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学行修明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学字【释义】:学,xue,从臼从爻从冖从子,以臼、爻、冖、子结构,寓意上面(前人)对变化(规律)的磋磨(沉淀),孩子在下面稳定的建筑物里得到学习与成长。学以敩(xiao,效)为敎,以见为觉。醒悟、明白。学是一个汉字,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原本为形声字。
行字【释义】:行,xíng,háng,hàng,héng,hèng ,从彳(chi)从亍(chu),人之步趋也。本义:路。彳,小步也;亍,步止也。象形字,本义:道路。 同本义〖road〗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豳风·七月》 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line;row〗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
修字【释义】:修,读音 xiū。修字多意,如:修饰、装修,修治、修缮;修剪;修建、修筑;修书、修史;修学、修业;修长;修行、修女。还有百家姓中的修姓。修姓,修姓相传是远古部落首领少昊的后代,直接得姓祖先即少昊的儿子修。据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统计,修姓人口数量在全国居第311位,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计,修姓居351位,主要分布于山东半岛地区(修姓在全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福建,四川,江西。据王大良编著的《当代百家姓》一书记载:修姓相传是远古部落首领少昊的后代,直接得姓祖先即少昊的儿子修。史称他在高辛氏帝喾时担任玄冥师,掌管天下水利事宜。后来,其子孙以修为姓氏。
明字【释义】: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为大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覆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
学行修明【拼音全拼】:xué xíng xiū míng
学行修明【五笔码】:ITWJ
学行修明【拼音码】:XXXM
学行修明【解释】:修明:昌明。学问和品行都很出色。
学行修明【出处】:《魏书·崔鉴传》:“崔鉴,字神具,博陵安平人。父绰,少孤,学行修明,有名于世。”
学行修明【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学行修明【英语】:Learn from practice and cultivate wisdom
学行修明【成语接龙】:
学行修明--明月清风--风急浪高--高傲自大--大得人心--心口不一--一寸丹心--心口如一--一字见心--心小志大--大快人心--心粗胆大--大夜弥天--天下第一--一体同心--心高于天--天下为一--一片冰心--心比天高--高自骄大--大言欺人--人小鬼大--大辩不言--言行不一--一片丹心--心腹之言--言行若一--一德一心--心贯白日--日月经天--天大地大--大酺三日--日月丽天--天下归心--心如止水--水广鱼大--大天白日--日试万言--言行抱一--一身五心--心同止水--水宽鱼大--大禹治水--水光接天--天地良心--心到神知--知行合一--一片赤心--心神不安--安安心心--心开目明
学【相关成语】:
0、学不可以已:学:求学。求学不可停止,即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1、学不沾洽:沾洽:原指雨水沾足,这里指渊博。指学识不够渊博。
2、学不躐等:躐:逾越。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而进。
3、学步邯郸: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4、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艺:技能;货:本指货物或钱币,引申为卖。旧指学成文武全才,以求被皇帝所重用。
5、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6、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满足;诲:教导。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从不厌倦。
8、学而后知不足:只有经过学习,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9、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10、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11、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12、学富才高: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13、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4、学贯古今:贯:通。学识渊博,通晓古今知识。
15、学贯天人:天人:天道与人世,自然与社会。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16、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17、学贵有恒:学习最珍贵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
18、学海波澜:比喻学识渊博的人驰骋于文坛。
19、学海无边:学问的海洋没有边际。指对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
行【相关成语】:
0、行崄侥幸:指冒险行事以求利。同“行险徼幸”。
1、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3、行兵布阵:指挥军队,布置阵势。
4、行兵列阵:指挥军队,布置阵势。
5、行不从径: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
6、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叫声的拟意,表示行路艰难。
7、行不贰过:指犯过的错误不再犯。
8、行不副言:指言行不一。
9、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任何情况下都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形容为人处世光明磊落。
10、行不苟合:指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11、行不顾言:顾言:顾虑到已经说了的。指做事不守信用。
12、行不及言:及言:顾虑到已经说了的。指做事不守信用。
13、行不愧影,寝不愧衾:衾:被子。走路没有对不起影子,睡觉没有对不起被子。比喻为人行为光明,问心无愧。
14、行不履危: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15、行不胜衣: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体力衰弱。
16、行不由径: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17、行不由路:路:小路,引申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18、行不由西州路:西州:古南京。晋朝宰相谢安病重时,曾经从西州城门入城回京,死后,其友羊昙很悲痛,不愿从西州路走。比喻怀念故人,悲悼亡友。
19、行不逾方:指行动不逾越法度。
修【相关成语】:
0、修辞立诚:原指君子要注重文化修养,做到立身诚实。后多指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1、修辞立其诚:原指君子要注重文化修养,做到立身诚实。后多指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2、修德慎罚:修德:修养道德;慎罚:慎重使用刑罚。形容旧时行仁政、安定民心的政治措施。
3、修短随化:修:长;化:造化,旧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说法指运气、命运。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
4、修短有命:修:长;命:天命。人的寿命长短是由天注定的。
5、修好结成:重归于好,缔结为盟。
6、修旧利废:把破旧的修补好,把废物利用起来。指厉行节约。
7、修旧起废:原指修诗书,兴礼乐。后引申为把旧有的修理好。把废置的利用起来。
8、修鳞养爪:比喻保养、积蓄战斗力。
9、修齐治平: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10、修桥补路: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11、修仁行义:修:培养;行:推行。建立爱民的仁政,推行正义的的措施。
12、修身洁行: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13、修身立节:修:修养;立:树立;节:气节。修养自身的言行,树立坚贞的节操。
14、修身齐家:指修养自身,理好家政。
15、修身慎行:修:学问、品德方面的学习和锻炼。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谨慎小心地处理问题。
16、修身养性:修身: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17、修饰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修饰整个人的仪表。也比喻修饰表面,无关大局。
18、修文演武: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同“修文偃武”。
19、修文偃武:修:昌明,修明;偃:停止。提倡文教,停息武事。
明【相关成语】:
0、明白了当: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
1、明白如画:像画一样清楚明白。
2、明白如话:形容诗文通俗易懂,像唠家常一样。
3、明白晓畅:晓:知晓,知道;畅:畅达。形容非常明白清楚。
4、明白易晓:晓:知晓,明白。形容明白清楚,容易弄懂。
5、明辨是非: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6、明并日月:并:齐。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帝王。
7、明参日月: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帝王。
8、明查暗访:明里调查,暗中访问。指多方面调查了解情况。
9、明察暗访:察:仔细看,调查研究;访:向人询问调查。从明里细心察看,从暗里询问了解。指用各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10、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11、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12、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13、明耻教战: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14、明窗净几:形容室内明亮、整洁。
15、明打明敲:指人说话直接与做事率直。
16、明道指钗:泛指婴儿聪明。
17、明德慎罚:慎:谨慎。多行恩惠,少用刑罚。
18、明德惟馨: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19、明发不寐:明发:破晓,天色发亮;寐:昨。通宵未睡。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