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极目四望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极字【释义】:部首:木 部外笔画:3五笔86:SEYY 五笔98:SBYY仓颉:DNHE笔顺编号:1234354四角号码:47947汉字首尾分解: 木及汉字部件分解: 木及笔顺编号: 1234354笔顺读写: 横竖撇捺撇折捺
目字【释义】:目是象形字。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2) 观看,注视,(3) 递眼色,使眼。甲金文象人眼目,金文或有将目形竖起,本义是眼睛。参见「臣」。
四字【释义】:四,汉语常用字,读作sì,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以为两倍于二的正整数,后引申为序数第四、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等。(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
望字【释义】:望,wang,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象形兼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侧身之人立于土堆之上,竖目,瞳子突出,有登高远看之意。隶定字形从亡从月从王,“亡”指朔日无月;“月”指朔日之外的所有月相,从娥眉月、上下弦月到圆月;“王”意为“最大者”、“王者”。“亡”、“月”、“王”联合起来表示“从初一到月底之间的所有月相的最大者”、“月相之王”。本义:最大月相(月圆)。引申义:期盼月圆。转义:远看。人类期盼月圆是出于古老的崇尚光明心理。圆月是所有月相中发光面积最大的一种。传说天地开辟之时有“日月合璧”天象,这是指圆月与太阳重轮,阴阳相合,化生万物。
极目四望【拼音全拼】:jí mù sì wàng
极目四望【五笔码】:SHLY
极目四望【拼音码】:JMSW
极目四望【解释】:极目:尽眼力之所及;四望:向四周眺望。形容企盼心切。
极目四望【出处】:三国·魏·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极目四望【近义词】:极目四眺
极目四望【用法】:作谓语;指尽眼力所及眺望四方
极目四望【英语】:survey all that is spread before one
极目四望【成语接龙】:
极目四望--望影揣情--情深意重--重利盘剥--剥肤椎髓
极目四望【造句】:
0、贰、站在多孔桥上极目四望,一派生机的田畴之间,嵌着座座厂房。
1、登上山顶极目四望只见群山连绵此起彼伏顿时产生会当凌绝顶的感慨。
2、伍、五霸岗,一群人伫立于高岗之上,极目四望。
3、站在多孔桥上极目四望一派生机的田畴之间嵌着座座厂房。
4、极目四望看不到骨马踪迹胡冬寒在四周扫视几眼然后又根据骨马在地面上留下来的一些痕迹追了过去。
5、玖、极目四望,看不到骨马踪迹,胡冬寒在四周扫视几眼,然后又根据骨马在地面上留下来的一些痕迹,追了过去。
6、碧波万顷的离世泽本可极目四望然而这个时候数里之外便什么都看不清了。
7、我极目四望只看到几个徒步的警察
8、壹拾贰、碧波万顷的离世泽本可极目四望,然而这个时候,数里之外便什么都看不清了。
9、柒、在草原上极目四望,你会看得很远.
10、壹、我极目四望,只看到几个徒步的警察.
11、捌、黄师师呆在囚车里,极目四望,一切就看造化了。
12、圣姑一面运行法诀抵御法阵一面极目四望寻找天玄道人的下落忽听燕狂饶有兴致的喊道:“天玄老道来的正好我正想领教你的‘玄清气’呢?”。
13、五霸岗一群人伫立于高岗之上极目四望。
14、壹拾、圣姑一面运行法诀抵御法阵,一面极目四望,寻找天玄道人的下落,忽听燕狂饶有兴致的喊道:“天玄老道来的正好,我正想领教你的‘玄清气’呢?”。
极【相关成语】:
0、极本穷源:指彻底地推究本源。
1、极恶不赦: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2、极恶穷凶:指极端凶恶。
3、极而言之: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
4、极古穷今:指穷尽古今。
5、极口项斯:指满口赞誉。项斯、唐代诗人,为杨敬之所器重,敬之赠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之句。
6、极乐世界:佛教指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后泛指幸福安乐的地方。
7、极目四望:极目:尽眼力之所及;四望:向四周眺望。形容企盼心切。
8、极目远眺: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9、极目远望:指用尽目力向远处眺望。
10、极目迥望:极:尽;迥:远。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11、极情尽致:指将意趣风致表现得很充分。
12、极情纵欲:竭力满足自己的情感和贪欲而不加节制。
13、极深研幾:研:研究,审查;幾:细微。形容钻研深刻、细致。
14、极深研几:研:研究,审查;几:细微。指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
15、极寿无疆:指永存。
16、极天际地:形容十分高大。
17、极天爬地:用尽一切办法。
18、极天罔地:指遍天下。
19、极天蟠地:指充塞天地之间。
目【相关成语】:
0、目擩耳染:擩:通“濡”,沾染。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1、目眐心骇:因惊恐而楞住的样子。
2、目别汇分:指分门别类。
3、目不别视: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
4、目不给赏: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5、目不给视:给:供给。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又美又多。
6、目不苟视: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7、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8、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9、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0、目不旁视: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11、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12、目不忍见: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13、目不忍见,耳不堪闻:堪:可。不忍心看,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14、目不忍视: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15、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眼睛不忍看,耳朵不忍听。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16、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17、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18、目不识字: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19、目不妄视:妄:胡乱。不随便乱看。形容遵守礼制。
四【相关成语】:
0、四百四病: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1、四壁萧然:四壁:四面墙壁;萧然:寂寞冷落。屋里空荡荡的,没什么东西。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2、四不像:麋鹿。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
3、四不拗六: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的意见。
4、四冲八达:指四通八达的要道。同“四冲六达”。
5、四冲六达:指四通八达的要道。
6、四大皆空: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
7、四德三从: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8、四方八面:到处;各个方面。
9、四方辐辏: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后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
10、四方离乱:四方:天下,各处。指到处发生割据,战乱。
11、四方云扰:扰:扰乱,纷扰。指天下纷乱,如同乌云翻涌。形容局势动荡不安,到处骚乱。
12、四方之志:指志向远大。
13、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14、四分五落:形容分散零乱。
15、四分五剖: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
16、四纷五落:形容分散零乱。同“四分五落”。
17、四海昇平:指天下太平。
18、四海波静:比喻天下太平。
19、四海承风: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望【相关成语】:
0、望表知里: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
1、望尘僄声:比喻听见风就是雨,不辨事情的虚实真伪。
2、望尘拜伏: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同“望尘而拜”。
3、望尘奔北:形容军无斗志。同“望尘奔溃”。
4、望尘奔溃:指只看见敌方军马扬起的尘土便奔逃溃散。形容军无斗志。亦作“望尘奔北”。
5、望尘不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同“望尘莫及”。
6、望尘而拜: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7、望尘靡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同“望尘莫及”。
8、望尘莫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9、望尘知敌:尘:尘土;敌:敌人;知:知道。望见飞扬的尘土就知道敌兵的多少。形容经验非常丰富。
10、望尘追迹:比喻赶上别人的前进速度。
11、望穿秋水: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12、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13、望断白云:形容想念父母。
14、望而却步:却步:不敢前进,向后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15、望而生畏: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16、望峰息心: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
17、望风捕影:比喻说话做事根据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
18、望风承旨:指说话行事同机迎合他人意旨。见“望风希指”。
19、望风而遁:远远望见敌人的踪影或强大气势,即行遁逃。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6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