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基于互联网消费下的大消费结构的分析【字数:14845】

2024-02-25 14:0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传媒推动的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受到极大的激发,消费结构也正经历着变化和转型。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针对南农大学生的日常消费展开调查和分析,从基础消费、娱乐消费、学习发展消费、形象消费和关系消费五类具体消费深入探析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的现状和特点,并构建消费结构影响因素模型,分别探讨不同因素对总消费和五类具体消费是否产生影响及影响程度,最后从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提出树立大学生合理消费结构和消费观的措施和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 2
(一)国内研究概述 2
(二)国外研究综述 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3
三、大学生消费结构现状及特点 3
(一)总体消费特点 3
1.整体消费合理,呈现正态分布 3
2.“月光化”现象普遍 3
(二)具体消费结构现状 4
1.大学生总体消费构成 4
2.基本生存消费为主导 4
3.娱乐消费形式多样化 5
4.注重学习发展消费,线下教育消费高 6
5.男女形象消费差别明显 7
6.关系消费比重高 7
四、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一)模型构建 8
(二)个人内部因素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8
1.性别 8
2.年级 9
3.恋爱情况 10
4.来源地 10
5.消费观念 10
(三)外部环境因素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11
1.收入来源 11
2.信贷消费 11
3.大众传媒 12
五、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建议和对策 12
(一)个人方面 12
(二)家庭方面 13
(三)学校方面 13
(四)社会方面 13
六、结论 13
致谢 13<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br />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基于互联网消费下的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分析
以南农大学生为例
引言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我国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增长、消费结构正经历着变化和转型。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商务中地域、空间等种种限制,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人们可以享受更广阔范围内的服务,使得购买、销售更加便捷、快速。电子商务的发展活跃了国内金融消费,各种第三方平台纷纷推出各种小额的信贷产品,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趣分期等。这些信贷产品主要面向1829岁的广大年轻消费者,这个年轻群体以低收入、高学历为显要特征。无论是便捷的消费方式,还是超前的资金供给,都极大的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热情。
大学生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其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与其他社会消费群体有很大的不同。大学生的群体聚集性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冲动的消费行为和攀比的心理,同时当代大学生具有独立的消费意识,形成了自己的消费特点,追求高品位、高质量的生活,其消费观正经历着重大变革,如网络消费、游戏消费及奢侈品消费比重日趋增加等,这些都促使了大学生群体消费需求的不断高涨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但是,相较于大学生超前的消费观,其消费资金来源有限、消费实力不足。由此产生了大学生经济非独立性与日益高涨的消费热情之间的矛盾,如何疏解这种矛盾,就需要从源头上即大学生消费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索,尤其在互联网消费模式背景下, 我们要了解新时代大学生消费结构的现状特点和呈现出的变化和趋势,探讨变化背后的影响因素,从而有方向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文明、绿色的新消费理念、构建科学、理性的消费结构,减少恶性“校园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概述
国内很多学者通过问卷等调研方法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合理化的改进建议,如,张尧,侯玥等人(2018)通过收集问卷的方式调研了天津某高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分析认为,目前大学生消费仍以生活消费为主,结构较为合理;在娱乐方面消费比重比较大;同时社交消费占比相对较高,而学习消费占比相对较低。朱天成,毛睿杰等(2018)将大学生消费支出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基础消费、形象消费、自我发展消费和偏好消费,并指出大学生消费具有趋同化和“月光”化的特征,储蓄观念不强。
一些学者重点研究了影响大学生消费观、消费结构选择的因素,如,金玲,孙智妍(2017)列举了大学生三种典型的消费观结构,炫耀性消费观、规划性消费观以及发展性消费观,并使用统计方法实证分析得出,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属性和在校生活费等几个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同时,刘莉(2017)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传统消费、流行趋势、媒体宣传、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消费习惯以及校园周边环境都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消费偏好以及消费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陈小伍,王绪朗(2007)也论证得出了相同的观点。
还有不少国内学者对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转型及未来的消费趋势进行了研究,如邓炎树、周涌(2015)对比了四个不同时间段入学的大学生在各个消费领域的平均支出,分析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支出占比显著下降,在娱乐恋爱方面的费用显著增加,而其他学习费用基本占比基本保持不变。冯萌,余姝等(2018)基于ERG理论,从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三方面出发对比分析了“95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认为“95后”大学生已由生存型消费转变为发展型消费,学习消费比重下降而游戏消费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黎之阳,胥若男(2018)分析了当今互联网消费下大学生消费结构现状,并有根据的提出了未来的三个消费趋势,一是大学生的消费规模将持续性扩大,二是互联网消费比重将增加,三是付费教育将成为校园消费的新引擎。
(二)国外研究综述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sgl/56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