乡村旅游饮食6
2.将文化创意融入景观与建筑设计6
3.将文化创意融入乡村旅游商品7
(二)加大乡村旅游文化创意资源的开发力度7
(三)完善乡村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7
(四)提升乡村旅游景点的品牌内涵7
(五)充分利用多种营销手段,开拓更广阔的客源市场8
致谢8
参考文献8
图1南京市乡村旅游景点分布图 4表1南京市乡村旅游景点类型划分 4
表2江宁区汤山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七坊乡村旅游特色产品 5
文化创意视角下南京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以江宁区汤山七坊为例
引言
作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抓手的乡村旅游,从诞生之日起便寄托着游客“看山望水忆乡愁”的需求。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传统乡村旅游缺乏创意性、体验性,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众多学者将目光转向了产业融合的角度,本文也将从文化创意角度思考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二者的融合发展将为解决乡村旅游的发展瓶颈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本课题研究在分析总结当前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遇到的难题和瓶颈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融合发展模式,为汤山七坊转型升级提出针对性策略,以使汤山七坊的特色农耕文化和乡风民俗得以保存发扬,突出当地特色优势,将展现农村特色风貌与提高游客满意度和村民幸福感结合起来,最终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乡村旅游
由于各国乡村旅游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国内外学者仍未就乡村旅游的确切定义达成一致,因此在学术界存在对乡村旅游定义的多种解释阐述。例如,[1]学者Lee认为在乡村的游览观光和形式各异的旅游方式共同构成了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类型会受到旅游地独特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经济交通区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Patmore则认为乡村是市区与山野之间的联结,市区与乡村之间其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分别,吸引人们去乡村观光旅游的是其自身具有的特殊文化魅力。[3]而从Inskeep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经常把农业旅游、农庄旅游、乡村旅游等表述相互替代使用,因为他认为这些表述可以相互替代。[4]学者李宪宝将乡村旅游定义为: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民生活等为载体,以吸引游客进行观光休闲、度假体验为目的而进行农业观光体验游和农村休闲度假游的新兴旅游开发方式。[5]学者刘德谦则从另一角度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一种吸引游客观光休闲的吸引物,是乡村地域及与农事相关的风土风俗的结合。[6]何景明等学者认为发达国家农村地区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对改善当地农村经济的不景气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也被认为是改变各国各地区乡村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有不同的界定,但一般都是围绕发生地和依托要素等问题进行讨论。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乡村旅游是产生于乡村地区,以当地独有的乡土景观和乡土文化为依托,以满足来自城市地区旅游者的需求为目的,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改善乡村经济结构为目标所从事的所有旅游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关系。[7]其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乡村旅游涵盖乡村旅游经营者、乡村旅游游客、乡村旅游目的地三个参与主体。另外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相互关系也应该涵盖在乡村旅游的概念之中,比如乡村旅游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政府各种相关政策对乡村旅游产生的各种影响、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乡土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取舍等。
2.文化创意
目前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对于文化创意概念的清晰界定,但有学者一致认为文化创意的特征包括人本性、高创造性、价值性、自在性、交互融合性、产权性。概括来讲就是人类在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相关实践,而实践的成果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各种文化需求,还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催化促进作用。人类社会出现后,由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文化生产活动都从未停止,所以文化创意也始终处于更新发展的自在状态。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文化创意的行为与成果都可以渗透到其他产业领域中发挥融合作用,当这些文化创意的成果一旦进入到生产领域,就具有不可侵犯的知识产权性。
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创新型产业之一,其带来的经济收益和自身鲜明的创新能力逐步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理论目前还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阶段,对其概念的界定仍处于广义上的层面。[9]在《创意产业经济学》这本著作中,理查德.E.凯夫斯认为创意产业是为大众提供广义的文化和艺术并且具备娱乐和服务功能的产业。[10]陶斯则认为在后工业时代,推动经济增长主要靠文化知识与人力资本,文化与艺术等产业将在创意产业中聚集到一起。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56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