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青口白舌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青字【释义】:青,qing,从生从丹。东方色也。本义是“象物生时色也”,引申为“年轻”义。木生火,从生丹。丹,赤石也。赤,南方之色也。丹靑之信言必然。俗言信若丹靑。谓其相生之理有必然也。援此以说从生丹之意。(1)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2) 同本义 [blue]青是蓝、绿、黑三种颜色,在《汉字宫》中是用来组字的意音字,上面的荧表示读音,下面的月表示月亮。意思:房屋从荧光前看见月亮。
口字【释义】:“口”的甲骨文如右图:象一个向上的嘴形,上出的部分有出的意思,所以多用于指发音说话。也可看成四角形,日语片假名RO。
白字【释义】:白(bái),从丿从日。〈形〉根据隶定字形解释。会意。字从丿,从日。“丿”意为“不”,写在“日”的左上角,表示“在前的不算(日出前的天色不算)”,转义为“开始(从日出开始)”。“日”指太阳。“丿”与“日”联合起来表示“从日出开始(到日落前)的天色”。本义:日出与日落之间的天色。(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2) 同本义 [white]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汉语汉字,常作名词、形容词使用,意为白色,白色的。
舌字【释义】:舌,读音:shé,从干从口,〈名〉(1)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2) 同本义 [tongue]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说文》兑为口舌。——《易·说卦》舌是口腔中随意运动的器官,位于口腔底,以骨胳肌为基础,表面覆以粘膜而构成。具有搅拌食物、协助吞咽、感受味觉和辅助发音等功能。
青口白舌【拼音全拼】:qīng kǒu bái shé
青口白舌【五笔码】:GKRT
青口白舌【拼音码】:QKBS
青口白舌【解释】:指说话不知轻重,触犯忌讳。
青口白舌【出处】:洪深《五奎桥》第一幕:“这样的好风水,保桥还来不及呢!岂可青口白舌,轻易说拆去么?”
青口白舌【近义词】:赤口白舌
青口白舌【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
青口白舌【英语】:Blue mouth and white tongue
青口白舌【成语接龙】:
青口白舌--舌挢不下--下笔不休--休养生息--息兵罢战--战胜攻取--取信于民--民膏民脂--脂膏莫润--润笔之绢
青【相关成语】:
0、青白眼:青眼:眼珠在中间,是正视时的目光;白眼:眼珠偏向一侧,是斜视时的目光。用青、白两种眼光看人。比喻待人因人地位不同而不同。
1、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3、青春不再:再:两次或第二次。青春过后就不会再来。形容青春时光宝贵。
4、青春两敌:敌:匹敌,相当。指两人都处在青年时期,在年龄上相当。
5、青春难再:再:两次或第二次。青春过后就不会再来。形容青春时光宝贵。
6、青灯古佛: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
7、青灯黄卷: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8、青肝碧血:比喻以身殉国的精神。
9、青过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10、青红皁白:①比喻是非、好歹。②比喻底细、情由。③犹言水落石出。
11、青红皂白:皂:黑色。青、红、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
12、青黄不交:青:未成熟的庄稼;黄:已成熟的庄稼。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比喻新旧失去衔接。
13、青黄不接:青:田时的青苗;黄:成熟的谷物。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
14、青黄沟木:为无心仕进的典故。
15、青黄未接: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同“青黄不接”。
16、青黄无主: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黄,无法控制。形容因惊恐而神色不定。
17、青口白舌:指说话不知轻重,触犯忌讳。
18、青蓝冰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19、青脸獠牙:獠牙:露出嘴唇的长牙。形容面貌极其凶恶狰狞。
口【相关成语】:
0、口碑载道:口碑:比喻群众口头称颂象文字刻在碑上一样;载:充满;道:道路。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
1、口辩户说:户:住户。口头争辩并挨户劝说。
2、口不二价:指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3、口不绝吟: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4、口不言钱:形容廉洁清高,不讲钱财。
5、口不应心: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6、口不择言: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7、口称三昧: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平静的境界。
8、口齿伶俐: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9、口齿生香:嘴和牙齿都有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隽永宜人。
10、口出不逊:逊:谦逊、恭顺。说出的话非常不谦逊。
11、口出大言: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12、口出狂言: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13、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14、口呆目瞪: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15、口呆目钝:形容很吃惊的样子。同“口呆目瞪”。
16、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17、口耳并重: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18、口耳讲说:耳朵刚听到嘴就说出去了。
19、口耳相承:指接受传闻。
白【相关成语】:
0、白帢青衫:旧时士人的服装。亦借指尚未取得功名的士人。同“白袷蓝衫”。
1、白白朱朱:白的白,红的红。形容不同种类、色彩各异的花木。
2、白板天子:没有国玺的皇帝。
3、白草黄云: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
4、白吃干饭:只会吃饭不会干活。
5、白齿青眉:指青少年时期。
6、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7、白丁俗客: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8、白发苍苍:苍苍:灰白色。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
9、白发苍颜:头发已白,脸色灰暗。形容老人的容貌。
10、白发丹心:丹心:赤诚之心。形容年迈苍老,仍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
11、白发红颜: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12、白发郎官:指直到年老也没晋升的人。
13、白发婆娑:婆娑:纷披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年人的样子。
14、白发千丈: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15、白发青衫:青衫:无功名者的服饰。谓年老而功名未就。
16、白发相守: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17、白发朱颜:颜:脸色。头发斑白,脸色通红。形容老人容光焕发。
18、白发偕老: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19、白饭青刍:白饭供客,青草喂马。比喻主人招待周到。
舌【相关成语】:
0、舌敝唇焦:敝:破碎;焦:干枯。说话说得舌头都破了,嘴唇都干了。形容费尽了唇舌。
1、舌敝唇枯:形容费尽了唇舌。同“舌敝唇焦”。
2、舌敝耳聋:讲的人舌头破了,听的人耳朵聋了。形容议论多而杂,别人不予理睬。
3、舌长事多:爱说长道短的人,容易惹事生非。告诫人说话要慎重。
4、舌底澜翻:舌头底下好像波涛奔涌。形容善于说话,说起来滔滔不绝。
5、舌端月旦: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
6、舌锋如火:比喻话说得十分尖锐。
7、舌干唇焦: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8、舌尖口快: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9、舌剑唇枪: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10、舌芒于剑:言辞比剑还锋利。形容口才好,言辞锋利。
11、舌枪唇剑:舌如枪,唇象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12、舌桥不下:形容惊讶的神态。
13、舌战群儒: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14、舌者兵也:舌头好比兵器,说话不当,既伤别人,又伤自己。
15、舌挢不下: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0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