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衣冠绪余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衣字【释义】:衣,多音字:1:yī,用于“衣服”“衣冠禽兽”。《说文》:“衣: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2:yì,穿,拿衣服给人穿。如“解衣衣我”,前一个“衣”读一声,第二个“衣”读四声。
冠字【释义】: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系在头上的装饰物称为“头衣”,主要有:冠、冕、弁、帻四种,其中“冠”是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汉代的时候,冠的种类非常多。
绪字【释义】:《说文》曰“绪,丝端也”。端即头,绪即丝线的头。用语如头绪,绪论。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天工开物》。
余字【释义】:余(yú),上下结构,形声;从人、舍省声。有很多种意思,作为字义解释,有我;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农历四月的别称;姓氏等义项。
衣冠绪余【拼音全拼】:yī guān xù yú
衣冠绪余【五笔码】:YPXW
衣冠绪余【拼音码】:YGXY
衣冠绪余【解释】:绪余:残余。比喻名门之家的后裔。
衣冠绪余【出处】:《周书·薛善传》:“与兄忝是衣冠绪余,荷国荣宠。今大军已临,而兄尚欲为高氏尽力。”
衣冠绪余【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衣冠绪余【英语】:His clothes are not enough
衣冠绪余【成语接龙】:
衣冠绪余--余妙绕梁--梁上君子--子为父隐--隐迹埋名--名利兼收--收刀检卦
衣【相关成语】:
0、衣被苍生:被:同“披”;苍生:百姓。把衣服给百姓穿上或披上。比喻广施恩惠于百姓。
1、衣被群生:衣被:给人衣穿,比喻加惠于人;群生:众生。比喻恩惠广施。
2、衣弊履穿:弊:坏;履:鞋。衣服穿破了,鞋子磨漏了。形容人很贫穷。
3、衣钵相承: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4、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5、衣钵之传:原指佛教徒师父把袈裟和食钵传授给徒弟。泛指前人思想、学问、技能的传授和继承。
6、衣帛食肉:穿着精美的丝绸服装,吃的是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7、衣不蔽体: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8、衣不布体:布:铺开。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9、衣不盖体:盖:遮盖。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10、衣不及带:衣:穿衣服;带:腰带。穿衣服来不及把腰带系上。形容时间仓促,装束不整。
11、衣不解带: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
12、衣不解结:解结:解开衣结,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
13、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衣服新的好,朋友旧的好。形容故旧不可轻弃。
14、衣不完采: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15、衣不曳地:曳:拖。衣衫短小,不拖在地上。比喻衣着朴素。
16、衣不择采:衣服不选择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17、衣不重帛:指不穿多件丝织的衣服。
18、衣不重采:重:重叠;彩:通“彩”。不穿多件色彩鲜艳的衣服。形容衣着朴素。
19、衣带渐宽:指因相思而消瘦,衣服都显得肥大了。

冠【相关成语】:
0、冠带之国:冠带:帽子,带子。指讲礼仪的国家和习于礼教的人民。
1、冠盖如市: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
2、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3、冠盖往来: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指官吏们经常来往。
4、冠盖相属:冠盖:古代官吏的冠服和车盖,代指官吏;属:接连。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一路上往来不绝。也指世代仕宦,相继不断。
5、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6、冠盖云集: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7、冠鸡佩猳:冠:头上戴着;猳:公猪。指古代武士的服饰和装束。
8、冠绝当时: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9、冠绝时辈:冠绝:遥遥领先;辈:同一类人。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10、冠绝一时: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11、冠履倒施:冠:帽子;履:鞋子。比喻上下颠倒,尊卑不分。
12、冠履倒易: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13、冠履倒置:冠:帽子;履:鞋子。帽子和鞋的位置换了。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14、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15、冠袍带履:帽子、袍子、带子、鞋子。原指旧时帝王官宦上朝时或聚会时穿的服装。现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16、冠山戴粒:冠山:把山当帽子,比喻大。戴粒:用头顶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异,但各适其适。
17、冠上加冠:同画蛇添足,比喻多余的举动。
18、冠上履下: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19、冠屦倒施: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同“冠履倒易”。

绪【相关成语】:

余【相关成语】:
0、余杯冷炙:指吃剩下来的酒食。
1、余波未平: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2、余风遗文:传留下来的习气和文章。余,通“馀”。
3、余膏剩馥: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同“残膏剩馥”。
4、余光分人:比喻顺便帮助别人不必有任何花费。
5、余烬复燃: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同“死灰复燃”。
6、余可类推:余下的可以根据上面说的原则推断出来。
7、余妙绕梁: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远留在人们耳边。
8、余钱剩米:有剩余的金钱与大米。形容生活富裕。
9、余声三日:形容乐声余韵无穷,不绝于耳。
10、余食赘行: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11、余桃啖君:比喻爱憎喜怒无常。
12、余味回甘:甘:甜。余下的味道越回味越觉得美好。形容文学或艺术作品深刻含蓄,耐人寻味。
13、余味无穷: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14、余霞成绮:晚霞象美丽的锦缎一样。形容晚霞色彩绚丽。
15、余霞散绮:常用来评论文章结尾有不尽之意。同“余霞成绮”。
16、余香满口:吃过东西后满口都是余下的香味。比喻文学或艺术作品耐人回味。
17、余响绕梁:形容歌声高亢圆润,余韵无穷。亦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18、余腥残秽:指吃剩的食物。
19、余业遗烈:遗留下来的事业与功绩。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3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