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声威天下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声字【释义】:声,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亦指说出来让人知道的事等等。《说文》曰:“声,音也。”《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威字【释义】:威,wei,从女从戌。姑也。引伸为有威可畏。从女。戌声。土盛於戌,土阴之主也,故从戌。
天字【释义】:天,汉语名词,最初指空间,与地相对,后引申为天空、太空。详见《道德经》“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此处,天即空间;“天长”即“空间极其辽阔”。中华关于对天的最早解释,在《简易道德经》(又称《简易经》)有所记载:“常言天,齐究何也?昊曰:无题,未知天也,空空旷旷亦天。”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是一个脑袋被着重画出的小人,本义为“ 头”,后引申为“天”(因为两者都是至高无上的)。
下字【释义】:拼音xià。汉字释义,1.位置在低处的,跟“上”相反:~面,山~。2.由高处到低处:~山,~楼。3.方面,方位:两~里都同意。4.减除。5.用:~功夫。6.攻克,攻陷:连~数城。7.退让。8.用在名词后面。9.用在动词后面。10.量词,指动作的次数:打十几~。11.(动物)生产:猫~小猫了。12.少于某次数:不~三百人。
声威天下【拼音全拼】:shēng wēi tiān xià
声威天下【五笔码】:FDGG
声威天下【拼音码】:SWTX
声威天下【解释】:声威:声势。声势震动全世界。
声威天下【出处】:《战国策·齐策一》:“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
声威天下【英语】:Be influential in the world
声威天下【成语接龙】:
声威天下--下不来台--台阁生风--风行草靡--靡靡之声--声动梁尘--尘头大起--起凤腾蛟--蛟龙得雨--雨散云收--收成弃败--败德辱行--行远升高--高步云衢
声【相关成语】:
0、声驰千里: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1、声出金石:金石:指古代的打击乐器。好像是从乐器中发出来的声音。形容歌声悦耳动听。
2、声东击西: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3、声东击西的意思: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4、声动梁尘:形容歌声嘹亮动人。
5、声华行实:垢:声誉;华:显耀;行:品行;实:朴实。形容声望很高,品行朴实。
6、声价百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同“声价十倍”。
7、声价倍增:指声誉地位成倍增加,迅速提高。
8、声价十倍: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
9、声泪俱发:形容极其悲恸。同“声泪俱下”。
10、声泪俱下: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11、声名烜赫:指名声显赫。
12、声名大噪: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13、声名赫奕:指名声显赫。
14、声名籍甚:籍甚:盛大。形容声望很高,声誉显赫。
15、声名藉甚:名声显赫。指人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极高。
16、声名狼籍:名声败坏到了极点。同“声名狼藉”。
17、声名狼藉: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18、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19、声偶擿裂:偶:成对;擿:选取。形容文章的句子两两并列,声调平仄相对及选用古人的好句子。
威【相关成语】:
0、威德相济:威:威力;德:恩惠;相济:相辅相成。威力和恩德交互施用,相辅相成。
1、威动海内:威:威力;动:震动;海内:四海之内,指天下。威力震动天下。形容威力很大。
2、威恩并行:威:威力;恩:恩德;并行:一并施行。威力与恩德一起用。
3、威而不猛:有威仪而不凶猛。
4、威风八面:形容神气十足,声势慑人。
5、威风凛凛: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6、威风扫地:完全丧失了威严和信誉。
7、威风祥麟: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8、威凤片羽:由一根凤羽而显示其全貌。比喻卓越的人才所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或珍贵难得的事物的零星片断。
9、威凤祥麟: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象征,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10、威凤一羽:指略见善政一斑之意。
11、威福由己:威福:指赏罚。赏罚由己。指擅作威福。
12、威福自己:威福:指赏罚。任赏任罚,自己一人说了算。比喻大权在握,独断专行。
13、威迫利诱: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14、威望素著:威望:威信,声望;素:一向;著:明显。一向很有威望。
15、威望素着:威望:威信,声望;素:一向;着:明显。一向很有威望。
16、威无所施:威:威力;所:处所,地方;施:施展。无处施展威力。即无用武之处。
17、威武不能屈:威武:武力。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
18、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移:改变。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不能使之改变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19、威武不屈: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天【相关成语】:
0、天保九如:天保:《诗经·小雅》中的篇名;九如: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旧时祝寿的话,祝贺福寿绵长。
1、天宝当年:比喻追忆往昔盛事。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是唐王朝极盛之时。
2、天崩地解: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3、天崩地裂: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
4、天崩地塌: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灾难、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
5、天崩地坍: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6、天崩地陷: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7、天崩地坼:崩:倒塌;坼:裂开。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
8、天兵神将: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9、天兵天将: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10、天不慭遗:慭:愿;遗:留。天老爷不愿意留下这个老人。常用作对老人的哀悼之词。
11、天不慭遗一老:慭:愿;遗:留。天老爷不愿意留下这个老人。常用作对老人的哀悼之词。
12、天不憗遗:憗:愿;遗:留。天公不愿意留下这一个老人。
13、天不憗遗一老:憗:愿;遗:留。天公不愿意留下这一个老人。
14、天不变,道亦不变:道:道理,规律。天是不变的,道也是不变的。
15、天不盖,地不载:形容罪恶极大,为天地所不容。
16、天不假年:假:给予。天公不给以寿命。指寿命不长。
17、天不绝人:天不使人处于绝境。常指绝处逢生或得救。
18、天不怕,地不怕:形容无所畏惧,什么都敢干。
19、天不转地转:指以后总有见面的机会。
下【相关成语】:
0、下比有余:下:下等,不足。同不足的相比还绰绰有余。
1、下笔便就: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2、下笔不休:原形容动笔写文章思路顺着行文漫延无边,不能紧扣主题适可而止。后多形容文思充沛而敏捷。
3、下笔成篇: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笔成章”。
4、下笔成文: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5、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6、下笔风雷:形容书法或绘画运笔迅速,气势浩大。
7、下笔千言:千言:长篇大论。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
8、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9、下笔如神: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10、下笔如有神: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11、下笔有神: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12、下不来台:指在人前受窘。
13、下不了台:指在人前受窘。
14、下不为例:下次不可以再这样做。表示只通融这一次。
15、下车冯妇:冯妇下车来,重新干捉虎的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16、下车泣罪:罪:指罪犯。下车向遇见的罪犯流泪。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17、下车未几:下车:旧时指新官到任。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18、下车伊始:伊:文言助词;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19、下车之初:下车:旧时指新官到任。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8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