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以词害意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以字【释义】:以,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以前、二十岁以下。表示用、拿,如以少胜多、以毒攻毒。表示因如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表示目的,如以待时机。表示于、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也作连词,同“而”,如城高以厚。
词字【释义】: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同时,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害字【释义】:害,意思是以野草为食,也指丯,丰不分。本义:(伤害,损害)。
意字【释义】:意,读音:yì,总笔画数:13。儒家谓人对事物的思想与情态和对事物的态度。先秦儒家非常重视意对外界事物的看法,认为人对事物与行为好坏的看法都是由意造成的。故汉 刘向 《说苑·修文》:“检其邪心,守其正意。”
以词害意【拼音全拼】:yǐ cí hài yì
以词害意【五笔码】:NYPU
以词害意【拼音码】:YCHY
以词害意【解释】: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以词害意【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太白‘斗酒诗百篇’,‘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以词害意【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以词害意【英语】:let the words interfere with the sense
以词害意【成语接龙】:
以词害意--意犹未尽--尽锐出战--战战栗栗--栗栗危惧
以【相关成语】:
0、以杙为楹:杙:小木棍;楹:厅堂前部的柱子。把小木棍当作大柱子用。比喻误将小材作大用。
1、以白为黑:指颠倒是非。
2、以白诋青:以白色诋毁青色。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否定别人。
3、以半击倍:用半数兵力击破一倍于己的敌人。形容取胜之易。
4、以暴易暴: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5、以暴易乱: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6、以备不虞:虞:猜度,预料。以防备预料不到的事。
7、以备万一:万一:可能性极小的变化。事先做好周密防备,以防止万一发生变化。
8、以冰致蝇: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
9、以博一粲:以:用;博:赢得;粲:笑时露出牙齿的样子。设法赢得对方一笑,
10、以不变应万变:用既定的原则,应付千变化万的事态发展。
11、以不济可: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成。
12、以长攻短: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
13、以诚相见:真心实意地相对待。
14、以碫投卵:碫:磨刀石。用磨刀石去砸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
15、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16、以辞取人: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同“以言取人”。
17、以词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18、以此类推: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
19、以刺世事:以:表示目的的连词。来讽刺当世之事。
词【相关成语】:
0、词不达意: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1、词不逮理: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2、词不逮意: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3、词不悉心:悉:尽,全。言词不能完全表达心意。
4、词钝意虚:形容由于心虚而说话吞吞吐吐。
5、词华典赡:文词华丽,用典周备。
6、词华典瞻:赡:充裕。文章遣词华丽,用典充裕。
7、词清讼简:词讼清简。指狱讼稀少,政事清闲。
8、词穷理极:穷:完,尽;极:终,到头。把话说完,把理讲透。
9、词穷理尽: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
10、词穷理绝: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同“词穷理尽”。
11、词穷理屈:指理由亏屈,无话可说。
12、词人才子:词人:善于文辞的人。旧指有才华的文人墨客。
13、词人墨客:墨客:文人。泛指风雅的文人。
14、词少理畅:词:言词;畅:通行无阻。虽然言辞不多,但说理畅达。
15、词无枝叶:词:言词,词句。形容文字简炼,无枝蔓之辞。
16、词严义密: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17、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18、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19、词约指明:言词简洁,旨意明确。
害【相关成语】:
0、害起肘腋:肘腋:比喻切近的地方。比喻变乱发生在内部或身旁。
1、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2、害人不浅:对别人危害很大。
3、害人先害己:先想设计去害别人,结果自己身受其害。
4、害忠隐贤:忠:足以保国之人;隐:埋没;贤:德才兼备之人。残害忠良,埋没贤才。
意【相关成语】:
0、意出望外:出乎意料之外。
1、意出象外: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形容文辞含蓄,意味深长。
2、意出言外:意思或含义表现于语言、文辞上。
3、意存笔先:意:构思。指写字作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4、意到笔随:指写诗绘画时一旦思绪或构思清晰成熟,即刻可将意境现诸笔端。形容运笔时文思敏捷。
5、意得志满: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亦作“志得意满”。
6、意度过人:意度:见识与度量。指人的见识与度量不同寻常,超过一般人。
7、意断恩绝:指情义断绝。
8、意夺神骇:意夺:意志消沉;神:精神。人的意志消沉,精神受到严重创伤。
9、意广才疏:意:意愿,志向。志向远大,但才能浅薄。指志大才疏。
10、意合情投:犹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11、意急心忙:犹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12、意忌信谗:意忌:猜忌;谗:谗言。怀疑忌妒,听信谗言。
13、意简言赅: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14、意见言外: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形容文辞含蓄,意味深长。
15、意境融彻:指在文艺创作中所描画的生活图景与表现的思想内涵完全融合在一起。
16、意况大旨:意况:概要;旨:宗旨,大意。指概括大意。
17、意懒情疏:懒:怠倦,消沉。意志消沉,感情淡漠。
18、意懒心灰: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19、意懒心慵:懒、慵:怠倦,消沉。心情怠倦消沉。亦作“意慵心懒”。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