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蒙牛集团成本控制分析研究以物流环节为例(附件)

2021-01-06 10:4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在21世纪,全球一体化的趋势逐渐逼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的激烈。从社会发展及技术发展的状况来看,传统企业为提高利润而抬高价格的空间逐渐缩小,企业必须在控制价格和降低成本的环节来入手,站在企业发展长远的角度来进行成本控制工作。供应链的成本控制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这也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社会竞争环境发展而做出的一种调整。本文中笔者以企业降低成本的视角,对蒙牛乳制品公司进行研究。实地考察蒙牛企业的成本状况,提出它存在的现实问题,依据现实情况来构建出有效的成本控制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目的在于通过对蒙牛集团的实例研究,为日后进行类似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参考。目 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3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趋势 2
2、蒙牛集团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蒙牛集团成本控制意识落后 5
2.2运输费用控制低效 5
2.3成本控制信息化程度低 5
2.4未建立科学成本控制体系 6
3、蒙牛集团加强成本控制的策略思考
3.1采购环节控制策略 7
3.2库存环节控制策略 8
3.3运输环节控制策略 9
3.4营销环节控制策略 9
总 结
参考文献
致 谢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初,总部在中国乳都的核心区域——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的盛乐经济园区,现总资产超80亿元,职工近3万人,年生产乳制品的能力达500万吨。
目前,蒙牛乳业集团现在已经在全国的15个省市区建立的生产基地达20多个,有冰淇淋、液态奶、酸奶、奶酪和奶品五大系列的200多个品种,其优良品质的产品已经覆盖全国市场,并部分出口至蒙古、美国、东南亚、加拿大和港澳等国家与地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饮食质量的提升,经过多年的推广宣传,牛奶产品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普及率大大提升,许多家庭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牛奶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它还表明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对牛奶的需求将继续上升,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它预示着一个朝阳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酸奶、奶酪和奶品五大系列的200多个品种,其优良品质的产品已经覆盖全国市场,并部分出口至蒙古、美国、东南亚、加拿大和港澳等国家与地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饮食质量的提升,经过多年的推广宣传,牛奶产品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普及率大大提升,许多家庭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牛奶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它还表明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对牛奶的需求将继续上升,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它预示着一个朝阳产业的辉煌即将开始。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企业间的经营不仅仅是商品经营,更是转型为全球供应链的竞争”而其实质是企业发展运营各个环节之间的成本竞争,这就要求企业管理的重点由发展经营转移到控制成本上来,使成本成为本企业的优势所在。那如何降低蒙牛集团的成本呢?本文对蒙牛集团的降低成本进行研究分析,期望可以发现蒙牛的发展问题及可以更好发展的战略优势,并希望从中可提炼出成为乳制品行业佼佼者的关键要素,为以后的乳制品行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3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乳制品行业的现状
根据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32014年液体乳公司技术改造及扩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我国乳业市场容量约为2467亿,居民收入倍增、中产阶级规模壮大和城镇化进程将促进乳制品行业消费升级。从产品结构上来看,市场的增长点将会集中在高端白奶和婴幼儿奶粉这两大类别上。首先,大众消费水平和健康意识逐年提升,对高品质牛奶有了新的追求;另外,二胎政策的落地使婴幼儿奶粉成为最大的刚需。各方数据均表明,中国乳业已经进入新的拐点,乳制品行业的自身战略收益正随着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逐渐凸显。
目前,全球的总奶量约为7.49亿吨,人年均占奶量约为107公斤,中国全年生鲜奶生产总量约达3825万吨,人年均占奶量仅约为27.3公斤,只有全球水平的25.5%。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三产奶大国,但奶牛的养殖规模偏低,很多大型牧场的年单产水平虽然能够突破8吨,但其饲养的成本偏重,实际的利润偏低,中国奶牛的养殖成本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收奶价格高出全球的平均价格。在国家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完善法规标准、强化质量监管、开展培训交流的基础上,乳制品行业素质不断提升,现代奶业格局初步形成,我国奶业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目前,我国乳制品行业正处于新的发展历史时期,“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重点是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工艺创新,开发市场需求的乳制品,丰富产品结构。养殖环节主要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2013年是名副其实的乳制品“大年”,尽管行业整体增长速度受到上游原料奶价格上涨的压制,不过,在行业景气向好以及政策红利的推动之下,多数乳制品企业盈利情况依然上佳,伴随2014年原料压力的逐渐缓解,加上行业景气不减以及政策的持续推动,乳制品将会是食品板块格局最清晰、成长确定性最强的细分子行业。
我国乳业市场容量约为2467亿,居民收入倍增、中产阶级规模壮大和城镇化进程将促进乳制品行业消费升级。转型时期,随着城镇乳制品消费饮料化和农村乳制品消费日常化,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有望将从目前的18.8千克提升至30千克左右。预计未来五年,乳制品行业市场容量将保持12%的复合增速,到2016年达到4280亿。行业加速优胜劣汰,龙头企业彰显优势。到2015年,干乳制品乳粉、炼乳、奶油、干酪素、乳糖等产量要达到900万吨,占乳制品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未来应积极鼓励并扶持乳清粉、干酪、炼乳等高品质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进一步调整乳制品行业结构。
从农业产业结构来看,发达国家乳制品行业产值占农牧林渔业总产值的20%,占畜牧业产值的40%,而我国的乳制品行业产值占农牧林渔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3%,占畜牧业产值的10%。与世界发达国家乳制品行业比较,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起步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综合考虑我国乳制品市场调研分析报告:2014年中国乳制品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中国市场报告网显示:奶畜生产能力、饲料供应、奶业科技进步、居民消费需求等因素,预计2020年奶类产量将达到6000万吨,人均占有奶量将达到42千克。
国内乳品市场的发展速度和空间吸引了大批企业,到日前为止,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乳品企业有60多家,国内乳品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前,中国乳品行业一度出现1700多家企业。随之而来的是我国乳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主要表现为争抢奶源、打价格战、抢占市场等。而过度竞争的结果是产品和技术同质化严重,乳品质量安全频出问题,行业整体效益下降。
随着中国乳品行业的逐步成熟,我国乳业的竞争开始转向全方位的综合实力竞争,如品牌影响力、产品创新力、规模效益、冷链物流能力等。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己经发展成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乳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还需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寻找答案。
国内乳制品行业与国外的比较
近几年,我国乳制品中出现了外国产品,这使我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遭遇着残酷的竞争。对国内与国外乳业现状进行研究,对本土乳业公司具有有利价值,并且对以后乳制品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就国内外乳业的对比分析如下:
1.规模优势。国外乳品企业的规模优势是国内行业无法逾越的。国内企业没有国外企业资本实力雄厚和规模庞大,国外企业拥有强大的生产经营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这是我国企业无法超越的规模效益,例如丹麦 MD FOODS公司,现已拥有39个加工厂,生产全国72%的乳制品。MD FOODS公司提供鲜奶的农场就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39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