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因敌取资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因字【释义】:因,yin,从囗(wei)从大。就也。能大者,众围就之也,就也。为高必因丘陵。为大必就基阯。故因从囗大。就其区域而扩充之也。——《徐锴曰》《中庸》曰。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左传》曰。植有礼。因重固。人部曰。仍,因也。《论语》。因不失其亲。谓所就者不失其亲。因,原指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也可解释为理由。引申为依,顺着,沿袭等动作。业因果报,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
取字【释义】:“取”字,左边是“耳”指耳朵。右边是“又”字,象形字表示“手”,本义:右手。 古时候人类狩猎和采集野果时多使用自制的耙子,这样既快又省时,后来简化成手形,因耙子是根据手的形状发明的。 做任何事物都需要手和耳朵的帮助。“手”触觉的一部分,“耳”听觉,先听到则领悟与心脑的能力倍增。洞察力的来源,开窍于耳。心静时能养脑,元气充足,观察力来源于眼,闭目时,人能养神。手能帮助人做很多精巧的工作,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手和耳是心与脑的好帮手。取:qu,从耳从又。执,捕罪人也。在古代战争中,胜利者常把打败一方的俘虏或战死者的耳朵割下来。取的本义是攻下、夺取,引申为执、拿等。获者取左耳。——《周礼》注音 qǔ①拿:取款;支取;提取;领取。②得到:取得;取胜;获取;取而代之。③选择;采纳:取舍;选取;采取;吸取;听取。取得的“取”字,人们在学习知识和感知事物的声音时,需要耳朵的帮助,所以“耳”字加“又”字表达了,通过耳朵用心听讲,通过手来书写文字,耳听,手写,人们在学习中又得到了不一般的进步。北方方言读音qiǔ,释义相同
资字【释义】:资,zī,从次从贝。资,货也。货者,化也。资者,积也。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夏则资皮。冬则资絺綌。皆居积之谓。资者,人之所藉也。周礼注曰。资,取也。老子曰: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因敌取资【拼音全拼】:yīn dí qǔ zī
因敌取资【五笔码】:LTBU
因敌取资【拼音码】:YDQZ
因敌取资【解释】:因:依,靠;资:财物,资用。从敌人方面取得资用、给养。
因敌取资【出处】:《三国志·董昭传》:“愿将锐卒虎步江南,因敌取资,事必克捷。”
因敌取资【近义词】:因敌为资
因敌取资【用法】:作谓语;指从敌人方面取得所需的物资
因敌取资【英语】:Withdraw funds from the enemy
因敌取资【成语接龙】:
因敌取资--资浅望轻--轻手蹑脚--脚不沾地--地上天宫--宫车晏驾--驾肩接武--武断专横--横倒竖卧--卧榻鼾睡--睡眼惺忪
因【相关成语】:
0、因败为成:因:依据。顺着失败来做成功的事情。指在失利的情况下,考虑到于己有利的方面,转败为胜。
1、因变制宜:变:突然发生的事件。根据突然发生的事件,采取与之相应的措施。
2、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3、因敌取粮:因:依靠;粮:粮食。从敌人方面取得粮食等科物资。
4、因敌取资:因:依,靠;资:财物,资用。从敌人方面取得资用、给养。
5、因敌为资:犹因敌取资。从敌人方面取得资用、给养。
6、因敌制胜:因:根据;制胜:取胜。依据敌情变化,制定不同的作战策略而取得胜利。
7、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8、因风吹火:因:顺着。顺着风势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常用作谦词。
9、因公假私:借公务谋取私利。
10、因公行私:借公务谋取私利。同“因公假私”。
11、因果报应:因果:原因和结果。佛教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12、因果不爽:爽:失。按佛教轮回说法,行善必有善报,行恶必有恶报,从来没有违背的。
13、因祸得福:变坏事为好事。
14、因祸为福:变坏事为好事。
15、因机而变:因:趁,随顺;机:机会。随机会变化而变化自己的策略。
16、因机立胜:因:趁,依据;机:机会。掌握机会取得胜利。
17、因利乘便:因:顺着。凭藉有利的形势。
18、因利制权:因:依据,凭借;权:权变。因时因事而异而变通方法。指依据利害得失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19、因粮于敌:因:凭借。从敌人处取得粮草。

敌【相关成语】:
0、敌变我变:敌方情况发生了变化,我方对策也要随之作相应变化。形容机动灵活,随机应变。
1、敌不可假:指不可宽容敌人。
2、敌不可纵:对敌人不能放纵。
3、敌存灭祸,敌去召过:召:即“招”,招来。敌人存在,威胁便存在,可使人提高警惕,免除灾祸;放松警惕,便会招来祸害。比喻胜利后不能放松警惕。
4、敌国通舟: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5、敌国同舟: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6、敌国外患: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7、敌惠敌怨:犹言报德报怨。
8、敌力角气:指以力气相斗。
9、敌王所忾:指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
10、敌众我寡: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11、敌忾同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取【相关成语】:
0、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1、取长弃短:吸取长处抛弃短处。
2、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3、取法乎上:取法:取为法则。比喻效仿于高超、精湛的学识、技艺等。
4、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5、取法于上,仅得乎中: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6、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取为法则。比喻效仿于高超、精湛的学识、技艺等,也只能达到中等水平。
7、取精用宏:用:享受。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充分加以运用。
8、取精用弘:精:精华;用:享受,占有;弘:大。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
9、取快一时:只图暂时的快乐,不顾其他的利害关系。
10、取乱存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
11、取乱侮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
12、取名致官:致:取得、获得。获得了名声和官爵。比喻名利双收。
13、取譬引喻:打比方,作譬喻,用以说明道理。
1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
15、取巧图便:使用手段谋取好处,图得便宜。
16、取青妃白:取青媲白。同“取青媲白”。
17、取青媲白:以青配白。比喻斟酌字句以使文句对偶工整。
18、取容当世:取容:取悦;当世:旧指权贵。比喻博取当权者的欢喜。
19、取瑟而歌:瑟:弦乐器。弹瑟歌唱。比喻用曲折的方式表达情意。

资【相关成语】:
0、资浅齿少:资历浅,年纪轻。
1、资浅望轻:资历浅,名望小。常用作自谦之辞。
2、资深望重:资格老,声望高。
3、资怨助祸:助长怨恨,促使祸患到来。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8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