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素衣化缁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素字【释义】:素,su,从生从糸(mi)。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本义是“本色的生帛”。由于生帛较粗,易下垂,所以甲骨文和小篆的“素”字都表示了这一点。引申本色、白色、本质、质朴等义。①本色;白色:素服|素丝。②颜色单纯;不华丽:朴素|素净|素雅。③其来源为植物的一部分和所生产的食物,跟“ 荤 ” 相对:素食|素菜|素油。④本来的;原有的:素质|素性。⑤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元素|因素|要素|维生素。⑥平时;向来:平素,素来,素不相识。5具有。6书信。7姓。
衣字【释义】:衣,多音字:1:yī,用于“衣服”“衣冠禽兽”。《说文》:“衣: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2:yì,穿,拿衣服给人穿。如“解衣衣我”,前一个“衣”读一声,第二个“衣”读四声。
化字【释义】:化
缁字【释义】:缁,字义:(1)黑色。(2)引申作染黑。(3)指黑色僧服。亦指僧侣或作僧侣。
素衣化缁【拼音全拼】:sù yī huà zī
素衣化缁【五笔码】:GYWX
素衣化缁【拼音码】:SYHZ
素衣化缁【解释】:缁:黑衣。白衣变成了黑衣。比喻灰尘极多。
素衣化缁【出处】: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
素衣化缁【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素衣化缁【英语】:Plain clothes become cambric colors
素衣化缁【成语接龙】:
素衣化缁
素【相关成语】:
0、素波银涛:素:白。指云彩。
1、素不相能: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2、素不相识:素:平素,向来。向来不认识。
3、素餐尸禄:素餐:白吃饭;尸禄:空领俸禄,不尽职守。光拿钱而不做事。
4、素餐尸位:素餐:白吃饭;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5、素车白马: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6、素车朴马:素车:古代用白土涂饰的车子。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7、素负盛名:素:一向;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历来享有很高的名望。
8、素见成事:素:向来。事先预见到事情的结果。
9、素口骂人:以茹素之口骂人。比喻伪善。
10、素昧平生: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
11、素昧生平: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同“素昧平生”。
12、素门凡流:指寒门之族,平凡之人。
13、素面朝天:
14、素丝羔羊:指正直廉洁的官吏。
15、素丝良马:以之为礼遇贤士之辞。
16、素王之业:素王:旧称孔子有德无位,故称素王。旧指孔子删订《春秋》的事业。
17、素未谋面:谋面:见面。指平素没有见过面。
18、素位而行:素位:安于平常所处的地位。指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并努力做好应当做的事情。
19、素衣化缁:缁:黑衣。白衣变成了黑衣。比喻灰尘极多。
衣【相关成语】:
0、衣被苍生:被:同“披”;苍生:百姓。把衣服给百姓穿上或披上。比喻广施恩惠于百姓。
1、衣被群生:衣被:给人衣穿,比喻加惠于人;群生:众生。比喻恩惠广施。
2、衣弊履穿:弊:坏;履:鞋。衣服穿破了,鞋子磨漏了。形容人很贫穷。
3、衣钵相承: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4、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5、衣钵之传:原指佛教徒师父把袈裟和食钵传授给徒弟。泛指前人思想、学问、技能的传授和继承。
6、衣帛食肉:穿着精美的丝绸服装,吃的是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7、衣不蔽体: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8、衣不布体:布:铺开。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9、衣不盖体:盖:遮盖。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10、衣不及带:衣:穿衣服;带:腰带。穿衣服来不及把腰带系上。形容时间仓促,装束不整。
11、衣不解带: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
12、衣不解结:解结:解开衣结,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
13、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衣服新的好,朋友旧的好。形容故旧不可轻弃。
14、衣不完采: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15、衣不曳地:曳:拖。衣衫短小,不拖在地上。比喻衣着朴素。
16、衣不择采:衣服不选择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17、衣不重帛:指不穿多件丝织的衣服。
18、衣不重采:重:重叠;彩:通“彩”。不穿多件色彩鲜艳的衣服。形容衣着朴素。
19、衣带渐宽:指因相思而消瘦,衣服都显得肥大了。
化【相关成语】:
0、化悲痛为力量:化:变。把内心的痛苦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1、化被万方:华:德化,用恩德来感化;被:到,及;万方:四面八方。恩德感化达到四面八方。
2、化驰如神:化:以恩德感化;驰:疾速奔走。旧时比喻道德教化深受百姓欢迎,施行极为迅速。
3、化敌为友:把敌人转化为自己的朋友。
4、化腐成奇:指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或变无用为有用。
5、化腐为奇:指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或变无用为有用。同“化腐成奇”。
6、化腐朽为神奇:神奇:神妙奇特的东西。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变无用为有用。
7、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8、化公为私:指以不法手段侵吞公物。
9、化及冥顽:冥顽:愚昧。教化普及到愚昧无知的人,使他们受到教育。形容教化普及,世风良好。
10、化及豚鱼: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
11、化零为整:把零散的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
12、化民成俗:化:教育,感化;俗:风俗习惯。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13、化民易俗: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14、化日光天:①指太平盛世。②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同“光天化日”。
15、化若偃草:指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
16、化铁为金:化:变。神话传说仙人将石头变为黄金。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
17、化外之民:化:开化;民:民众。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即没有开化的民众。旧时统治阶级的偏见,指中国教化达不到、法律管不着的少数民族。
18、化为灰烬:变成一堆灰土。多指被彻底烧光。
19、化为泡影:泡:水泡。变成像水泡和影子那样,很快就消失。
缁【相关成语】: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