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研学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字数:12777】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研学旅游相关基础研究2(一)关于研学旅游定义的界定2
1.国内学者对研学旅游的定义2
2.国外学者对研学旅游的定义2
(二)研学旅游的产品类型、开展形式3
二、南京市大学生研学旅游发展现状3
(一)研究方法3
1.问卷调查法3
2.文献研究法4
(二)现状分析4
1.个人基本情况4
2.研学旅游整体感知4
3.研学旅游参与情况5
4.研学旅游参与满意度6
5.研学旅游消费需求7
6.总结8
三、结论与建议8
(一)不足之处8
1.研学旅游认知度较低8
2.研学旅游参与度较低8
(二)对策9
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研学旅游认知度9
2.拓展研学旅游产品,打造知名品牌9
3.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拓宽研学旅游途径9
4.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减少大学生研学旅游所需费用9
结语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表1研学旅游调查维度、评价因子及理由4
表2 研学旅游参与动机5
表3 参与研学旅游从事的主要活动5
表4 参与一次研学旅游活动所花的时间6
表5 研学旅游参与途径6
表6 未参与研学旅游的原因6
表7 研学旅游参与满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意度7
表8 研学旅游目的地范围需求7
表9 开展一次研学旅游能接受的价格7
表10 研学旅游产品需求8
南京市大学生研学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引言
现如今,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新业态不断催生,人们愈加关注旅游的质量,愈加重视旅游体验,在此背景下,“游”、“学”结合的“研学旅游”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南京、西安、合肥、上海、苏州等研学旅游试点相继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游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关注度不断提高。[1]122对研学旅游的研究,不仅仅对探索研学旅游这一新业态有着很大帮助,能让更多人了解研学旅游,还有利于揭示研学旅游在旅游与教育行业的意义,更有力地促进“游”“学”结合,在旅游过程中提升旅游者的思想素质与文化素质。
2018年11月10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中国江苏网和南京晨报联合承办的“江苏首届研学旅行高峰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江苏省内外近300名教育、文化、旅游行业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校长,围绕“新起点、新视角、新征程”的总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2]这次论坛对于江苏省中小学研学旅游的开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此同时,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研学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对于大学生研学旅游的研究必不可少。本篇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南京市大学生,这里指的是就读于南京市高校的大学生,南京市为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可能位于南京市,也可能位于其他省市。本研究旨在对南京市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研学旅游活动上的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总结南京市大学生研学旅游的特点,针对其中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大学生研学旅游健康发展,这样不仅能发掘大学生这一群体开展研学旅游的价值,快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其职业化,将其与学校、企业紧密联合,最终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能从中总结经验,对国内整体的研学旅游发展形成示范作用。
一、 研学旅游相关基础研究
(一)关于研学旅游定义的界定
1.国内学者对研学旅游的定义
研学旅游,也称研学旅行、修学旅游。在我国学术界,关于研学旅游的定义存在分歧,有两种定义,即狭义定义与广义定义。
(1)研学旅游的狭义定义
2014年4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这里的学生具体指中小学生。在此背景下,国内很多学者在进行研学旅游研究时采取了旅游主体为中小学生的定义,即研学旅游的狭义定义:由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的,以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培养人格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察活动。[1]122123这一定义被学者们视为研学旅游的狭义定义。
(2)研学旅游的广义定义
有些学者着眼于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更认同另一种定义,即研学旅游的广义定义:研学旅游是旅游者以文化求知为目的,离开常住地,到特定地区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文化专项旅游活动。[3]在这种定义下,研学旅游的主体范围较大,不局限于中小学生,任何以文化求知为目的从事相关旅游活动的旅游者都可以被视为研学旅游的主体,这种定义更能适应旅游新业态发展的研究需要,所以为这些学者所接受。
(3)狭义定义与广义定义的区别
不难发现,研学旅游的狭义定义与广义定义这两种定义在研学旅游的开展主体,即是否是中小学生上存在差异,狭义定义的开展主体是中小学生,广义定义则不局限于中小学生;同时,它们也存在共性,即研学旅游的开展形式都是研究性的文化专项旅游活动,开展目的都是增长知识与提升技能。相比之下,研学旅游的狭义定义更侧重于其教育功能,即“学”,更能适应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但其对研学旅游主体范围的界定较为狭隘;而研学旅游的广义定义更侧重于其旅游意义,侧重于“游”,对研学旅游主体的界定更加全面,更能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56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