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黜衣缩食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黜字【释义】:废除;取消 。汤既黜夏命。――《书·汤诰序》爱季佗而黜仆。笔顺读写:竖横折点撇横竖横提点点点点竖折竖竖竖折竖
衣字【释义】:衣,多音字:1:yī,用于“衣服”“衣冠禽兽”。《说文》:“衣: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2:yì,穿,拿衣服给人穿。如“解衣衣我”,前一个“衣”读一声,第二个“衣”读四声。
缩字【释义】:由大变小,由长变短。
食字【释义】:字从人,从良。“良”意为“拖尾到底”,引申为“从生到死”“人”与“良”联合起来表示“维持人一生的东西”。食,饣米也。——东汉·许慎《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
黜衣缩食【拼音全拼】:chù yī suō shí
黜衣缩食【五笔码】:LYXW
黜衣缩食【拼音码】:CYSS
黜衣缩食【解释】:节衣缩食,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力求节约。
黜衣缩食【出处】:明·宋濂《重建龙德大雄殿碑》:“于是黜衣缩食,重创大雄殿五楹间。”
黜衣缩食【近义词】:节衣缩食
黜衣缩食【用法】:作谓语、定语;同“节衣缩食”
黜衣缩食【英语】:Remove one`s clothes and shrink one`s food
黜衣缩食【成语接龙】:
黜衣缩食--食言而肥--肥田沃地--地广民稀--稀章绘句--句比字栉--栉垢爬痒
黜【相关成语】:
0、黜昏启圣:贬退昏庸,开启圣明。
1、黜奢崇俭:革除奢华,崇尚俭仆。
2、黜邪崇正:斥退奸邪,崇尚正直。
3、黜衣缩食:节衣缩食,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力求节约。
4、黜幽陟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5、黜陟赏罚:黜陟:官吏的进退升降。指官吏的赏赐、惩罚和官职的升降。
6、黜陟幽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衣【相关成语】:
0、衣被苍生:被:同“披”;苍生:百姓。把衣服给百姓穿上或披上。比喻广施恩惠于百姓。
1、衣被群生:衣被:给人衣穿,比喻加惠于人;群生:众生。比喻恩惠广施。
2、衣弊履穿:弊:坏;履:鞋。衣服穿破了,鞋子磨漏了。形容人很贫穷。
3、衣钵相承: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4、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5、衣钵之传:原指佛教徒师父把袈裟和食钵传授给徒弟。泛指前人思想、学问、技能的传授和继承。
6、衣帛食肉:穿着精美的丝绸服装,吃的是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7、衣不蔽体: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8、衣不布体:布:铺开。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9、衣不盖体:盖:遮盖。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10、衣不及带:衣:穿衣服;带:腰带。穿衣服来不及把腰带系上。形容时间仓促,装束不整。
11、衣不解带: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
12、衣不解结:解结:解开衣结,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
13、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衣服新的好,朋友旧的好。形容故旧不可轻弃。
14、衣不完采: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15、衣不曳地:曳:拖。衣衫短小,不拖在地上。比喻衣着朴素。
16、衣不择采:衣服不选择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17、衣不重帛:指不穿多件丝织的衣服。
18、衣不重采:重:重叠;彩:通“彩”。不穿多件色彩鲜艳的衣服。形容衣着朴素。
19、衣带渐宽:指因相思而消瘦,衣服都显得肥大了。

缩【相关成语】:
0、缩成一团:因寒冷、紧张、恐惧而蜷缩身体。
1、缩地补天:指改造天地宇宙。比喻做非凡之事。
2、缩手旁观:把手缩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3、缩手缩脚: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4、缩头缩脚:形容畏缩、躲闪。
5、缩头缩颈: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同“缩头缩脑”。
6、缩头缩脑: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
7、缩屋称贞:古时传说:颜叔子于风雨之夜,接纳因风而屋倒之邻家寡妇,使妇执烛,薪尽,又析取屋木以继。颂扬在妇女危难时不加侵犯。
8、缩衣节口: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9、缩衣节食:省吃省穿。泛指生活节俭。
10、缩衣啬食: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食【相关成语】:
0、食案方丈: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1、食必方丈: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2、食辨劳薪:形容见识卓越。
3、食不充肠:形容艰难贫困,勉强维持生活。同“食不充饥”。
4、食不充饥:形容艰难贫困,勉强维持生活。
5、食不充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同“食不糊口”。
6、食不二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7、食不甘味: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8、食不果腹: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9、食不糊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10、食不兼肉:吃饭时无两种肉食。形容饮食俭朴。
11、食不兼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12、食不累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13、食不念饱:吃饭不要求吃得很饱。
14、食不求饱:吃饭不要求吃得很饱。
15、食不求甘: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俭朴。
16、食不暇饱:没空好好吃饭。形容终日操劳忙碌。
17、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1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19、食不知味: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6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