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智者千虑,或有一失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者字【释义】:者,zhe,蔗的本字。金文上部是一棵茎叶俱全的甘蔗和甘蔗汁液,下部是口或甘。后用作虚词,同诸、这。《易·乾卦》元者,善之长也。者一般是句末助词,用于代词时可以指代人。
千字【释义】:千:会意。从一,从人。本义:人起步朝南走。特指:数值和数字1000。十进数制:十百为千 。“千”的本义是从“阡陌”一词看出来的。“阡”指南北向田埂,“陌”指东西向田埂。“千”字小篆体从禾从千,指农人背负五谷行走在“阡”上。“阡陌”表示的概念是“时空和位于时空架构之中的人”,这个“人”就是“朝南走的人”,也就是“千”。形声。从革,迁声。本义:秋千。千:姓氏
虑字【释义】:虑是一个汉字。思考;担忧的意思。
或字【释义】:或,yu,huo,从口(人口)从一(疆界)从戈(守卫城池)。或和国是古今字,本义邦国、疆域;借指某人、有的。(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人口),从一(疆域)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本义:国家。用本义时读 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some;someone]古文字中,“国”(繁体字为国)字从口从或,究竟是“口”还是“或“为原形,众说纷纭。马叙伦先生主张口为国之原字,......日本学者后藤朝太郎则主张“或”为国(国)之原字。他认为加以口者,系秦汉以后之事。并于《国家学会》杂志第二十七卷第六号上发表论文,说之如下:“国(国)字作口,乃秦汉以来之事,周代春秋战国时代,只有或字。”按:或为戈与口之合体,后汉许慎于《说文解字》中亦曰,或者,邦也。
有字【释义】:有字既为“又”的通假字,还可以作为为哲学名词来理解的,词义也很丰富,可表存在,所属,发生等词义。可为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
一字【释义】:一是阿拉伯数字中最小的正整数。它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比如在计算机技术中1与0是计算机储存的基本单位;在音乐领域1代表音阶中的1个基本音级一,汉字的基本笔画,也可单独成为汉字,基本释义是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失字【释义】:失,中国汉字,其读音:shī。丢失。《说文》:“失,纵也。从手,乙声。”2014年12月19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4”年度字词今揭晓,“失”作为国际字被推上榜。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拼音全拼】:zhì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shī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五笔码】:TFTHADGR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拼音码】:ZZQLHYYS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解释】:指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也难免出现差错。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出处】:《旧唐书·宇文融传》:“臣闻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夫千计,亦有一得。”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近义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不要过分自信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成语接龙】: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失光落彩--彩笔生花--花花世界
智的【成语接龙】,智【相关成语】:
0、智藏瘝在:指贤人隐遁,病民之臣在位。
1、智出乎争:争:斗争。聪明才智是在反复斗争中锻炼出来的。比喻智慧来源于实践。
2、智贵免祸:智:智慧。人的聪明智慧,正当使用,可以使他避免灾祸。
3、智昏菽麦:指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
4、智尽力穷:智慧和能力都已用尽。
5、智尽能索:索:竭尽。智慧和能力都已用尽。
6、智均力敌:指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
7、智名勇功:有谋略、有胆量和功夫。形容人文武兼备。
8、智穷才尽:智能与才能已经穷尽。
9、智小谋大:指能力低下而谋划很大。
10、智小言大:指才智低下,说话口气却很大。
11、智以利昏: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12、智勇兼备:形容人既有智谋,又很勇敢。
13、智勇兼全:既有智谋,又有勇气,二者兼备。
14、智勇双全: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15、智圆行方: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16、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指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
17、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慧的人喜爱山,仁义的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1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19、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指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也难免出现差错。
者的【成语接龙】,者【相关成语】:
0、者也之乎: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
千的【成语接龙】,千【相关成语】:
0、千百为群:成百上千聚集成群。
1、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
2、千变万状:变化繁多,呈现出各种情状。
3、千变万轸:指千变万化。轸,转。
4、千遍万遍:形容次数很多。
5、千兵万马:犹千军万马。
6、千补百衲:形容衣服很破,补了又补。
7、千不该,万不该:比喻再三表示不应该。
8、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9、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成千部书都是一种写法,成千个人都是一个面孔。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
10、千仓万库: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11、千仓万箱: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12、千差万别:形容各类多,差别大。
13、千差万错:指差错很多或很大。
14、千乘万骑:形容车马之盛。
15、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16、千乘之王:千:极言其多。指天子。
17、千愁万恨:千、万:形容多。极言愁苦怨恨之多。
18、千愁万绪:许许多多忧愁和思绪。
19、千仇万恨:千、万:形容多。指数不清的仇恨。形容仇恨极深。
虑的【成语接龙】,虑【相关成语】:
0、虑不及远:远:长远。老虎不到长远。形容目光短浅。
1、虑事多暗:考虑事情不明。
2、虑无不周:虑:思虑,考虑;周:周全。思考没有不周全之处。形容考虑问题十分全面。
3、虑周藻密: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的【成语接龙】,,【相关成语】:
或的【成语接龙】,或【相关成语】:
有的【成语接龙】,有【相关成语】:
0、有碍观瞻:观瞻:外观以及对外观的反应。指不适合观看的事物或现象。
1、有案可查:案:案卷,文书。指有证据可查。
2、有案可稽:案:案卷,文件;稽:查考。指有证据可查。
3、有百害而无一利:百害:泛指许多坏处。利:泛指好处。有释义。
4、有板有眼:板: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眼:戏曲中的拍子。指唱腔合乎节拍。亦指言语行事有节奏、有条理。
5、有备无患: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6、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有所准备就能控制别人,毫无准备就会被别人所控制。
7、有本有原:指有根源;源源本本。亦作“有本有源”。
8、有本有源:指有根源;源源本本。同“有本有原”。
9、有本有则:指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
10、有鼻子有眼:比喻把虚构的事物说得象真实的一样。
11、有病乱投医:患了病到处乱找医生。比喻人遇到事故胡乱地到处找人帮忙或出主意。
12、有才无命: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13、有财有势:既有钱财,又有势力。同“有钱有势”。
14、有长者风:长者:年高望重之人。有长者的风度。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待人大度。
15、有朝一日:朝:日,天。将来有那么一天。
16、有耻且格:指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17、有尺水行尺船:指量力而行。
18、有翅难飞:长着翅膀也飞不出去,形容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19、有翅难展:展:施展。即使有翅膀,也不能展开。比喻空有本领,却没有施展的地方。
一的【成语接龙】,一【相关成语】:
0、一嚬一笑:指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嚬,皱眉。
1、一壸千金: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
2、一抔黄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3、一抔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
4、一抔之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
5、一鞍一马:比喻一夫一妻。
6、一把手:在某一方面才干出众的人或单位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7、一把死拿: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比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9、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10、一百五日: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指寒食日。
11、一败如水: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像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12、一败涂地: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13、一斑半点:比喻极小部分。
14、一斑窥豹: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5、一班半点: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16、一班一辈:指同等,不相上下。
17、一班一级:犹言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18、一般见识: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19、一般无二:完全一样,没有不同的地方。
失的【成语接龙】,失【相关成语】:
0、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1、失败是成功之母:母:先导,根源。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2、失败为成功之母: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3、失败者成功之母:母:先导,根源。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4、失晨之鸡:忘记报晓的雄鸡。比喻失职或犯错误的人。
5、失旦之鸡:忘记报晓的雄鸡。比喻失职或犯错误的人。
6、失道寡助: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7、失而复得:指失去而后又得到。
8、失光落彩:没有了光彩。形容没有面子。
9、失魂荡魄:形容心意烦乱,精神恍惚。
10、失魂落魄: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11、失魂丧胆:形容极度恐慌。
12、失魂丧魄: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13、失惊打怪:①形容大惊小怪。②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
14、失惊倒怪:犹失惊打怪。惊恐;慌张。
15、失精落彩:指没精打彩。
16、失口乱言:失口:说了不该说的话。指不能控制,胡言乱语。
17、失林之鸟:失去树林的鸟儿。比喻无处藏身与生活。
18、失鹿共逐:失:失去;鹿:指帝位;逐:追赶。失掉帝位,天下大乱,人人争着追逐。比喻失去政权后,天下大乱,各路英雄争夺帝位。
19、失马塞翁:比喻因祸得福的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6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