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诗礼传家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诗字【释义】:诗,是中国古代文艺文字的总称。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汉代以后《诗》则专指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由此而专指于散文相对的韵文形式。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阮籍等人作品,题材繁多,一般分为古体诗和新体诗,如四言、五言、七言、五律、七律、乐府、趣味诗等。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对仗和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近现代以来则专指通过意象写意类文字,如朦胧诗等。
礼字【释义】:礼,lǐ,(1) 会意。从示,从豊( 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2) 同本义 [offer sacrificer to gods]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家字【释义】:家,jia,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房室有关,最早的房子是用来祭祀祖先或家族开会。下面是“豕”中国书法,即野猪,野猪是比老虎、熊还危险的动物。野猪是非常难得的祭品,所以最隆重的祭祀是用野猪祭祀。本义:屋内,住所。
诗礼传家【拼音全拼】:shī lǐ chuán jiā
诗礼传家【五笔码】:YPWP
诗礼传家【拼音码】:SLCJ
诗礼传家【解释】:指世代皆读书习礼。
诗礼传家【出处】:元·柯丹丘《荆钗记·会讲》:“诗礼传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倾逝。”
诗礼传家【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诗礼传家【英语】:Poetry is passed down from family to family
诗礼传家【成语接龙】:
诗礼传家--家大业大--大得人心--心口不一--一寸丹心--心口如一--一字见心--心小志大--大快人心--心粗胆大--大夜弥天--天下第一--一体同心--心高于天--天下为一--一片冰心--心比天高--高傲自大--大言欺人--人小鬼大--大辩不言--言行不一--一片丹心--心腹之言--言行若一--一德一心--心贯白日--日月经天--天大地大--大酺三日--日月丽天--天下归心--心如止水--水广鱼大--大天白日--日试万言--言行抱一--一身五心--心同止水--水宽鱼大--大禹治水--水光接天--天地良心--心到神知--知行合一--一片赤心--心神不安--安安心心--心开目明--明月清风--风急浪高
诗礼传家【造句】:
0、旧时代读书人集古嗜古,本为常事,龚自珍家道殷实,祖辈都为诗礼传家,金石碑版收藏甚富。
1、他家世代书香,虽然祖上没有出过什么高官,却也是诗礼传家。
2、这个天经地义,谁都晓得,而况诗礼传家的贵族的五孙舍!
3、范家是诗礼传家的大族,清末光绪年间开始行商,五十余年下来,借吉东开禁之利,又是屯田开荒,又是贩货四方,积累下丰厚的家产。
4、此家人姓朱,世代都是以诗礼传家,只是身逢乱世只能隐居避祸。
5、第三股则是前朝昭帝的外戚,当今皇太后的娘家,留侯张家,张家时代诗礼传家,一卷《太公兵法》,成就了家族赫赫战功,大胤王朝三位兵圣,两位就出自张家。
6、书香门第,诗礼传家,累世善人,在这湖州地面上十分的有名气。
7、太恶心了!太无耻了!太混蛋了!这些所谓诗礼传家的缙绅人家,果然是荒淫放荡到了极点!这儿还有个外人呢,当我不存在吗?
诗【相关成语】:
0、诗肠鼓吹:鼓吹:乐器合奏。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1、诗成得袍:夺锦:相传武则天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赏锦袍。指科举及第或竞赛优胜者。也用以称赞文才出众或被宠赐。
2、诗词歌赋:文章的四种形式。指作文。
3、诗家三昧:指作诗的诀窍。
4、诗酒风流: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
5、诗酒朋侪:侪:等辈,同类的人。作诗饮酒的朋友。同“诗朋酒友”。
6、诗酒征逐:征逐:朋友之间相互邀请宴饮。指互相邀约,饮酒作诗。
7、诗礼传家:指世代皆读书习礼。
8、诗礼发冢:一边念着《诗经》、《周礼》,一边去挖坟盗墓。原是讽刺儒家倡导仁义的虚伪性。后用以讽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9、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10、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11、诗礼之训: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12、诗礼簪缨:诗礼:《诗经》和《周礼》,指礼教;簪缨:比喻高官。讲究礼教的高官显宦。
13、诗朋酒侣:侣:伴侣,同伴。作诗饮酒的朋友。同“诗朋酒友”。
14、诗朋酒友:作诗饮酒的朋友。
15、诗朋酒侪:侪:辈。在一起写诗喝酒的朋友。
16、诗情画意: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17、诗书发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18、诗书礼乐:六代儒家六经的名称,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乐经》。
19、诗庭之训:指父训。
礼【相关成语】:
0、礼崩乐坏: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1、礼不亲授:授:给予。古代认为男女之间不能亲手相授受。
2、礼不嫌菲:不因为礼物菲薄而不讲求礼节。
3、礼度委蛇:礼度:礼数;委蛇:庄重而从容自得的样子。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4、礼多人不怪:对人多行礼仪,人不会怪罪。
5、礼烦则不庄:礼仪烦杂反而显得轻浮、不庄重。
6、礼烦则乱:礼仪繁琐势必导致混乱。
7、礼废乐崩: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8、礼坏乐崩: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9、礼坏乐缺: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10、礼禁未然:旧时指以礼教化人民,防范邪恶的事情发生。
11、礼乐崩坏: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崩:败坏。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12、礼乐刑政:指礼法、乐教、刑罚以及各项政令等。
13、礼门义路:指“义”好比是大路,“礼”好比是门,只有君子才能从这条大路行走,由这扇门出入。
14、礼轻情意重: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15、礼轻人意重:礼物虽然很轻,但人的情意却很深厚。
16、礼轻义重: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17、礼让为国:治理。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
18、礼尚往来: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19、礼奢宁简:指礼过多而苛烦,不如俭约些。
传【相关成语】:
0、传杯换盏: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1、传杯弄斝:传:传递,传送;弄:酒宴中戏弄;斝:古代青铜制的圆口三足酒器。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2、传杯弄盏: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3、传杯送盏:指酒宴中互相斟酒。同“传杯弄盏”。
4、传柄移籍:柄:权力;籍:通“阼”,皇位。权势地位转移。
5、传柄移藉:指权势转移。
6、传道穷经:道:孔孟之道;穷:穷尽;经:经典。传授道理,穷尽经典。
7、传道授业: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8、传道受业: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9、传风搧火:犹煽风点火。搧,同“扇”。比喻煽动别人闹事。多用于贬义。
10、传风扇火: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11、传圭袭组:指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组,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转指官印。
12、传龟袭紫:指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13、传经送宝:经:经典,经验。把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传送给别人。
14、传爵袭紫:指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15、传三过四:传闲话,说是非。
16、传神阿堵: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
17、传神写照:传神:指优美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写照:画像。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生动逼真地描画出来。
18、传诵不绝:传:流传;诵:诵读。指流传后世被长期诵读。
19、传诵一时:诵:称诵、传述。在某一个时期内,人们到处传述。
家【相关成语】:
0、家败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1、家半三军:三军:旧指上中下三军人马。指一家人可以抵得上半个三军的数目。形容家庭人口众多。
2、家藏户有:指家家都有。
3、家常便饭:指家中日常的饭食。也比喻常见的事情。
4、家常茶饭:家庭中的日常饮食。多用以喻极为平常的事情。
5、家常里短:犹家长里短。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6、家长理短: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7、家长里短: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8、家长礼短: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同“家长里短”。
9、家长作风:家长:封建家庭中的一家之长。指个人专断,缺乏民主作风。
10、家成业就:建立了家庭,事业也有了成就。
11、家丑不可外谈: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同“家丑不可外扬”。
12、家丑不可外扬: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13、家丑不外扬:丑:羞耻;扬:宣扬,传播。家庭内部不体面的事情不向外人宣扬。
14、家传户颂:家家户户传习颂读。同“家传户诵”。
15、家传户诵:家家户户传习诵读。
16、家传人诵:家家户户传习诵读。
17、家传之学:学:学业。家中世代相传的学业或知识。
18、家大业大:家:家庭;业:产业。人口众多,家业庞大。
19、家道壁立:家道:家庭经济情况;壁立:四立的墙壁。形容家贫如洗,一无所有,贫困到极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32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