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苦味受体激动剂对肉杂鸡肝脏功能的影响【字数:7591】

2024-02-25 12:0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苦味受体(bitter taste receptors,TAS2R)是一类在细胞膜上的7次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参与了动物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本课题旨在观察苦味受体激动剂苯甲地钠铵(苦精)在饲料中的添加对肉杂鸡肝脏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试验选用180只1日龄的健康快大黄鸡,随机分成3组,Control(对照组)、L-Den(每千克饲料添加5mg苦精组)以及H-Den(每千克饲料添加100mg苦精组)3组,每个处理设有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肉仔鸡。试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0~28d以及28~56d。试验结果显示,加入不同剂量苦精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液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肝脏组织学切片也显示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故加入苦精对肉杂鸡的肝脏功能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材料与方法4
1.1试验材料 4
1.2试验设计 4
1.3饲养管理4
1.4样品采集4
1.5数据处理5
2结果与分析5
2.1饲料中添加苦味受体激动剂(苦精)对肉杂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5
2.2饲料中添加苦味受体激动剂(苦精)对肉杂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6
2.3饲料中添加苦味受体激动剂(苦精)对肉杂鸡肝脏的影响 7
3讨论 8
3致谢 10
参考文献10
苦味受体激动剂对肉杂鸡肝脏功能的影响
引言
引言
味觉是动物的一种重要生理感觉,对于味觉感受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苦味作为味觉的基本特征之一,在高等生物摄食时起到了避免其摄入许多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所以苦味的识别往往作为一种动物机体的防御机制,防止其毒从口入。苦味受体(bitter taste receptors,TAS2R)是一类在细胞膜上的7次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参与了动物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1]。苦味的感知主要是通过动物体摄入苦味物质,苦味物质中的苦味化合物与口腔中的味蕾相接触,作用于味觉细胞微绒毛上的受体,将其激活,再经过一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系列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使细胞膜去极化,并释放出神经递质,再经由突触后传入神经纤维将信号传到皮下中枢,进一步整合信号而成。其中,有一系列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蛋白、第二信使以及效应酶等共同参与,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理感知过程[2]。苦味受体激动剂能够与一种或者多种苦味受体相结合,增加苦味受体mRNA的表达[3],通过促进动物体摄入的苦味物质与体内不同部位的苦味受体相结合,进而引发一系列级联放大在细胞膜上促进表达,以达到激动作用的一类物质[4]。在早期的研究中,TAS2R的作用仅止于感知苦味物质,其感知的过程机制等的研究也已明确。近年来对TAS2R抑制剂以及激动剂的深入研究也逐渐展开,对TAS2R在其他组织器官中的功能性研究以及利用这方面还尚且较少[5]。苦味受体除了在口腔味蕾中有所表达,在其他许多组织器官内也有表达[6]。现已发现,TAS2R在呼吸道[7]、消化道[8]、心血管系统[9]、生殖系统[10]中存在着一系列表达,许多都是通过TAS2R激动剂的加入抑制了原先信号转导的通路,竞争结合点位以达到各种调节生理功能的效果,给新药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一定思路,是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现今,国内外对于苦味受体激动剂的研究报道还较少。肝脏作为动物体内重要的消化代谢器官,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合成蛋白质、生物转化、解毒等重要作用。肉鸡饲养中,鸡的肝病一直是个让饲养者比较头疼的问题。本实验选用肉杂鸡为研究对象,在饲养上便于管理,后续采样也较为简单,便于直接观察。本实验旨在研究苦味受体激动剂在动物饲料中的添加能否改善其肝脏功能亦或对肝脏是否有负面的影响,以期为苦味受体激动剂在肉鸡饲养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采用的苦味受体激动剂苯甲地钠铵是一种化学品,别名苦精。苯甲地钠铵为白色结晶粉末,无味,具有非常强烈的苦味,极易溶于水、乙醇、二甲醇等,其水溶液呈中性。在日用品和工业品中作为苦味剂,能避免误食。
1.2 试验设计
为了研究苦味受体激动剂苯甲地钠铵(苦精)对肉杂鸡肝脏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80只1日龄的健康快大黄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分别为Control(对照组),LDen(每千克饲料添加5mg苦精组)以及HDen(每千克饲料添加100mg苦精组)3组,每个处理设有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肉仔鸡。试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0~28d以及28~56d。
1.3 饲养管理
1.4 样品采集
记录体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再于28天以及56天分别采集各组鸡只的血液以及肝脏,进行采样采血以及各器官称重。每个重复选取一只鸡进行翅静脉采血,每只采血3mL,抗凝管存放,3000r/min放入离心机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分装,置于20℃冰箱保存,血清生化指标采用血清生化分析仪测定。采血后采用颈外放血宰杀,采集其肝脏,后续再对肝脏样本进行固定、洗涤、脱水、浸蜡、包埋、切片、贴片、脱蜡、染色、脱水、封片等处理。采样完成后,将已透明的组织块置于已溶化的石蜡中,放入溶蜡箱保温。待石蜡完全浸入组织块后进行包埋。先制备好容器,倒入已溶化的石蜡,迅速夹取已浸透石蜡的组织块放入其中。冷却凝固成块。包埋好的组织块变硬,随后在切片机上切片。切片前,先将包埋好的石腊组织块周围过多的石蜡切去,四周留约2mm的石蜡块,块两边必须切成平行的直线。制作HE染色切片,石蜡包埋肝脏组织,用切片机切取5μm厚度的肝脏组织,放入水浴锅中展开,展开后用载玻片撩起,置于40℃切片烘干机上烘干两天,再根据HE染色步骤进行染色,最后用树脂封片,静置晾干一天。制作时控制各步骤的等待时间。最后制作成肝脏切片以观察其组织学结构。同时,对样本的血液生化指标,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进行检测,采集数据后再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及绘制图标。综合对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分析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肝脏的组织学切片,对肝脏组织学结构进行比对分析得出课题结论。
1.5 数据处理
采用GRAPHPAD软件绘制柱状图,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差异显著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性标准。测定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料中添加苦味受体激动剂(苦精)对肉杂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56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