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降格以求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降字【释义】:基本字义汉字:降降字骨刻文演变: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降#jiàng. 做姓氏时读#jiàng【释义】①落下,跟“ 升” 相对:降落|降雪|降温。②使落下;使从高往低:降级|降价|降职。③作为"姓"使用,山西有此姓。目前内蒙古,北京都有"降"家族存在.【降低】 #jiàngdī 下降;使下降:降低价格处理。〖例句〗天气预报说,有冷空气南下,明后天的气温将大幅度下降。【降临】#jiànglín 来到。〖例句〗他从没想到过,破产的灾难会降临到他的头上。【书写笔画】竖折撇折捺横折竖
格字【释义】:格,ge,(1) 形声。从木,各声。本义:树木的长枝条。(2)格,格木,一种树的名称,别名铁木。(3) 同本义 [long branch]格是一个常用字。数学中格是指一种代数结构。在语法和修辞中也有格的概念。此外,格也是一个姓氏。
以字【释义】:以,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以前、二十岁以下。表示用、拿,如以少胜多、以毒攻毒。表示因如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表示目的,如以待时机。表示于、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也作连词,同“而”,如城高以厚。
求字【释义】:求,觅也,乞也。求,此本古文裘字。後加衣为裘,而求专为干请之用。亦犹加艸为蓑、而衰为等差之用也。求之加衣,葢不待小篆矣。求,汉字,拼音读qiú,表示想要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或是为了主要用作动词,表示请求、要求等的意思。
降格以求【拼音全拼】:jiàng gé yǐ qiú
降格以求【五笔码】:BSNF
降格以求【拼音码】:JGYQ
降格以求【解释】:格:规格,标准。降低标准去寻求。
降格以求【出处】:鲁迅《坟·灯下漫笔》:“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
降格以求【灯谜】:
降格以求【用法】:作谓语、宾语;指降低标准去寻求
降格以求【英语】:accept a second best
降格以求【成语接龙】:
降格以求--求备一人--人小鬼大--大得人心--心口不一--一寸丹心--心口如一--一字见心--心小志大--大快人心--心粗胆大--大夜弥天--天下第一--一体同心--心高于天--天下为一--一片冰心--心比天高--高傲自大--大言欺人--人贵知心--心腹之言--言行不一--一片丹心--心贯白日--日月经天--天大地大--大辩不言--言行若一--一德一心--心如止水--水广鱼大--大酺三日--日月丽天--天下归心--心同止水--水宽鱼大--大天白日--日试万言--言行抱一--一身五心--心到神知--知行合一--一片赤心--心神不安--安安心心--心开目明--明月清风--风急浪高--高自骄大--大禹治水
降格以求【造句】:
0、他们迫切想要得到工作,因此在申请时他们往往会贬低自己的资历和经验,降格以求。
1、失业的威胁驱使工人们只好对工资降格以求。
2、降格以求,老太太总该答应了吧,结果老太太不开口。

降【相关成语】:
0、降本流末: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1、降格相从:降:降低;格:规格,标准。指屈己从人。
2、降格以求:格:规格,标准。降低标准去寻求。
3、降贵纡尊:纡:屈抑。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俯就。
4、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5、降人以心:降:降服。使人心服。
6、降邪从正:降:降服;从:归从。降伏妖邪,使之改邪归正。
7、降心俯首:指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8、降心顺俗:降低心志,随顺流俗。
9、降心下气:指虚心下气。
10、降心相从:降心:屈己;从:顺从。降低自己去遵从别人。
11、降颜屈体:犹言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12、降妖捉怪:原指有法术的人可以降伏妖精,捉拿鬼怪。后比喻以强大的力量战胜凶恶的敌人。
13、降志辱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指与世俗同流合污。
14、降尊临卑:尊贵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与地位较低的人交往。
15、降尊临卑,屈高就下:降:降低;临:面临;卑:低微。指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与地位低的人交往。
16、降尊纡贵:纡:弯曲,屈抑。降抑尊贵的地位,谦以自处。
17、降跽谢过:跽:跪;过:过失。下跪谢罪。

格【相关成语】:
0、格不相入:犹言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1、格高意远:指文章的格调高雅,含意深远。
2、格格不纳:指难以接受。
3、格格不入:格格:阻碍,隔阂。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4、格格不吐:指有所格碍,不能尽情论述。
5、格古通今:穷究古代,通晓当代。指学富识广。
6、格其非心:格:正;非:不正确。纠正错误、不正确的思想。
7、格杀不论: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8、格杀弗论: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同“格杀勿论”。
9、格杀无论: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同“格杀勿论”。
10、格杀勿论: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11、格天彻地:
12、格物穷理:穷究事物的道理。
13、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14、格于成例: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以【相关成语】:
0、以杙为楹:杙:小木棍;楹:厅堂前部的柱子。把小木棍当作大柱子用。比喻误将小材作大用。
1、以白为黑:指颠倒是非。
2、以白诋青:以白色诋毁青色。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否定别人。
3、以半击倍:用半数兵力击破一倍于己的敌人。形容取胜之易。
4、以暴易暴: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5、以暴易乱: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6、以备不虞:虞:猜度,预料。以防备预料不到的事。
7、以备万一:万一:可能性极小的变化。事先做好周密防备,以防止万一发生变化。
8、以冰致蝇: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
9、以博一粲:以:用;博:赢得;粲:笑时露出牙齿的样子。设法赢得对方一笑,
10、以不变应万变:用既定的原则,应付千变化万的事态发展。
11、以不济可: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成。
12、以长攻短: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
13、以诚相见:真心实意地相对待。
14、以碫投卵:碫:磨刀石。用磨刀石去砸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
15、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16、以辞取人: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同“以言取人”。
17、以词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18、以此类推: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
19、以刺世事:以:表示目的的连词。来讽刺当世之事。

求【相关成语】:
0、求备一人:求:希求;备:具备,完美无缺。要求人完美无缺。形容苛求过分。
1、求大同,存小异:一致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指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主要方面的求得一致。
2、求道于盲: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3、求爹爹告奶奶:比喻到处求人。
4、求端讯末:求寻求;讯:询问;端:开始;末:结果。寻求事情的起源,询问事情的结果。形容办事态度十分严肃认真。
5、求福禳灾:禳:祈祷消灾。祈求福运降临,灾害消除。
6、求过于供:需求多而供应量少。
7、求浆得酒: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8、求马唐肆:唐:原指无壁之屋,引伸为空的;肆:铺子,这里指卖马的地方。到不是停马处去找马。比喻在什么也没有的地方寻求自己所需的东西。
9、求马于唐市: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同“求马于唐肆”。
10、求马于唐肆: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11、求民病利:病:病苦,痛恨。求得了解百姓的不利和有利的事。形容对百姓的生活非常关心。
12、求名夺利:指追求名誉,争夺财利。
13、求名求利:追求名誉与财利。
14、求名责实: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15、求其友声:指朋友以意气相投而结交,如昆虫以同声而相应。
16、求签问卜:卜:占卜。祈求于神灵,求决于占卜。
17、求亲告友:请求亲友救济。
18、求亲靠友:向亲友乞求帮助。
19、求全责备: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3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