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铝铁共处理对茶树体内各元素及茶多酚含量的影响【字数:6141】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ct 1
Key words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材料 2
1.1.1 试验材料 2
1.1.2 试验试剂 3
1.1.3 试验仪器 3
1.2 方法 3
1.2.1 磷铝铁共处理及取样 3
1.2.2 含水量的测定 3
1.2.3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4
1.2.4 磷铝铁含量的测定 4
1.3数据处理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磷铝铁共处理对茶树含水量的影响 4
2.2茶多酚含量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4
2.3茶树体内磷铝铁含量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5
2.3.1 磷含量的变化 5
2.3.2 铁含量的变化 5
2.3.3 铝含量变化 6
3 讨论 6
4 结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磷铝铁共处理对茶树体内各元素及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引言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喜湿怕涝,喜光耐阴,喜酸怕碱等特性。茶树在我国多地均有栽培,按照栽种的区域,主要分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这四大茶区 。茶树有乔木、半乔木、灌木等多种树型,多种植于降雨量偏多的南方酸性土壤中。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磷元素是植物体内许多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之一[1],与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和相互转变密切相关,磷元素还能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和抗旱性,对植物正常生长甚至耐受胁迫环境意义重大。
当土壤中磷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磷的施用明显提高茶树体内的磷含量、茶叶产量和质量,但达到一定浓度后,茶树体内的磷含量则不会随着磷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茶树缺磷时C/N变高,根中苹果酸、柠檬酸分泌量增加,而对总儿茶素和儿茶素没食子酸含量的影响较小。磷元素能提高茶叶的品质主要表现在香气和滋味两个方面[2]。磷能提高茶鲜叶中多酚的含量,也与类黄酮物质的合成密切相关。茶多酚中的类黄酮物质在红茶酶促氧化过程中被氧化,对形成红茶特有的红汤红叶及香气和滋味均有重要的作用[2]。同时,磷对绿茶的滋味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且与绿茶等级呈正相关,在茶氨酸的形成过程中需要ATP提供能量。此外,磷酸化合物(腺二磷(ADP)、辅酶I(NAD)和辅酶Ⅱ(NADP) )也参与了茶叶中咖啡碱的合成。
磷元素在茶树组织中的含量和在组织中的分配均受到土壤中磷的直接影响[3]。磷含量在茶树组织中表现为根>叶>茎。在缺磷条件下,磷元素的再次利用是通过老叶中的磷元素重新运输到新生组织中实现的,而在磷浓度过量的条件下,磷元素则大量存储于老叶中,以维持体内磷平衡[4]。
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生长,在这种条件下,土壤溶液中磷元素主要以H2PO4离子为主。随着茶树生长年限延长,土壤速效磷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磷无明显的变化趋势。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速效磷和微生物磷都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可以得到茶树生长有利于土壤表层磷的积累的结论[5]。虽然根际土壤碳氮磷含量随着茶树树龄的延长而提高,但是在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6]。
铝是茶树的非必需元素,但却被称为聚铝性作物,体内铝含量一般是其他植物的几十甚至是几百倍[7],对茶树生长发育、矿质营养、生理活动、茶叶品质均有影响。有观点认为茶树对铝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是通过渗透物质的调节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增强的。也有观点认为耐铝机制与其遗传作用、内含物的作用、细胞壁的作用和根系分泌有机酸等因素密切相关[8]。
铝大多以螯合态或有机态的形式存在于茶树体内,而且铝可以大量的储存在茶树老叶中。铝的适量使用可促进茶树对铝的吸收和积累、促进对磷、钾、氟、铁和铜元素的吸收、利于茶树根细胞膜的稳定、叶绿素含量的提高及茶树的生长。适宜浓度的铝处理对茶树生长发育和改善茶叶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911]。铝对茶树生长的刺激作用是通过提高光合速率和增强抗氧化防御来实现的[12]。有研究表明用832 mgL1铝浓度培养茶苗生长的最好,其茶鲜叶重(鲜重)为无铝时的15倍[13]。外源施加铝元素能有效提高对茶树品质和体内铝的含量。虽然茶树对铝有一定耐受性,但高浓度的铝也会对茶树产生伤害[14],因而铝在茶树中的吸收、积累机制得到广泛重视。
铁既是茶树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15],也是人类健康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造成明显伤害[16]。铁在植物体内绝大部分以有机离子态存在,是茶树体内许多酶和载体的组成部分、参与茶树叶绿素的合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茶树体内铁的含量为100~200 ppm左右,各器官铁富集系数约为0.002~0.225[17]。。其茶树体内的含量分布为地上部少而根含量。主要在茶树根系和茎中积累,具体为须根>主根>主茎>侧茎>老叶>新叶;并且多春梢>夏梢>秋梢[18]。由于铁在茶树中的移动性差,茶叶中含铁量的品种间和季节间差异均不显著。
铁在植物体内的流动性较弱,需要不断供应才能保持铁营养正常[18]。铁元素可通过两条途径被植物吸收:一是通过根系细胞膜上特异的转运子将Fe3+被螯合剂还原为Fe2+吸收进入体内;二是土壤中的Fe3+通过螯合形成Fe3+PS复合物并在细胞膜上合成Fe3+PSSR复合物后被转运子运输进入膜内。研究证明茶树中的铁元素是通过途径一被吸收的。茶园酸性土壤中低pH值有助于提高铁的有效性。在酸性土壤条件下,铁常以低价形态存在,植物对铁的利用率高,一般茶园不会有缺铁现象。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wgc/564156.html