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肺炎支原体和小反刍兽疫病毒双重rtpcr方法的建立【字数:8705】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 2
1.1.1菌株和毒株 2
1.1.2试剂 2
1.1.3仪器 2
1.2方法 3
1.2.1引物设计与合成3
1.2.2待测样本DNA/RNA提取3
1.2.3 MO和PPRV目的基因的扩增3
1.2.4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4
1.2.5目的片段的克隆5
1.2.6质粒的提取5
1.2.7重组质粒的鉴定6
1.2.8双重RTPCR目的片段的扩增6
1.2.9双重RTPCR 反应条件的优化7
1.2.10双重RTPCR特异性实验7
1.2.11双重RTPCR敏感性实验7
1.2.12临床样品检测8
2 结果与分析8
2.1 MO和PPRV目的基因的扩增8
2.2 重组质粒鉴定8
2.3双重RTPCR目的片段的扩增9
2.4双重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9
2.4.1引物浓度优化9
2.4.2退火温度优化10
2.5双重RTPCR特异性实验10
2.6双重RTPC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R敏感性实验11
2.7临床样品检测11
3讨论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绵羊肺炎支原体和小反刍兽疫病毒双重RTPCR方法的建立
引言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s ruminants virus, PPRV)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快速传染性的动物病毒性疾病[1]。PPRV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oli virus) [2]易感动物主要是小反刍兽如山羊和绵羊。截止当前,PPR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出的一定要向兽医防控部门通报的动物传染病(OIE.2016),是我国农业部《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名单中的疾病[3],截止目前没有感染人的报道。小反刍兽疫可使小反刍动物发生发热、眼和鼻都出现许多分泌物、肺炎、上消化道溃疡糜烂和腹泻等主要临床症状(Griffin et al.2009)。PPRV 主要感染幼年的绵羊和山羊,感染率和死亡率可以达到85%之高 [4]。中国的第一例 PPR 病例发现于 2007 年的西藏[5],在之后国家进行严格控制措施和战略监督,疫情得到消除。2013年底PPR疫情再次出现,在我国从新疆等地向其他地区快速传播,我国多个省区均有PPR疫情出现[6] [7]。小反刍兽疫一旦出现后就会快速传播,跨度范围也很大,动物感染疾病的风险特别高,这就给我国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是造成羊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heep)的一种重要病原体,在临床表现的主要的特征是发高热稽留热、咳嗽、流涕、同时出现肺炎和胸膜炎,过程发生多取急性或慢性,有很高的病死率,可对养殖羊业造成很大的损失。MO于 1963 年初次由 Mackay在英格兰从患病的绵羊体内分离得到,并由 Carmichael 等命名 [8]。绵羊支原体肺炎约有 25%的发病率和30%的病死率 [9],呈全球性分布,多流行于中东、东亚、澳洲等养羊业较为集中的国家[10]。在我国,自 1982 年胡景韶等首次分离到 MO以来[11],多个省份也分离到该病原体。绵羊肺炎支原体流行广泛,致病力强,对我国乃至世界养殖业均造成巨大危害。
支原体分离培养和病毒分离是检测病原的常用方法,但考虑到此方法其费时费力,对实验室安全要求很高,而且更重要的是绵羊肺炎支原体在体外培养环境要求严格,生长相对来说比较缓慢,营养要求又比较高,而且容易造成污染导致病原分离失败,小反刍兽疫作为一类疫病不具备分离的条件。这给这两种病原的快速诊断带来困难。MO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 PPRV自2014年传入国内多数省区后危害巨大,二者均为引起山羊呼吸道疫病的主要病原,临床上经常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发生,因此正确有效的诊断对疾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绵羊肺炎支原体和小反刍兽疫病毒,都已经分别建立了分子生物学方法特异的PCR或RTPCR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对这病原的检测、诊断和流行病学统计调查方面[12,13],但是,同时检测MO和PPRV的RTPCR方法尚未有报道。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菌株和毒株
山羊支原体(PG3株)、MO(Y98株)、丝状支原体(F38株)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购入;PPRV弱毒苗(PPRV Nigeria 75/1株)从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购入;蓝舌病毒(BTV)[14]、牛病毒性腹泻病毒Ⅰ型[15]和Ⅱ型[16]、边界病病毒(BDV)[17]、山羊副流感Ⅲ型[18]、山羊疱疹病毒Ⅰ型(CpHV1)[19]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分离保存;山羊痘病毒(“痘必应”山羊痘活疫苗)购自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1.1.2试剂
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BamHⅠ、10×K buffer、pMD18T载体购自大连TaKaRa公司; DH5α感受态细胞、Trans Zol UP一步法RT PCR试剂盒、Taq DNA聚合酶均从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入;用于提取DNA/RNA、质粒的试剂盒和回收琼脂糖凝胶的成品试剂盒均从Axygen公司购入;Premix TaqTM、DL2000plus Marker等均为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核酸染料Goldview从BioTekeCorporation购入;10×PCR buffer、10mmol/L dNTP Mix和凝胶加样缓冲液6×Loading Buffer均购自Prmogea公司。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56218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