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泣不成声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泣字【释义】:拼音: qì, 总笔画: 8 部外笔画:5部首: 氵 五笔输入法: iug五笔笔顺编号:44141431古代字意:“泣”:是形声字,“眼泪”的意思。“氵”表示,表示该字的字义与水有关;“立”表声。
不字【释义】:不,bù/fǒu,象形。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凡云不然者。皆於此义引申叚借。其音古在一部。读如德韵之北。(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not,no]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声字【释义】:声,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亦指说出来让人知道的事等等。《说文》曰:“声,音也。”《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泣不成声【拼音全拼】:qǐ bù chéng shēng
泣不成声【五笔码】:IGDF
泣不成声【拼音码】:QBCS
泣不成声【解释】: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泣不成声【出处】:《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尽夜哭泣,气不属声。”
泣不成声【近义词】:痛哭流涕、涕泗滂沱
泣不成声【反义词】:笑容可掬、欢天喜地
泣不成声【歇后语】:老妈妈哭女儿
泣不成声【灯谜】:相顾无言,唯有泪两行
泣不成声【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非常悲伤
泣不成声【英语】:choke with sob
泣不成声【成语接龙】:
泣不成声--声色俱厉--厉志贞亮--亮亮堂堂--堂而皇之--之死不渝
泣不成声【造句】:
0、门里门外,我们俩都泣不成声。
1、这时躺在病床上的老兵早已泣不成声,一口脓痰差点把他给憋死过去。
2、朱志紧紧的抓住她的手泣不成声喉咙噎嗝着的说着。
3、、就在父亲忏悔的那一刻,他看到了化身师父,父亲泣不成声地感谢师父对他的宽容。
4、法官宣判时,琳赛泣不成声。
5、、他心如刀绞般地痛苦,嗓子已经哭哑了,泣不成声,嘴里说些谁也听不清的话。
6、、一年之内,父母相继去世,她悲痛之极,泣不成声。
7、这回这是泣不成声了,帕里斯?希尔顿从法庭被押回到监狱。之前,法官宣判,她必须在监狱服满天的刑期,而不能在家里服刑。
8、、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
9、来到一个小房间透过玻璃我看到一名警察正在做着记录坐在他对面的是一男一女岁上下男的一直在讲述什么女的早已经泣不成声。
10、拿着祺二爷递给我的罗盘与铜铃睹物思人我再一次泣不成声。
11、她搂著雪娜泣不成声,虽然我以前并不认识她,我们成了她的祝福。
12、、听到奶奶去世的消息,她哭得泣不成声。
13、他在村里横行无忌,干尽了坏事,村民们对他的反感不言而喻,但经常为被欺负的事儿泣不成声。终于,警方逮捕了他。
14、没有人可以逃避生离死别,悲伤过度后的是泣不成声。
泣【相关成语】:
0、泣不成声: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1、泣不可仰:哭泣得抬不起头。形容极度悲伤。
2、泣鬼神:使鬼神为之哭泣。比喻诗文感人至深。
3、泣荆之情:比喻人留恋旧物,缅怀往事。
4、泣歧悲染:泣歧:见歧路哭,因可以向南也可以向北;悲染:见染丝而悲伤,因可以染成黄色或黑色。形容悲叹人们易受外界世俗影响而迷失方向。
5、泣数行下:眼泪接连不断的往下掉。形容非常悲伤。
6、泣涕如雨:泣:低声哭;涕:鼻涕。眼泪像雨一样。形容极度悲伤。
7、泣下如雨:眼泪象雨一样。形容伤心到极点。
8、泣下沾襟: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9、泣血捶膺:形容悲痛到极点。
10、泣血稽颡:稽颡: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指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向来吊唁的宾客哭拜,以致谢忱。
11、泣血涟如:指哭泣出血,悲痛异常。
12、泣血枕戈:悲愤得眼睛流血,睡眠时枕着武器。形容发愤自励,立志雪恨。
13、泣血椎心:泣血:哭得眼中流血;椎心:捶胸脯。捶拍胸膛,哭泣出血。形容非常悲痛。
14、泣麟悲凤:麟:麒麟;凤: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谓哀伤国家衰败。
不【相关成语】:
0、不偢不倸:①犹不理不睬。②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1、不媿下学:犹言不耻下问。
2、不猧不魀:“猧”念wō;“魀”念gà。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同“不尴不尬”。
3、不皦不昧:不明不暗。形容恍惚不可捉摸。
4、不安本分:本分:本身应尽的的职责和应守的规矩。指不甘于所处的地位和受到的待遇,思想言行越出正轨。
5、不安其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6、不安小成:成:成就。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
7、不安于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8、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9、不按君臣: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反药理,胡乱用药。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
10、不拔一毛: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11、不拔之策: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策:计策。稳妥可靠的计策。
12、不拔之志: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13、不拔之柱: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拔不动的柱子。比喻有坚固的根基。
14、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15、不败之地: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16、不卑不亢: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17、不蔽风雨:蔽:遮盖。不能遮风挡雨。形容房屋破烂简陋。
18、不辟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19、不避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成【相关成语】:
0、成败得失: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1、成败利钝: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
2、成败论人: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3、成败荣枯:成功与失败,得志与失意。指人在仕途或事业上的得失荣辱。
4、成败兴废:成功或失败,兴起或衰退。
5、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6、成帮结队:犹成群结队。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
7、成城断金: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8、成都卖卜:汉代人严光在成都时靠卖卜谋生。比喻不做官靠自己的劳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9、成风尽垩:形容技艺高超。
10、成风之斫:形容技艺高超。同“成风尽垩”。
11、成佛作祖:佛教语。指修成佛道,成为祖师。比喻获得杰出成就。
12、成规陋习:指由于普遍效法而成为社会准则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或做法。
13、成何世界:算作什么社会。用来指斥社会风气不良,腐败不堪。
14、成何体面:算作什么样子。
15、成何体统:算作什么样子。
16、成己成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17、成家立计:犹言成家立业。
18、成家立业:指男的结了婚,有职业,能独立生活。
19、成精作怪:变成精怪,兴风作浪。比喻人捣乱骚扰,从事不正当的活动。
声【相关成语】:
0、声驰千里: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1、声出金石:金石:指古代的打击乐器。好像是从乐器中发出来的声音。形容歌声悦耳动听。
2、声东击西: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3、声东击西的意思: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4、声动梁尘:形容歌声嘹亮动人。
5、声华行实:垢:声誉;华:显耀;行:品行;实:朴实。形容声望很高,品行朴实。
6、声价百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同“声价十倍”。
7、声价倍增:指声誉地位成倍增加,迅速提高。
8、声价十倍: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
9、声泪俱发:形容极其悲恸。同“声泪俱下”。
10、声泪俱下: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11、声名烜赫:指名声显赫。
12、声名大噪: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13、声名赫奕:指名声显赫。
14、声名籍甚:籍甚:盛大。形容声望很高,声誉显赫。
15、声名藉甚:名声显赫。指人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极高。
16、声名狼籍:名声败坏到了极点。同“声名狼藉”。
17、声名狼藉: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18、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19、声偶擿裂:偶:成对;擿:选取。形容文章的句子两两并列,声调平仄相对及选用古人的好句子。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2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