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鼎食鸣锺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鼎字【释义】:汉字“鼎”拼音为dǐng,结构为上下结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鼎,是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 是鼎卦。
食字【释义】:字从人,从良。“良”意为“拖尾到底”,引申为“从生到死”“人”与“良”联合起来表示“维持人一生的东西”。食,饣米也。——东汉·许慎《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
鸣字【释义】:基础释义míngㄇㄧㄥˊ◎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锺字【释义】:“锺”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量容器,也被当作一种计量单位。
鼎食鸣锺【拼音全拼】:dǐng shí míng zhōng
鼎食鸣锺【五笔码】:HWKQ
鼎食鸣锺【拼音码】:DSMZ
鼎食鸣锺【解释】: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同“鼎食鸣钟”。
鼎食鸣锺【英语】:The tripod is ringing when it eats
鼎食鸣锺【成语接龙】:
鼎食鸣锺
鼎【相关成语】:
0、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1、鼎成龙升: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2、鼎鼎大名:形容名气很大。
3、鼎鼎有名: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4、鼎分三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5、鼎湖龙去: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6、鼎力扶持:鼎力:大力;扶持:帮助,支持。大力支持帮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7、鼎力相助:鼎力:大力;助:帮助,支持。大力支持帮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8、鼎食鸣钟:鼎:古代炊器;钟:古代乐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
9、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同“鼎食鸣钟”。
10、鼎食钟鸣: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11、鼎水之沸:像鼎中的水沸腾一样。形容局势不安定。有时也用以形容人声嘈杂。
12、鼎新革故: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13、鼎鱼幕燕: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14、鼎玉龟符: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15、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16、鼎折餗覆: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17、鼎足而居: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18、鼎足而立: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19、鼎足而三: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食【相关成语】:
0、食案方丈: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1、食必方丈: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2、食辨劳薪:形容见识卓越。
3、食不充肠:形容艰难贫困,勉强维持生活。同“食不充饥”。
4、食不充饥:形容艰难贫困,勉强维持生活。
5、食不充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同“食不糊口”。
6、食不二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7、食不甘味: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8、食不果腹: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9、食不糊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10、食不兼肉:吃饭时无两种肉食。形容饮食俭朴。
11、食不兼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12、食不累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13、食不念饱:吃饭不要求吃得很饱。
14、食不求饱:吃饭不要求吃得很饱。
15、食不求甘: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俭朴。
16、食不暇饱:没空好好吃饭。形容终日操劳忙碌。
17、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1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19、食不知味: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鸣【相关成语】:
0、鸣凤朝阳: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1、鸣鼓而攻: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2、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3、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4、鸣剑抵掌:抵掌:击掌。用击剑来表示志向。比喻勇士非常勇敢。
5、鸣金收兵: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6、鸣金收军: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
7、鸣锣喝道: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8、鸣锣开道: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9、鸣谦接下:以谦虚的态度接待下宾。
10、鸣琴而治: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11、鸣雁直木: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12、鸣野食苹:比喻诚心待人,同甘共苦。
13、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14、鸣玉曳履:佩玉饰曳丝履。指获高官厚禄。
15、鸣玉曳组:佩玉饰曳印组。指任高官。
16、鸣冤叫屈:指申诉冤屈。
17、鸣钟列鼎: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18、鸣钟食鼎: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19、鸣珂锵玉:玉珂鸣响,佩玉铿锵。比喻显贵。
锺【相关成语】: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8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