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字数:13528】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佛教旅游纪念品相关基础研究 2
(一)佛教旅游纪念品概念 2
(二)佛教旅游纪念品分类 2
(三)关于佛教旅游纪念品评价因子的相关研究 3
二、南京市佛教旅游纪念品发展现状分析 3
(一)南京市佛教旅游纪念品供给分析 4
1.产品 4
2.销售网点 5
3.销售环境 5
(二)南京市佛教旅游纪念品市场需求调查分析 5
1.游客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5
2.游客游憩动机及消费情况分析 6
3.游客购买纪念品动机、感受及需求分析 7
4.游客针对南京市佛教旅游纪念品发展建议分析 9
5.问卷调查结果总结 9
(三)南京市佛教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 9
1.佛教旅游纪念品的同质化 9
2.佛教旅游纪念品价格定位和销售品类的不合理 10
3.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10
4.其他 10
三、南京市佛教旅游纪念品开发对策 10
(一)深挖佛教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 10
1.佛画 10
2.佛诗 10
3.寺庙或佛教景区特色 11
(二)转变设计理念,与时代同步 11
(三)开发设计实现多样化与多层次 11
(四)在开发设计中,尊重佛教寺院僧侣的意见 11
(五)整合与分化并行,打造南京佛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教旅游纪念品品牌 11
(六)注意标签、环境等诸多细节 11
结语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南京市佛教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引言
理论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纵观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旅游经常与朝圣联系在一起,许多社会学和人类学家关于旅游的研究都认为“朝圣或许是旅游的最初形式”。[1]由此可见,旅游业与宗教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纪念品的地位又是举足轻重的。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在佛教旅游中,旅游纪念品的地位也是极为重要的。然而可惜的是,目前专门针对佛教旅游纪念品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实践上,南京与佛教历来渊源颇深,从东汉末年佛教东渐到清末杨仁山居士创立金陵刻经处,南京在中国佛教的兴衰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且南京市更是在几年前就提出了佛都南京的建设口号。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依然出现种种不如意之事,故本文以南京市佛教旅游纪念品为研究对象,以期对未来佛教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有所助益。
一、佛教旅游纪念品相关基础研究
(一)佛教旅游纪念品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佛教旅游、佛教旅游产品等概念都做了详细地阐述,但是涉及到佛教旅游纪念品的研究则多侧重于具体实例的研究,专门针对其概念的文字表述虽然也有,但并不是十分完美。譬如,蔺彦卓将佛教文化旅游纪念品定义为:佛教文化旅游纪念品就是将佛教文化融入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使佛教文化商业化,使它能够传播佛教文化思想,宣传景区旅游文化,最终达到给景区带来经济效益的目的。[2]7这个定义明显就存在着冗长且不清晰的问题。
此外,大部分学者对于佛教旅游纪念品与佛教旅游产品的界定相对模糊,往往会出现题目是研究佛教旅游产品的,可实际操作研究的却是佛教旅游纪念品的情况。譬如:苏昊在对常州天宁寺旅游产品设计进行研究时,其实际研究的东西却是适用于纪念品方面的。[3]王子轩在对南京佛文化旅游产品进行研究时,其所犯的错误也与前者相似,都是缩小了题目所研究的范围。[4]这样就更需要对佛教旅游纪念品进行概念的界定。而由于关于旅游纪念品的定义相对较为充分且丰富,故在此,借鉴旅游纪念品的定义对于佛教旅游纪念品的概念作重新界定。而在众多关于旅游纪念品的定义中,笔者认为Swanson的定义相对比较充分,她从两个角度对旅游纪念品进行了界定:其一,从游客的角度来看,旅游纪念品是指一个事件或一次经验的象征性提醒物,它们是通过购买获得的无形和短暂体验的有形标记;其二,从经营者角度,旅游纪念品仅是具有交换价值的商品,在纪念品生产、分销和零售的过程中并没有附加任何感情成分。[5]
故有鉴于此,对佛教旅游纪念品做出如下界定:从广义上来说,佛教旅游纪念品是指可以帮助人们唤醒对于佛教旅游地回忆与经历的物品;从狭义上来说,佛教旅游纪念品是指旅游者在佛教旅游活动中所购买的,具有佛教文化特征、富有地域或民族特色、具有纪念性的所有物品。本文所研究的佛教旅游纪念品采用的是其狭义定义。
(二)佛教旅游纪念品分类
目前关于旅游纪念品的分类,国内外学者都有不同的表述,但是关于佛教旅游纪念品的分类却相对较少。故笔者对于旅游纪念品的分类进行整理,以期为佛教旅游纪念品的分类提供相关指导。
表1 旅游纪念品和佛教旅游纪念品分类汇总
作者
观点
旅游纪念品
赵倩
从生产工艺方面,将其分为工业制品和手工艺品;从游客购买目的方面,可将旅游纪念品分为纪念用、收藏用、礼品用和实用等;从纪念品本身的地域性,又可将其分为泛地域类、表层地域类和深层地域类。[6]
王诗晓
从设计学的角度,将旅游纪念品分为自然观光类、文化旅游类、休闲度假类、工业产品类以及传统手工艺品类。[7]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56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