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多元化环境下有声读物的发展(附件)
Key words: Audiobooks; Audio books; Reading style目 录
一、前言.........................................................1
(一)选题依据...............................................1
(二)国内现状...............................................1
(三)研究意义...............................................1
(四)研究方法...............................................1
二、有声读物的发展历程...........................................2
(一)新兴发展时期...........................................2
(二)发展中的低谷...........................................2
(三)步入新时代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
三、多元化媒介下有声读物的发展优势...............................4
(一)生产方式...............................................4
(二)经济模式...............................................5
四、多元化媒介下有声读物发展的局限性.............................12
(一)演播者整体水平较低.....................................12
(二)演播内容浅显单一.......................................12
(三)知识产权侵权泛滥.......................................12
五、多元化媒介下有声读物的发展前景...............................13
(一)“文化强国”战略的春风.................................13
(二) 线上+线下互补推进.....................................13
(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撑...................................14
结语.............................................................16
参考文献.........................................................17
致谢.............................................................18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率先提出有声书的概念,但我国直到1994年才开始真正意义上发行有声书。有声书在我国经过了二十余年的长久发展,在互联网和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还能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说明了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有声读物的认同,对于这种阅读方式的需求。
(二)国内现状
2012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习主席总书记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2012年,喜马拉雅FM正式上线,紧接着蜻蜓FM,荔枝FM等一大批有声平台出现。时至今日,有声读物的发展势头依旧稳健,各种生产模式,盈利方式层出不穷。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当前有声读物行业发展迅猛,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关于有声读物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研究。播音主持的研究已经有一定进展,而有声读物的研究则相对匮乏。通过以喜马拉雅FM为例子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有声读物平台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瞻,从而丰富其理论体系。
2.实践意义
有声读物已经逐渐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声音媒介传播形式满足了当前人们碎片化阅读的需要,通过有声读物的发展和壮大,也能从中找到适合播音员主持人的新的道路选择方向。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期刊、书籍、网络媒体资源等一系列关于有声读物内容的相关内容。
实践参与法:本文主要撰写方法是实践参与法,通过与有声平台签约录制有声读物的形式,在录制过程中分析、研究、总结,真正的参与实践使文本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c/7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