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竹篱茅舍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竹字【释义】:竹,汉字,象形。可作部首,作部首后写作“”。本义为禾本科下属一类植物,又有引申义等。声明:本义项介绍“竹”的汉字属性,关于禾本科竹属植物,请查看竹的第一个义项。
篱字【释义】:篱,读音 lí,汉字,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篱笆(“笆”读轻声)。
茅字【释义】:茅,máo,在《康熙字典》、《汉语字典》中有茅店、茅屋、茅坑等其他词义,相关的成语有茅塞顿开等。
舍字【释义】:舍,读音shě或者shè,从亼(ji)从屮(cao)从口(口)。舎是简易的居所,由亼(屋顶)、屮(大柱、横梁)、口(基石)组成,意为给人临时歇息,作放下意。舍可止,引申之为凡止之偁。从亼像屋顶,谓賔客所集也;屮象大柱、横梁;口象基石筑也。口音围。市居曰舍。舍可止,引申之为凡止之偁。1.居住的房子。郑云:一市之闲,有三庐一宿。侯馆及庐,宿皆所谓市居曰舍也。此市字非买卖所之,谓賔客所之也。舍可止,引申之为凡止之偁。2. 放过。论语:不舍昼夜。谓不放过昼夜也。不放过昼夜,卽是不停止於某一昼一夜。废税赦舍也。凡止於是曰舍,止而不为亦曰舍。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4. 古代行军一宿...
竹篱茅舍【拼音全拼】:zhú lí máo shè
竹篱茅舍【五笔码】:TTAW
竹篱茅舍【拼音码】:ZLMS
竹篱茅舍【解释】:常指乡村中因陋就简的屋舍。
竹篱茅舍【出处】: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尘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我竹篱茅舍。”
竹篱茅舍【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竹篱茅舍【英语】:bamboo fences and hay-thatched mud cottages
竹篱茅舍【成语接龙】:
竹篱茅舍--舍己为人--人不聊生--生花妙笔--笔精墨妙--妙舞清歌--歌声绕梁--梁木其坏--坏植散群--群而不党--党恶佑奸--奸人之雄--雄飞突进--进荣退辱--辱国丧师--师老民困--困而学之--之死靡二--二童一马--马到成功--功名利禄--禄无常家--家谕户晓--晓行夜宿--宿蠹藏奸--奸渠必剪--剪枝竭流--流风遗泽--泽及枯骨--骨化形销--销声匿影--影影绰绰--绰约多姿--姿意妄为--为仁由己--己溺己饥--饥寒交至--至意诚心--心惊胆落--落纸云烟--烟断火绝--绝顶聪明--明目张胆--胆大心粗--粗粗笨笨--笨头笨脑--脑瓜不灵--灵丹圣药--药笼中物--物以群分--分床同梦
竹【相关成语】:
0、竹柏异心: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1、竹苞松茂: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2、竹报平安:凭借竹子报告平安。比喻报平安的家信。
3、竹帛之功: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借指典籍。指名垂史册的功绩。
4、竹钉木屑:屑:碎末。制造竹木器物剩下的废料。比喻细微的事物。也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5、竹篮打水: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6、竹篮打水一场空: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7、竹篱茅舍:常指乡村中因陋就简的屋舍。
8、竹林之游:指无视名利的正人君子之间的交往。
9、竹马之好:指少年时骑竹马为戏之友。
10、竹马之交: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11、竹马之友: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12、竹头木屑: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13、竹杖成龙:竹杖化作一条龙。比喻得道成仙。
14、竹杖化龙:借指得道成仙。
15、竹杖芒鞋:竹杖:用竹子做的手杖;芒鞋:草鞋。这些都是古人外出漫游地常备用具。也指到处漫游。
16、竹杖芒鞵:鞵:鞋。穿着草鞋,拿着竹杖。
篱【相关成语】:
0、篱壁间物:指家乡所产的平常之物。
1、篱牢犬不入:篱笆编得结实,狗就钻不进来。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坏人就无法勾引。
茅【相关成语】:
0、茅茨不翦:茅茨:茅屋;翦:修饰。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1、茅茨不翦,采椽不斫:茅茨:用茅草覆盖的屋;翦:修饰;采椽:用栎木或柞木做椽子;斫:砍削。形容住房质朴简陋。
2、茅茨土阶:茨:用茅草、芦苇盖的屋顶;阶:台阶。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3、茅封草长:茅:茅草;封:封闭;长:生长。长满茅草。形容野草丛生的荒凉景象。
4、茅庐三顾: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5、茅塞顿开: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6、茅室蓬户:茅:茅草;蓬:飞蓬,草名。茅草房子。形容住房极其简陋。
7、茅室土阶: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8、茅屋采椽:指住宿简陋。
9、茅屋草舍:用茅草修建的房子。形容住宿条件简陋。
10、茅屋土阶:茅草的房屋,泥土的台阶。比喻住房简陋。
舍【相关成语】:
0、舍安就危:就:靠。舍弃安逸而去接近危险。指为某种目的,甘愿面临危险。
1、舍本从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同“舍本逐末”。
2、舍本求末: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3、舍本事末:舍:舍弃;事:从事。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4、舍本问末:舍:舍弃;事:从事。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5、舍本逐末: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6、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7、舍车保帅:象棋用语,比喻在某些斗争中,为保全主要的人物,就把责任推到次要人物身上。
8、舍道用权:指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9、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10、舍短从长: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11、舍短录长: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同“舍短取长”。
12、舍短取长: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13、舍短用长: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14、舍己成人: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别人。
15、舍己从人:舍:弃;从: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16、舍己救人: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17、舍己就人:舍:弃;就: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18、舍己为公: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19、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2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